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起山东结婚率持续下降,如今全国倒数第五

2018-07-03 09:52:00 来源: 齐鲁壹点 作者: 陈玮 范佳

  近日,民政部公布的一组数据显示,2018年第一季度全国的结婚人数为301.7万对,同比下降5.7%,其中上海、浙江、天津、江西和山东为结婚率最低的5个省市。山东结婚人口少了?其实,自2011年开始,山东的粗结婚率每年都在下滑,从2011年的20.11‰下降到了2015年的14.20‰。

  根据之前公布的山东2007年至2015年的粗结婚率(全年结婚人数占全省总人口数的比重)数据,2007年至2011年,结婚率尚呈现上升趋势,但自2011年至今,却一直处于下滑的状态。2015年,全省结婚(对数)为701493对,2016年是670881对,而到了2017年,这个数据已经下降到了624945对。

  对于这种现状,省礼仪庆典专业委员会宣传部部长刘永波感受十分明显。“由于结婚人口减少,婚庆行业也因此受到冲击。”刘永波说,根据报道,与5年前同期结婚人数的高位428.2万对相比,2018年一季度就已经下降了29.54%。刘永波认为,在济南、青岛等一些城市,这个比例可能还会更高。

  至于有些行业结婚人口数量下降明显,刘永波分析,由于经济转型升级,不少劳动密集型产业劳动人员减少,基数减少,相应结婚人口数量就减少。刘永波说,根据与不同行业工会的沟通,在劳动密集型行业,结婚人口比前五年最多减少了50%。“造成结婚人口减少的原因,一个是政策影响,导致人口基数在减少,到达适婚年龄的人口在减少;另一个就是不少年轻人的婚恋观在发生变化。”

  山东大学社会学教授马广海说,适婚年龄人群的减少,确实是导致结婚人数减少的一个原因。此外,目前随着受教育程度的提高,人们结婚年龄也比之前要晚一些。而且年轻人的婚恋观改变,结婚不再是必须选择的选项。

  鉴于结婚人口减少的情况,不少单位也在采取行动。青岛市妇联组建了“莲缘岛城”婚恋志愿服务队伍,建立了志愿咨询调研服务团队。今年5月,青岛市妇联向社会招募青岛市公益红娘100名,婚恋服务联盟单位20个。

  结婚人口减少,却没有影响到生育率,这与“二孩”政策的放开不无关系。今年5月,团中央网络影视中心和“青年之声”婚恋服务委员会联合发布的《当代青年群体婚恋观调查报告》中显示,中国传统的生育观依然备受青年支持,59%的青年表示婚后两年内要孩子。

  “谈恋爱、结婚太难了,我知道我要的很多,但就是不想将就。”这是济南大龄女青年张晓晨的内心独白。和她一样,不少单身青年也在择偶的路上艰难前行,与父辈不同,他们更注重内心的匹配,同时也面临着主动性差、恐惧婚姻、缺乏爱的能力等多元困境。

  青岛市妇联曾组织专业团队开展了大龄单身青年婚恋状况专题调研。调研结果显示,在青岛市26-40岁人群中,大龄单身青年呈现出明显特点:年龄段相对集中,28-30岁居多;学历层次较高;男性单身者中农民工的比例很高,女性单身者多为白领(国家公务员、企事业单位管理人员、教师、医务工作者等)。

  青岛市妇联分析,当前处于婚恋期的大多是独生子女,从小到大很多事情都由父母包办,缺乏独立生活能力,甚至爱的能力,在与异性交往中不积极、不主动,在爱情来临时把握不住,在面对恋爱挫折时又不知所措。

  国家二级心理师、槿里社交实验室创始人徐力就倾听过许多单身青年寻觅缘分时的苦恼。“有很多年轻人不知道怎么去爱。”徐力举例,有位相亲十年都没有成功的男士,尽管个人条件十分优秀,但他无处不在流露的优越感,让人很难接近。比如与相亲对象见面时,他会让介绍人帮他查好去约会地点的路线和乘车方案。

  “还有的父母不愿放手让孩子经历挫折。有的女孩都快三十岁了,所有的相亲对象都由母亲张罗挑选,相亲见面也由母亲骑电动车送去,自己的自主性很差。”徐力说。

  还有不少单身青年的结婚障碍源于对亲密关系的恐惧和没有自己的时间。参加过徐力组织的活动的一位男生,从小在不够和睦融洽的家庭中长大,交女朋友很难超过半年。还有一位优秀的女生,工作时间从早上九点到晚上九点,很少有休息时间,回到家累得连烧一口开水的精力都没有,更难结识异性。

  徐力还发现,当代父母的期待和单身青年的个体需求有着明显的冲突,两代人的幸福观念差距很大。年轻人也逐渐与传统的婚配模式抗争,除了外在的条件外,他们更讲感觉、聊得来。

  今年5月,团中央网络影视中心和“青年之声”婚恋服务委员会联合发布《当代青年群体婚恋观调查报告》,《报告》显示,青年择偶更注重“内在的匹配度”,近七成青年择偶“愿等待不愿将就”。在单身的原因这一项中,高居首位的是“生活圈子太小”。相对比传统观念中的“门当户对”,当代青年择偶呈现更加多元化特点,更注重“内在的匹配度”。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 陈玮 范佳)

责任编辑:杨叔玲

相关新闻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