菏泽绘就河畅、水清、岸绿、景美、人和生态画卷

2024-03-21 18:52:00 来源: 大众网 作者: 赵晨光

  大众网记者 赵晨光 菏泽报道

  2020年至2023年,菏泽市水环境质量综合指数分别为6.31、6.05、5.62、5.09,呈现逐年改善态势。2023年,水环境质量综合指数位居全省第四,改善率全省第一,8个国控断面水质优良率均为100%……

  菏泽伴水而生、因水而兴,“花乡水邑”承载着菏泽人美好的记忆。近年来,菏泽市大力推进雨污分流改造,加快补齐城市排水基础设施短板,全面提升城市水生态环境质量。2021年,菏泽市在全省率先启动城市雨污分流改造,于2023年底、提前两年完成了省定城市排水“两个清零、一个提标”任务,逐步呈现出“河畅、水清、岸绿、景美、人和”的生态画卷。

  高位推动、集中攻坚,重大工程实施有力

  市委、市政府把雨污分流改造作为落实黄河重大国家战略、增进群众福祉的重大工程,在前期调研摸底基础上,2021年市委常委会会议、市政府常务会议按照“因地制宜、分类施策、系统推进”思路,先后出台《城区水环境质量提升工程建设方案》《城市排水“两个清零、一个提标”工作方案》,明确总体目标和各年度工作任务。

  菏泽市将雨污分流改造纳入市党代会、市委全会、市人代会部署内容,市委、市政府主要负责人紧盯靠上、督促落实,多次召开高规格现场会、调度会、专题会,对“两个清零、一个提标”实行月调度、月通报。

  菏泽市理顺市主城区排水管理体制,将市政排水设施的审批、建设、监管职责统一调整至市水务局,实现了资源整合、力量整合。市主城区坚持分级负责、属地管理、分类督导,住建部门督导未清盘商业开发小区,水务部门督导建成小区、回迁安置区和机关企事业单位家属院,生态环境部门督导工业园区和企业,城市管理部门督导餐饮、宾馆、洗浴和经营性场所。其他县区也大多采取县级领导包片、部门牵头会战等工作机制,对照任务书、时间表压实责任、凝聚合力。

  把控源头、补齐短板,管网建设全面提升

  以“雨污分流、各行其道”为目标,菏泽市分类别改造、分区域推进、分年度实施,雨污管网建设全域覆盖,混接错接问题基本消除。

  菏泽市综合运用实地调研、资料搜集、现场查勘等方式,对道路、小区管线全面详细摸排,确保不漏一户。仅市主城区就排查雨水管网645.5公里、污水管网506.95公里、雨污合流管网53.17公里,需改造排水单位319个。

  结合老旧小区和城中村改造、房地产项目开发,菏泽市全力推进居民小区雨污分流改造。针对居民小区排水设施具体情况,将施工方式分为两大类7种方式,做好小区管道与市政管道有效对接,彻底解决私接、错接问题,打通污水收集“最初一公里”。

  结合地势,优化排水分区,实施雨水管网分段、分区截流改造,合理引导雨水就近入河;结合城市道路建设,打通断头管、修复破损管、纠正错接管、疏通淤积管,畅通管网“主动脉”。

  2021年以来,全市共投资31.7亿元,新建雨水管网462公里、污水管网410公里,改造混接错接点2000余处,基本实现污水管网全覆盖、全收集、全处理。

  科学治理、系统修复,水域环境明显改善

  2021年以来,菏泽市新建污水处理厂7座,新增污水处理能力23万吨/天;加快原有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2022年完成5座、2023年完成3座。目前,全市共有城市生活污水处理厂21座,达到准Ⅳ类排放标准的有17座,占总设计处理能力的66%,超额完成省住建厅40%的要求。其中,在主城区,污水处理厂日处理能力达到36.6万立方米。

  菏泽市采取控源截污、疏浚清淤、内源治理、生态修复、活水保质等措施,对黑臭水体因地制宜系统整治,155项工程全部高标准完成,22条纳入住建部监管平台及省住建厅调度的黑臭水体实现长治久清。同时,通过对城市河道拓宽开挖、清淤治理、两岸绿化硬化,加强河道生态修复,多条昔日臭水沟变成生态河、景观带。

  为保障城区水体生态基流、缓解雨源型河道无清水补给问题,菏泽市加快建立城区河湖生态补水长效机制,将市第一、第二、第三等污水处理厂再生水用于赵王河、洙赵新河等河道生态补水,每天生态补水约16.6万立方米。单县投资2400万元实施“尾水进城”工程,日补水量约2万立方米;成武县将中水引入乐成河城区段上游,东明县把中水通过鱼沃河、万福河、五里河汇入五里河湿地,有效提升了水体自净能力。

  严格施工、强化保障,工程建设有序推进

  菏泽市委托山东省城建院等单位高水平编制规划,结合雨污管网状况、污水处理厂建设布局、城市河道方位流向,统筹现有管网、在建管网、规划管网“三张网”,确保管网改造的系统性、规范性。对主城区和县城,全部按照最新重现期不低于3年一遇的标准设计雨水管道,对易积水路段,加大雨水管网管径,合理规划管网走向,有效解决城区积水顽疾。

  比如,在长江路快速通道修建过程中,将污水管网由原来设计的一道改为两道,原由管径1m-1.5m改为1.2m-2m,大大提升了排水能力。比如,长城牡丹路口、青年曹州路口一直是雨天易积水路段,分别新铺设2道2m、1.2m的雨水管网,2023年经受住了多次强降雨检验,解决了多年雨天积水顽疾,受到了周边居民的点赞和认可。

  市级统一组织第三方对所有改造工程监督、验收,采用管道机器人、电子潜望镜、内窥潜望镜、闭路电视、声呐等措施进行管网检测、现场检测和资料验收,发现问题及时整改,确保工程质量。

  菏泽市通过加大财政投入、强化企业资金筹措、争取地方专项债、利用省级奖补资金等方式,有效弥补建设资金不足问题。比如,市直排水单位的雨污分流改造采用40%、30%、30%三年结清的付款方式,既缓解了财政压力,又保障了工程建设;定陶区利用地方专项债券资金,实施合流管网清零和污水处理厂提标;东明县采取与市属国有企业开展战略合作筹资和申请专项债券相结合的模式筹措资金。

  加强管控、做好引导,长效机制不断完善

  按照“条块结合、全域治理”原则,对全市纳入河湖长制管理的河道、行政村及周边水体全部建立常态化巡查机制,及时发现问题、溯源处理,确保全域黑臭水体动态清零。为做好管网日常管理维护,定陶区每日排查雨污管网,派驻科级干部在区第一、第二污水处理厂驻场查看进出水量、水质情况,确保问题一线发现、一线解决。

  为持续改善市主城区水环境质量,菏泽市建设黑臭水体治理智慧管控平台,建立动态智慧管理GIS信息系统(地理信息系统)及数据库,应用数字孪生、BIM技术,对三湖八河(青年湖、万花湖、双月湖、小黑河、外护堤河、七里河、银川路沟、杨营路沟、洙水河、庄庄沟、经四沟)的水位水质监测、排水口视频监控、城市管网监测、泵站远程控制,实现城市污水收集处理风险实时感知、问题及时预警和应急智能处置。成武县将地下电、气、水、暖等所有管线材质、走向、铺设年份等数据全部录入基础数据库,以数字化、信息化、智慧化赋能城市管理。

  通过定点悬挂横幅、入户发放宣传页等形式,号召群众杜绝把生活污水倒入雨水管网或直排入河。设立举报热线,鼓励居民监督治理成效,发现问题及时反馈相关部门,形成“人居环境人民治、治好环境为人民”的浓厚氛围。

初审编辑:沈甲亮

责任编辑:刘进

相关新闻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