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花开盛世——中国牡丹之都(菏泽)牡丹系列奖项评选官方网站
首页 卓越贡献奖
菏泽以牡丹之名隆重表彰的3人,什么来头?
发布时间: 2020-05-18 15:41:05

       中国牡丹之都—菏泽

  作为中国牡丹品种的主要发祥地之一

  种植牡丹历史悠久

  始于隋,兴于唐宋,盛于明清

  距今已有1400余年的栽培历史

  自古享有“曹州牡丹甲天下”的美誉

  从古至今,在历史的长河中涌现出不少对菏泽牡丹有着卓越贡献的人物,他们用各种各样的方式推动着菏泽牡丹文化、产业蓬勃发展。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菏泽重要讲话精神,进一步推动牡丹产业和牡丹文化艺术繁荣发展,市委、市政府决定,自今年起设立“中国牡丹之都”(菏泽)卓越贡献奖和牡丹系列奖项。

  2020年5月15日,北京林业大学教授王莲英、著名摄影家桑秋华、牡丹区百花园高级农技师孙文海荣获首届“中国牡丹之都”(菏泽)卓越贡献奖。

  为何是他们?

  他们与牡丹又有着怎样的不解之缘?

  下面跟着小编一起来认识下

  这三位“牡丹大咖”

  孙文海

  三十年如一日,与牡丹朝夕相处,培育牡丹已经成为了农艺师孙文海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孙文海是个农民,但又是一个有高级农技师证书的土专家。早在上世纪八十年代末,就开始了新品种培育之路。跟随父亲,孙文海参与培育了300个牡丹新品种,从2005年开始,孙文海成了育种主力,父亲年龄大了,孙文海主动挑起了重担,这几十年,以他为主培育的牡丹新品种达到100多个,光2017年申报了90多个新品种,花协批准发证书的有13个品种。

牡丹认证证书

  培育牡丹是一件繁琐的事情,大众网·海报新闻记者在跟孙文海交流时,看到孙文海正在嫁接的六株种苗,都清楚的标注着分类。“我没有太多的文化,我培育牡丹靠我自己的经验去做,我想让花更白一些,我就会想什么品种的花搭配在一起会达到什么效果,都是我一点一点积累出来的经验。以前园子里面来过培育牡丹的专家,大学的学者,我都会前去跟他们进行交流怎么把牡丹培育的更好。”孙文海自信地说,正是他的这种“经验”,让菏泽牡丹花的品种越来越丰富。

牡丹认证证书

  孙文海的父亲孙景玉在曹州百花园一干就是42年,培育了牡丹新品种400多个。不少人赞孙景玉是牡丹届的“袁隆平”。为表彰孙景玉为中国牡丹产业做出的突出贡献,1981年,中国花卉协会牡丹芍药分会会长王莲英提议,用孙景玉的名字命名一个他自己培育的牡丹品种。协会专家一致同意,最后选择1978年孙景玉培育的牡丹新品种——赛雪塔,命名为“景玉”。景玉牡丹花朵硕大,花开雪白,晶莹如玉,非常受游客欢迎。

“景玉”牡丹

  “你们现在看到的这个品种叫‘景玉’,就以我父亲的名字命名。那个时候我还很年轻,看到父亲得到这样的荣誉,明白了自己努力的方向,后来经过努力也培育出了以自己名字命名的牡丹‘文海’。”孙文海向记者感慨地介绍,每年中国牡丹协会都会到园子里面对培育的新品种牡丹进行考察、认证。在交谈中,记者也体会到了孙文海“成功”背后的的苦涩和不易。

农艺师孙文海

  孙文海出生于上世纪五十年代,今年已经64岁。如果有一天不能种花了会做什么?孙文海告诉记者,如果不能养花了,要把培育牡丹手艺传承下去,讲到这里,孙文海表示他也很担忧,培育牡丹的人才短缺,希望有更多年轻人能加入到培育牡丹的队伍中来,让牡丹花绽放下去。记者从孙文海的眼神之中看到了对牡丹的坚守,虽已有白发,但壮心不已。

  桑秋华

  从事牡丹摄影36年,除十几万张延时摄影图片素材外,还存有4万余幅牡丹图片资料,他就是菏泽著名摄影家桑秋华。

  桑秋华,山东菏泽人。1982年8月22日,一次偶然的机会,桑秋华看到一个摄影培训班招生的海报,就这样的机缘际会下,开始接触摄影,这一干就是三十多年。

  “咔嚓”,是按动相机快门时发出的声音。38年来,桑秋华已经不记得这个熟悉的声响有多少次在耳边响起。1983年,他花125元钱购买了一部相机,开始用胶片记录眼前的大千世界,也摸索着去拍摄牡丹。

  2015年4月至5月,桑秋华采取延时摄影的方式拍摄了216个小时,记录了多个品种的牡丹绽放全过程,后将其制成2分钟左右的视频,命名为《国花神韵》,上传网络,受到广泛关注和好评。直至今日,国内外“致敬”电话仍不时响起,短信雪片般飞来。就连德国、芬兰、加拿大的华人和外国网友也曾致电桑秋华,表示对其作品和菏泽牡丹很感兴趣。

  五年磨一剑,5年来桑秋华积累了10万余张牡丹延时素材片,通过后期剪辑制作于2019年2月14日推出了第二部延时摄影作品《国花牡丹》,作品一经推出便赢得广大读者、网友的如潮好评。

  为了拍摄牡丹发芽育苗全过程,他甚至将泥土背到家中,在家中客厅设置了一个小型牡丹圃。自己播种、洒水、控制温度,以保证牡丹按时顺利发芽。这段延时摄影作品,也被央视选用进了《花开中国·牡丹》。

  年复一年,牡丹开了又谢,谢了又开,他依然痴心不改。“每天天不亮,我便早早起床,匆匆扒拉几口饭便赶往牡丹园。”桑秋华说,为了加快热饭的冷却速度,他找来一瓢凉水,将饭碗放在凉水中。几块饼干、两根火腿肠、一瓶矿泉水便是他的午饭。

  每天晚上回到家,他便忙着传送、挑选、编辑照片,时常忙到深夜。“牡丹迷”“花痴”“牡丹王”……痴迷拍摄牡丹多年,桑秋华收获了一个个“雅号”。

  在桑秋华家的工作室,书橱里存放着各种摄影作品、书籍,办公桌电脑里储存着各种牡丹摄影作品,地板上支着三脚架。就拿照相机来说,从“傻瓜”到“智能”,连他自己也很难说清究竟购买了多少部摄影器材。

  “他不讲究吃、不讲究穿,但添置摄影器材一定要买好的。”桑秋华的妻子陈美华说,“我们家最值钱的家当,就是他的各种摄影器材。”

  “作为一个摄影人,应该把相机镜头聚焦在家乡。”桑秋华说,“作为我,生在牡丹乡,我喜欢这片土地,也热爱家乡,更喜欢拍摄家乡的这些牡丹,争取把牡丹花拍好,把家乡宣传出去。”

  桑秋华个人简介

  桑秋华系国际HORSEMAN摄影家协会会员,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山东省广告摄影协会常务理事,菏泽市摄影家协会副主席。

  桑秋华是菏泽市第一位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及山东省青年摄影家协会理事,第一届菏泽市(原地区)摄影家协会主席团成员、连任31年。他先后荣获“山东德艺双馨优秀会员”、“中国优秀人体摄影师”50强、“山东省五一文化奖”一等奖、获国际奥赛优秀作品奖、连续五届荣获山东省广告摄影“十佳”。1988年被编入《中国摄影家大辞典》《中国青年摄影家名录》。1995年至今已举办了四次个人影展。中央电视台、中国摄影报、人民摄影报、山东电视台、齐鲁电视台、山东人民广播电台等多家新闻媒体对其事迹作过专题报道。

  5月5日,央视1频道和9频道播出了《花开中国》第五集《牡丹》,桑秋华、孙文海面对镜头,讲述了各自的“牡丹情缘”。

  王莲英

  王莲英 中国杰出插花艺术家,2008北京奥运会颁奖用花主要设计者。1936年10月生,河南开封人,北京林业大学园林学院教授,园林植物与观赏园艺学科博士生导师,中国花卉协会常务理事,中国插花花艺协会名誉会长,中国花协牡丹、芍药分会会长,北京插花艺术研究会会长,全国插花花艺培训中心常务副主任。

  “我情系牡丹、情系菏泽,一直牵挂着菏泽牡丹产业。”在2018年9月27日菏泽市举行的牡丹产业发展高峰论坛上,年逾八旬的中国花卉协会牡丹芍药分会会长、北京林业大学教授王莲英深情感言。

  年逾八旬的中国花卉协会牡丹芍药分会“掌门人”王莲英登台演讲时,台下响起热烈的掌声。她说:“菏泽是全国乃至全世界面积最大、品种资源最丰富的牡丹基地。多年来,我与菏泽牡丹从业者建立了深厚的感情。”

  她随后针对菏泽观赏牡丹发展现状提出四点发展建议:第一,必须加快牡丹产业结构和品种结构的调整,选育出切花专用、盆花专用、园林绿化专用、催花专用牡丹品种群和种植区,克服“大而全”、“小而全”的缺点,以促进牡丹产业规模化、专业化发展;第二,改变盆花培育模式,由成品苗移栽模式转为幼苗移栽模式,以增强牡丹适应环境的能力;第三,提升牡丹花期调控技术、改善牡丹花期调控设施,建立现代化催花牡丹温室,从而提高催花牡丹品质;第四,加快培养牡丹技术人才。“菏泽不少牡丹专家逐渐老去,孙景玉先生已经去世了,这是我们的巨大损失。”王莲英动情地说,创新不能割断历史,建议年轻的牡丹技术人才拜老专家为师,政府有关部门重视对年轻人才的培养、培训。

菏泽以牡丹之名隆重表彰的3人,什么来头?
发布时间: 2020-05-18 15:41:05

       中国牡丹之都—菏泽

  作为中国牡丹品种的主要发祥地之一

  种植牡丹历史悠久

  始于隋,兴于唐宋,盛于明清

  距今已有1400余年的栽培历史

  自古享有“曹州牡丹甲天下”的美誉

  从古至今,在历史的长河中涌现出不少对菏泽牡丹有着卓越贡献的人物,他们用各种各样的方式推动着菏泽牡丹文化、产业蓬勃发展。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菏泽重要讲话精神,进一步推动牡丹产业和牡丹文化艺术繁荣发展,市委、市政府决定,自今年起设立“中国牡丹之都”(菏泽)卓越贡献奖和牡丹系列奖项。

  2020年5月15日,北京林业大学教授王莲英、著名摄影家桑秋华、牡丹区百花园高级农技师孙文海荣获首届“中国牡丹之都”(菏泽)卓越贡献奖。

  为何是他们?

  他们与牡丹又有着怎样的不解之缘?

  下面跟着小编一起来认识下

  这三位“牡丹大咖”

  孙文海

  三十年如一日,与牡丹朝夕相处,培育牡丹已经成为了农艺师孙文海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孙文海是个农民,但又是一个有高级农技师证书的土专家。早在上世纪八十年代末,就开始了新品种培育之路。跟随父亲,孙文海参与培育了300个牡丹新品种,从2005年开始,孙文海成了育种主力,父亲年龄大了,孙文海主动挑起了重担,这几十年,以他为主培育的牡丹新品种达到100多个,光2017年申报了90多个新品种,花协批准发证书的有13个品种。

牡丹认证证书

  培育牡丹是一件繁琐的事情,大众网·海报新闻记者在跟孙文海交流时,看到孙文海正在嫁接的六株种苗,都清楚的标注着分类。“我没有太多的文化,我培育牡丹靠我自己的经验去做,我想让花更白一些,我就会想什么品种的花搭配在一起会达到什么效果,都是我一点一点积累出来的经验。以前园子里面来过培育牡丹的专家,大学的学者,我都会前去跟他们进行交流怎么把牡丹培育的更好。”孙文海自信地说,正是他的这种“经验”,让菏泽牡丹花的品种越来越丰富。

牡丹认证证书

  孙文海的父亲孙景玉在曹州百花园一干就是42年,培育了牡丹新品种400多个。不少人赞孙景玉是牡丹届的“袁隆平”。为表彰孙景玉为中国牡丹产业做出的突出贡献,1981年,中国花卉协会牡丹芍药分会会长王莲英提议,用孙景玉的名字命名一个他自己培育的牡丹品种。协会专家一致同意,最后选择1978年孙景玉培育的牡丹新品种——赛雪塔,命名为“景玉”。景玉牡丹花朵硕大,花开雪白,晶莹如玉,非常受游客欢迎。

“景玉”牡丹

  “你们现在看到的这个品种叫‘景玉’,就以我父亲的名字命名。那个时候我还很年轻,看到父亲得到这样的荣誉,明白了自己努力的方向,后来经过努力也培育出了以自己名字命名的牡丹‘文海’。”孙文海向记者感慨地介绍,每年中国牡丹协会都会到园子里面对培育的新品种牡丹进行考察、认证。在交谈中,记者也体会到了孙文海“成功”背后的的苦涩和不易。

农艺师孙文海

  孙文海出生于上世纪五十年代,今年已经64岁。如果有一天不能种花了会做什么?孙文海告诉记者,如果不能养花了,要把培育牡丹手艺传承下去,讲到这里,孙文海表示他也很担忧,培育牡丹的人才短缺,希望有更多年轻人能加入到培育牡丹的队伍中来,让牡丹花绽放下去。记者从孙文海的眼神之中看到了对牡丹的坚守,虽已有白发,但壮心不已。

  桑秋华

  从事牡丹摄影36年,除十几万张延时摄影图片素材外,还存有4万余幅牡丹图片资料,他就是菏泽著名摄影家桑秋华。

  桑秋华,山东菏泽人。1982年8月22日,一次偶然的机会,桑秋华看到一个摄影培训班招生的海报,就这样的机缘际会下,开始接触摄影,这一干就是三十多年。

  “咔嚓”,是按动相机快门时发出的声音。38年来,桑秋华已经不记得这个熟悉的声响有多少次在耳边响起。1983年,他花125元钱购买了一部相机,开始用胶片记录眼前的大千世界,也摸索着去拍摄牡丹。

  2015年4月至5月,桑秋华采取延时摄影的方式拍摄了216个小时,记录了多个品种的牡丹绽放全过程,后将其制成2分钟左右的视频,命名为《国花神韵》,上传网络,受到广泛关注和好评。直至今日,国内外“致敬”电话仍不时响起,短信雪片般飞来。就连德国、芬兰、加拿大的华人和外国网友也曾致电桑秋华,表示对其作品和菏泽牡丹很感兴趣。

  五年磨一剑,5年来桑秋华积累了10万余张牡丹延时素材片,通过后期剪辑制作于2019年2月14日推出了第二部延时摄影作品《国花牡丹》,作品一经推出便赢得广大读者、网友的如潮好评。

  为了拍摄牡丹发芽育苗全过程,他甚至将泥土背到家中,在家中客厅设置了一个小型牡丹圃。自己播种、洒水、控制温度,以保证牡丹按时顺利发芽。这段延时摄影作品,也被央视选用进了《花开中国·牡丹》。

  年复一年,牡丹开了又谢,谢了又开,他依然痴心不改。“每天天不亮,我便早早起床,匆匆扒拉几口饭便赶往牡丹园。”桑秋华说,为了加快热饭的冷却速度,他找来一瓢凉水,将饭碗放在凉水中。几块饼干、两根火腿肠、一瓶矿泉水便是他的午饭。

  每天晚上回到家,他便忙着传送、挑选、编辑照片,时常忙到深夜。“牡丹迷”“花痴”“牡丹王”……痴迷拍摄牡丹多年,桑秋华收获了一个个“雅号”。

  在桑秋华家的工作室,书橱里存放着各种摄影作品、书籍,办公桌电脑里储存着各种牡丹摄影作品,地板上支着三脚架。就拿照相机来说,从“傻瓜”到“智能”,连他自己也很难说清究竟购买了多少部摄影器材。

  “他不讲究吃、不讲究穿,但添置摄影器材一定要买好的。”桑秋华的妻子陈美华说,“我们家最值钱的家当,就是他的各种摄影器材。”

  “作为一个摄影人,应该把相机镜头聚焦在家乡。”桑秋华说,“作为我,生在牡丹乡,我喜欢这片土地,也热爱家乡,更喜欢拍摄家乡的这些牡丹,争取把牡丹花拍好,把家乡宣传出去。”

  桑秋华个人简介

  桑秋华系国际HORSEMAN摄影家协会会员,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山东省广告摄影协会常务理事,菏泽市摄影家协会副主席。

  桑秋华是菏泽市第一位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及山东省青年摄影家协会理事,第一届菏泽市(原地区)摄影家协会主席团成员、连任31年。他先后荣获“山东德艺双馨优秀会员”、“中国优秀人体摄影师”50强、“山东省五一文化奖”一等奖、获国际奥赛优秀作品奖、连续五届荣获山东省广告摄影“十佳”。1988年被编入《中国摄影家大辞典》《中国青年摄影家名录》。1995年至今已举办了四次个人影展。中央电视台、中国摄影报、人民摄影报、山东电视台、齐鲁电视台、山东人民广播电台等多家新闻媒体对其事迹作过专题报道。

  5月5日,央视1频道和9频道播出了《花开中国》第五集《牡丹》,桑秋华、孙文海面对镜头,讲述了各自的“牡丹情缘”。

  王莲英

  王莲英 中国杰出插花艺术家,2008北京奥运会颁奖用花主要设计者。1936年10月生,河南开封人,北京林业大学园林学院教授,园林植物与观赏园艺学科博士生导师,中国花卉协会常务理事,中国插花花艺协会名誉会长,中国花协牡丹、芍药分会会长,北京插花艺术研究会会长,全国插花花艺培训中心常务副主任。

  “我情系牡丹、情系菏泽,一直牵挂着菏泽牡丹产业。”在2018年9月27日菏泽市举行的牡丹产业发展高峰论坛上,年逾八旬的中国花卉协会牡丹芍药分会会长、北京林业大学教授王莲英深情感言。

  年逾八旬的中国花卉协会牡丹芍药分会“掌门人”王莲英登台演讲时,台下响起热烈的掌声。她说:“菏泽是全国乃至全世界面积最大、品种资源最丰富的牡丹基地。多年来,我与菏泽牡丹从业者建立了深厚的感情。”

  她随后针对菏泽观赏牡丹发展现状提出四点发展建议:第一,必须加快牡丹产业结构和品种结构的调整,选育出切花专用、盆花专用、园林绿化专用、催花专用牡丹品种群和种植区,克服“大而全”、“小而全”的缺点,以促进牡丹产业规模化、专业化发展;第二,改变盆花培育模式,由成品苗移栽模式转为幼苗移栽模式,以增强牡丹适应环境的能力;第三,提升牡丹花期调控技术、改善牡丹花期调控设施,建立现代化催花牡丹温室,从而提高催花牡丹品质;第四,加快培养牡丹技术人才。“菏泽不少牡丹专家逐渐老去,孙景玉先生已经去世了,这是我们的巨大损失。”王莲英动情地说,创新不能割断历史,建议年轻的牡丹技术人才拜老专家为师,政府有关部门重视对年轻人才的培养、培训。

主办单位
菏泽市人民政府
承办单位
中共菏泽市委宣传部
菏泽市文学艺术届联合会
菏泽市文化和旅游局
菏泽市牡丹产业发展中心
协办单位
山东东明石化集团有限公司
大众网·海报新闻菏泽
花开盛世——中国牡丹之都(菏泽)牡丹系列奖项评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