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兴路上丨巨野县柳林镇:农闲时拿出画笔 一幅画能卖近千元

2024-06-16 16:07:00 来源: 大众网 作者: 周琛 刘涛 杜昊

  大众网记者 周琛 刘涛 杜昊 菏泽报道

  巨野县工笔牡丹画的历史,可以追溯到20世纪70年代,先驱者们凭借敏锐的嗅觉,让一幅画给一座城带来了蝶变。如今,一张薄薄的宣纸,承载着一座城市的独特文化底蕴。在山东省菏泽市巨野县,农民们农忙时扛锄头、农闲时拿画笔,万余名画师通过工笔牡丹画,勾勒出乡村振兴新图景。

  让工笔牡丹画技术与产业结盟并进入寻常百姓家,才是真正的“引爆”点,从事工笔牡丹绘画的,不仅有专业画家,更多的是田间地头的农民。2018年6月,在山东工艺美院院长潘鲁生教授的指导下,十位巨野农民画家历时77天,九易其稿,巨幅工笔牡丹画《花开盛世》终于成功亮相上合组织青岛峰会,给人带来视觉震撼,自此之后,《锦绣春光》《盛世中华》《国宝献瑞》《盛世长虹》相继诞生并不断亮相各国际舞台。其中,2022年,历时52天完成的巨幅工笔牡丹《盛世长虹》,在美国纽约时代广场大屏上循环播放4天,向世界展示了中国工笔牡丹画的艺术魅力。

  工笔牡丹画带来的收入,让更多的农民看到了增收的途径。据介绍,2022年7月份,巨野工笔牡丹画普及培训班在柳林镇正式开班。自柳林镇工笔牡丹画发展以来,周边村民在书画院中接受专业公益培训,孩子们在这里共同学习,不仅受到文艺熏陶,还收获了一技之长。

  2023年,柳林镇前郝村鸣柳书画院在教学质量、学术指导、文化传播等方面进行了全面提升,文化效益显著提高,成为柳林镇乡村振兴以及文化惠民建设的重要基地。特聘了省美术协会会员常驻指导,同时有县书画院专业教师驻院协助,构建起高水平的教学团队,自成立以来已举办18期公益培训班,成功培育画师1000余人,涵盖乡村妇女、残疾人等群体,通过专业培训,让工笔牡丹画的技艺在更多人手中绽放,实现了艺术与生活的深度融合。

  每年产出2000余幅优秀画作,产值高达200余万元,不仅丰富了乡村文化产业的内容,更为当地居民创造了在家门口就业和增收的机会,成为推动柳林镇文化事业高质量发展和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重要力量。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王佳

相关新闻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