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原上的绿色追梦人—— 记“中华对角羚之父 青海湖鸟王”葛玉修

2019-10-09 15:43:00 来源: 大众网菏泽·海报新闻 作者: 孟宪军

  大众网·海报新闻曹县10月9日讯通讯员 孟宪军)真正优秀的人,无论走到哪里,在任何岗位,都能脱颖而出,成为一个能干出一番事业,无愧于时代的佼佼者。葛玉修,一个极平凡的人,平凡到走在大街上,你也看不出他与其他人有什么不同。同时,他又是一个不平凡的人,一个顶天立地的山东曹县人,一名醉心于高原上的绿色追梦人、全国最美环保志愿者。

  二十四年如一日,为圆绿色中国梦

  葛玉修1970年在山东曹县入伍,从军24年,上校军衔,在24年的部队生涯中,先后3次立功,20余次受嘉奖,并被授予“优秀政工干部”“抗洪抢险先进个人”。

  1994年,从青海省尖扎县人武部政委的位置上,转业到人民银行青海省分行工作;2004年到青海省银监局工作;2014年光荣退休。虽然离开了心爱的军营,但是部队赋予他的军人本色、传承给他的优秀军政基因和热血铸就的军魂,在他的身上依然熠熠生辉。

  除了工作外他的社会兼职很多,他像一个陀螺不停地运转,在生态摄影和环境保护的道路上,不断探索。1995年以来,就开始热爱上了生态环保事业,几乎放弃了所有业余时间,不知疲倦的行走在青海高原上。从事环保志愿行动20多年来,为了追踪了解青藏高原野生动物的生活习性和生态变化,先后245次奔赴魂牵梦萦距西宁200公里的青海湖、24次走进三江源、13次远涉可可西里无人区,行程10万多公里。为拍摄理想的野生动物和鸟类图片,他几次挣扎在生与死的边缘,遭遇过野狼群,陷入过海拔4000多米荒无人烟的沼泽地,掉进过零下30°的冰窟窿,被群鸟的“弹雨”(粪便)袭击过。

  他历尽千辛万苦,拍摄16余万幅摄影作品。青海人都说,葛玉修拍摄的鸟类图片,比青海湖的鸟还多!为传递生态文明理念,呼吁保护野生动物,他17年做了550余场环保公益讲座,24次走进中央电视台,坚持24年用镜头去记录青海生态的变迁。

  2010-2011“绿色中国年度人物”评选时,全国300余名候选人仅遴选出9名个人和一个单位。葛玉修赫然跻身于汇集了中央电视台主持人白岩松、著名歌星韩红和慈善名人陈光标等9位“绿色英雄”及一个集体10人名单,位居第二名。2019年6月,他又被中华人民共和国生态环境部、中央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授予2019《美丽中国·我是行动者》百名“中国最美生态环保志愿者”。葛玉修能获此殊荣,实至名归,当之无愧!

  小镜头大贡献 偶然孕育必然

  葛玉修1978年在部队开始自学摄影,1979年首幅作品在《青海日报》发表后,激发了他学习摄影的热情,利用业余时间拍摄了大量反映青海风光和民族风情的图片。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一部“海鸥”双镜头相机,诱使葛玉修登上摄影“魔船”,一路前行,再没回头。

  1995年当他第一次踏上青海湖鸟岛,就被那碧水蓝天、万鸟欢歌的场面所震撼,从此与拍摄高原野生动物结下不解之缘。他开始将目光锁定青海湖鸟类、动物及周边环境。

  1997年11月下旬,葛玉修和朋友去青海湖布哈河口拍摄天鹅,半路上偶然看到7只褐黄色的动物排成一线在草地上奔驰,它外形优雅、灵巧,奔跑起来就像一朵朵盛开的白莲花,在枯黄色的草地上跳跃。原来,那跳跃的白莲花是一种羚羊(连当地牧民都不知道这种羚羊的名字叫“普氏原羚”)在奔跑中张开的尾巴。太漂亮了!他急忙端起相机拍下了一组宝贵的镜头。这一次与“普氏原羚”的偶遇,必然为葛玉修的生态摄影和环保宣传铺就了一条艰辛而漫长的传奇人生之路。

  这究竟是一种什么动物呢?当时人们对它都很陌生。他在与人们交谈中发现,这张图片除业内人士,很少有人知道这个动物的名字,更不知道它过去曾广泛分布于内蒙、新疆、青海、甘肃、宁夏等地区。如今,青海湖周边地区成了它仅存的栖息地,更重要的是,这种动物中国独有!葛玉修了解到,这一动物叫“普氏原羚”,1996年和1998年先后被国际自然保护联盟(IUCN)红皮书列为极危级(CR)动物,1999年中国的濒危兽类红皮书中将其列为极危级动物。“普氏原羚”被葛玉修发现时,仅存300只,低于大熊猫的存量。而且,专家们有史以来看到的也只是用皮囊、骨骼、头颅制作成的标本和手绘的图画!这真是有心栽花花不开,无意插柳柳成荫。上帝总是眷顾那些有善举、有执念的人。老同学偶然拍摄到的这张图片,不仅填补了全世界仅存300只“普氏原羚”的影像资料空白,也使他有幸成为国内拍摄到“普氏原羚”影像资料的第一人,被业界视为当前该物种质量最高的第一手视觉资料。

  1872年,一个外国人发现了这种羚羊,猎杀了它,吃了它的肉,把它的皮、骨骼、头颅带走制作成标本,向世人展示。“普氏原羚”就是以这个外国人的名字命名的。越是对它深入了解,越是感到挽救这一濒危物种是一种义不容辞的责任。他不知疲倦地查找资料,走访牧民,请教专家,以第一人称的手法撰写了《救救我吧----普氏原羚的呐喊》一文,向人们讲述了普氏原羚的外部特征、名称由来及生存状况。这篇配图文章2002年12月在《青海日报》、《西宁晚报》发表后,引起强烈反响,也引起专家们的深度关注。

  我们国家独有的动物,起了一个外国名字,连当地牧民都不知道,这是一种悲哀。他用拍到的第一手资料,最直观地向社会呼吁保护这些可怜的动物。考虑到“普氏原羚”为我国所独有,且雄性长着一双与其他羚羊不同的、相向对弯的黑色犄角,(这种羚羊的特点和与其他羚羊的区别:角长约30厘米,角的下半段粗壮,近角尖处显著内弯而稍向上,末端形成相对钩曲,这点与朝内后方弯曲的黄羊角不同。)于是,“中华对角羚”这个既形象又具有中国特色的名字便在他的脑际油然而生。他把“普氏原羚”更名为“中华对角羚”的大胆想法与朋友们透露后,朋友们非常赞同,他又征求专家意见,这个大胆的想法被肯定以后,他发出了给普氏原羚起一个中国名字——“中华对角羚”的呼吁,得到社会各界的积极响应和支持。

  自2004年起,葛玉修先后发表150多篇保护中华对角羚和野生动物、保护环境的有关文章,在国内外各大报纸、杂志、官方网站刊登;先后向青海省委宣传部和青海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决策参考》提交了《普氏原羚应更名为“中华对角羚”》《关于保护中华对角羚的具体建议》《呼吁尽快建立中华对角羚专属保护区》《关于加强中华对角羚宣传、保护、利用的建议》《关于将中华对角羚定位电动车挑战赛吉祥物的建议》《关于进一步加大中华对角羚宣传和保护力度的建议》《关于将中华对角羚定为省兽的建议》《关于中华对角羚保护的具体建议 》8份决策建议, 7份被采纳,第8份已提交到青海省“两会”。十数年来,在他的奔走、宣传、呼吁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下,中华对角羚从1995年的300只增加到现在的2700余只,葛玉修被青海省野生动植物保护协会聘请为“资深会员、中华对角羚代言人”,当选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协会理事,在葛玉修的建议下,中华对角羚被定为“环青海湖国际公路自行车赛”吉祥物。

  如今,动物中长得最漂亮的“中华对角羚”的名字已经被越来越多的专家和学者认可。葛玉修也被誉为“中华对角羚之父”。

  执着投入成“乞丐” 爱人相见不相识

  葛玉修为了解、熟悉动物和鸟类的生存状况和习性,经常利用节假日自带帐篷和干粮,对动物们进行跟踪“采访”。在青海湖的中央有座叫“三块石”的孤岛,这千余米长百余米宽的荒蛮之地,却是斑头雁、鱼鸥、大天鹅等众多鸟类的天堂。他曾6次来过此岛。第七次登陆此岛是二十世纪90年代末,从原“青海湖鱼场”搭便船得走5个多小时才到达岛上,他孤岛独尊,蛰伏七天七夜。当时,那里没有任何通讯信号,为了不污染空气,他从来不生火做饭,几天没喝过一口热水,没吃过一口热饭,强烈的紫外线晒得手脸脱了皮,鸟粪经常溅满全身,甚至连照相机上也是粪便,鸟类身上的跳蚤叮咬得葛玉修痛痒难忍。第二天半夜时分,天气骤变,青海湖上掀起了惊涛骇浪,和着声调不同的狂风呼啸,听起来简直就像鬼哭狼嚎。当过多年兵的他,那时那刻,也感到毛骨悚然,就像走进地域一般。葛玉修对我说:“你是没有亲身经历过那样的场面,太恐怖了,别说是孤独的一个人,还是在晚上,就是在大白天,也会有天塌地陷的感觉”。我戏谑道:“你的心脏承受能力太强大了,这种生活我是不敢体验,我的心脏会骤停”。

  在岛上的七天七夜,他嘴唇起满了泡,嗓子哑了,喉咙疼得钻心,头发成了乱草,长时间的俯卧,使他几乎站不起来,胳膊竟好大一会儿才会打弯。七天的时间啊,不洗脸,不洗头,不刮胡子,不洗澡,不洗衣服,一身鸟粪,浑身疼痒得钻心,摸打滚爬,衣服脏成什么样?浑身散发出的是什么味道?他,还是葛玉修吗?他,就是葛玉修!

  七天后,他一身疲惫地走到自己家门口,有气无力地敲门,妻子开门看到他,还以为是乞丐或是谁走错了门,竟没有认出是自己的丈夫,反而问他找谁?当葛玉修指指自己,妻子才从惊愕中回过神来。被妻子哭着搀扶到客厅里的他,一下子瘫倒在地板上呼呼大睡,任凭妻子怎样呼喊,也喊不醒他。妻子为他脱衣、擦澡,换干净衣服,这一切,都是处在他熟睡之中。

  葛玉修的环保摄影之路,背后有深爱他、支持他的妻子和孩子。葛玉修能走到今天,首先要感谢的是他家里的“领导”。葛玉修都是这样称呼他的爱人。

  生态摄影责任大 锁定目标不回头

  葛玉修与一些摄影师不同的是,有的摄影师,甚至一些国际大师,拍了照片,只为发表、获奖,名利双收。葛玉修不,葛玉修拍照片,表达的是现状,是如何改变现状,如何解决难题,如何发挥照片的社会意义,他是用良心去拍,用善良去唤醒良知。为发动全社会保护中华对角羚,他发起创办了青海省第一个民间生态环保摄影网站“青海青”,把“关注野生动物,维护高原生态,爱我绿色家园”作为网站的口号。以“青海青”网站的名义与学校和西宁环保团体组织开展了“拯救中华对角羚”宣传签名活动。

  青海湖周边生态环境的不断恶化,使中华对角羚的栖息地大幅度缩减,而今牧民们围护草场的铁丝网又成为对角羚奔跑的障碍,使其处于任野狼撕咬、吞噬的境地。他呼吁国家有关部门,立即采取措施,尽快建立“中华对角羚专属保护区”,挽救这一极端濒危的物种。在葛玉修的呼吁和不断奔走下,2008年12月,“中华对角羚”特护区在青海湖北岸成立,他荣幸的被聘为保护站荣誉站长。

  在多年的生态摄影实践中,他从镜头中不仅看到了青藏高原天地之壮美,也看到了雪线在上升、湖面在萎缩、草原在退化、鸟儿在哭啼、动物在流血、雾霾在蔓延……

  他无比的担忧:如果我们的子孙后代只能从影像上看到如今与我们生活在同一世界上的某些野生动物,那将是多么的悲哀!如果任其发展,甚至发生环境生态危机,将会造成万劫不复的灾难,留给子孙后代的将是“国在山河破”的惨象!这一切使他感到揪心地疼。他要继续用镜头和文字记录野生动物的美,用震撼心灵的呐喊来影响更多的人保护濒危动物。

  葛玉修少小离家,把最美好的青春年华奉献给了青海,退休之后,继续为青海的生态环保事业做最大的付出,他把青海当做了第二故乡。同时,他热爱自己的故土,关心家乡的建设。

  在山东曹县老家,他是一个出了名的孝子。父母去世后,他就把大他20多岁的大姐当母亲对待,大姐病了,他专门请假去伺候她,对大姐的关心,体现出了他军魂中的铁血柔情。得知村里修建柏油路,他慷慨解囊,捐赠给村里两万元。这两万元钱,说多不多,说少不少,已根植在家乡人的心里。村里的百姓们说:“别看玉修离家40多年,现在成了大名人,从来也没忘记过咱!”这最朴实的语言,蕴含的是家乡百姓对他的最高褒奖!

责任编辑:桑希鹏

相关新闻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