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山东 | 国内 | 国际 | 体育 | 财经 | 娱乐 | 女性 | 汽车 | 房产
新闻搜索
时政 | 生活 | 经济 | 教育 | 山东 | 国内 | 国际 | 体育 | 娱乐 | 图片
 教育
[复制]学者观点:大学生就业难是反常的社会困境
2006-06-20 09:00:55
   2006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规模达到413万人,比上年增加75万人。同时,社会劳动力供大于求,缺口超过1400万,比上年增加100多万人。大学生就业难成为各界普遍关注的问题。5月10日国务院常务会议作出了适度控制高校招生增长幅度的决定。6月中央十四个部门联合下发《关于切实做好2006年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通知》,筹备将失业大学生纳入低保。

    大学生就业本质上是市场问题,就业难也本当是正常的市场现象。就业市场在竞争机制下由于供需失衡,导致价格调整,出现滞销。细分市场和消费层级时必然出现稀缺资源结构性缺失,而过剩资源闲置导致摩擦性失业。但是,我国大学生的就业与诸多社会因素交织在一起,已经演化为社会问题;其反常就在于大学生就业难成为大量社会矛盾的聚焦点。

    第一,大学生就业难是社会转型和改革的附属问题。

    近10年来每1%的经济增长创造出来的非农就业岗位仅为上世纪80年代的1/3;大学生就业难成为“高投资、高增长”但“低就业”产业的产物。

    第二,大学生就业难是教育体系问题的集中体现

    就业越来越难与招生人数越来越多发生矛盾,与培养成本越来越高不和谐。同时,就业难又与培养模式的三大深层次矛盾交缠在一起:精英教育和大众教育的矛盾,基础教育和职业教育的矛盾,热门专业和冷门专业的分歧。

    第三,大学生就业难引出了大学生质量问题。

    优秀大学生的标准是高校表扬,是市场欢迎,还是社会认可?当这三重标准不能统一时,哪方标准具优先性?

    第四,大学生就业难引发了大学生如何定性的问题。

    传统的观念里,上大学是“跳龙门”。随着大学生薪酬水平的每况愈下,大学生定性问题引出新思考:大学生是否属于人才,是否是普通劳动者,是否更适合基层就业?    

作者:唐 钧(中国人民大学政府管理与改革研究中心副主任)

    第五,大学生就业难促使人口问题提前引爆。

    招生人数的增多必然导致四年后就业人数的增长。人口增长与岗位增多不成比例的矛盾加剧;大学生就业难、收入低与需要抚养的老龄人口增多的矛盾加剧;“啃老族”人数不断扩张——中国老龄科研中心的调查显示:目前我国有30%左右的成年人由父母供养。

    大学生就业难成为反常的社会困境,主要症结在于内外两方面:高等教育体制缺乏与就业市场紧密对接的机制,而就业市场又缺乏有效的政府行为。在传统的高等教育体制下,高校与大学生就业市场关联度低,培养模式“去职业化”倾向明显。政府习惯性地扮演起“全能型”角色承担大学生就业问题的风险和压力,在很大程度上使用政府干预方式来应对;而救济类的“输血”政策只是权宜之计。同时,大学生就业市场中又缺乏有效的政府行为,缺乏培养模式、专业设置等方面的宏观调控,服务于全国大学生就业的公共物品性质的基础设施,高效运转的大学生创业扶持机制,充足的大学生就业实践和指导机制等。

    从根源上处置大学生就业难的社会困境,要从症结上内外兼修,政府和市场明确定位,形成良性互动。在高等教育体制中要建立健全与就业市场对接的机制,指导思想是三大转变:从“输血”转为“造血”,从“象牙塔”转为“无围墙”,从“独木桥”转为“立交桥”。在明确高等教育是公共物品的性质和不断加大政府投入的基础上,要强化与就业市场的关联机制。例如:信息对称(专业设置、能力培养、就业需求等信息对称),供需平衡(就业监控和预测,人才培养的市场前景分析),市场开放(规范化的职业市场,充分的就业信息),竞争机制(大学生就业的竞争,用人单位招人的竞争),质量保障(易进难出,规范化的认证体系,全方位的培养模式),风险投资(大学生创业机制的完善),回炉机制(灵活的再充电和再培养的机制),风险共担(政府可结合商业保险等机制共担风险)等。

    在明确大学生就业是市场问题的前提下,政府需要妥善做好“市场失灵”问题。例如:建设全国大学生就业信息网络体系,努力实现信息共享、政策发布、网上招聘、远程面试、指导咨询五位一体;建立对就业困难毕业生的帮扶制度,必要的培训和指导机制;建立健全大学生创业的优惠和扶持政策,提供必要的支持,鼓励自主创业;完善教育部门与社会就业大系统的衔接,充分发挥公共就业服务机构为大学生就业服务的功能等。

编辑: jyb        

  上一篇:

  下一篇:

聊城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聊城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聊城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聊城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聊城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聊城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聊城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聊城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热点专题

·英争论为撒切尔夫人办国葬
·以黎冲突使以色列经济损...
·四川重庆旱情加剧 当地积...
·陕西10人遇害特大杀人案
·黎巴嫩真主党对以越境袭...
·发现号发射成功

图片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