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郓城县杨庄集镇采访时,当谈起这几年的新变化时,老百姓脸上都乐呵呵的:“实惠越来越多了,日子越过越滋润了,农村人越来越像城里人了……”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杨庄集镇把让群众充分享受到看得见、摸得着的实惠作为镇政府执政为民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大力实施民生工程。 路——致富路通向百姓家 “要致富,先修路”。为了方便群众出行,杨庄集镇本着富民、利民、便民的原则,自2003年起就在全镇实施“村村通油路”工程,现已有60个村全部通上柏油路,通车里程达到120公里,柏油路全部实现与国道相连接,大大方便了全镇3000辆机动车的出行,受益群众达3万人。目前,全镇的村街道路已开始向村与村相通、路与路相连的农村公路交通网建设方向发展。农村公路的长足发展为该镇农村经济建设注入了新的活力,促进了全镇经济的快速发展。唐店村林下养鸭远近闻名,但在没修路之前,销售范围仅在邻近的几个小村子。如今,农村公路修到了家门口,汽车、卡车随时可以进出唐店村,外地的肉鸭加工企业可以直接从村里向外运货,拓展了市场空间,该村的群众再也不用为了鸭子的销售犯愁了。 保——关注弱势群体 近年来,杨庄集镇在特困群众和弱势群体上倾注了无尽的关爱,给予了特殊的温暖,逐步加大以社保、低保和特困救助“三条主线”为骨架的社会救助网络建设,使农民老有所养、病有所依、贫有所济、弱有所扶。为使居住在农村的鳏寡孤独老年人能够老有所养、老有所乐,杨庄集镇已建成了省级规范化敬老院一处,在“十一五”末确保五保集中供养率达到100%的目标,同时按照省级标准配套文化、娱乐活动场所、设施,组织好老人的生活、娱乐,全面提高五保人员的生活质量和品位。住在镇敬老院的程相端提起现在的生活就来了精神:“如今我住的是大瓦房,吃的有鱼有肉,闲来可以看看电视打打扑克,这在以前我连作梦也没想过。” 学——确保学生入学率 在梁骇村采访时,年近70岁的梁可献激动地告诉记者:“多亏了镇里给俺的救助,才使小孙女有了上学的机会。”原来,梁可献的儿媳妇和儿子已离婚,儿子迫于生计外出打工,留下一个小孙女与自己相依为命。由于经济拮据,他们打算让小孙女梁明明退学。镇里了解到这一情况后及时给予了救助,帮助梁明明重新返回了课堂。该镇本着“再穷不能穷教育,再苦不能苦孩子”的原则,在不断加大对农村义务教育投入的同时,深入开展“关爱女孩,奉献爱心”活动,确保适龄儿童全部入学。据了解,今年以来,杨庄集镇对义务教育阶段学校累计投资260万元,免除了49名学生的生活费、98名学生免除了课本费,单亲家庭和子女上学困难的低保户每人还另外享受50元的补贴。 医——新型医保解民忧 前孙村的农民冯金贵捧着刚刚领到的1500元医药补偿金说:“今年年初我们每人只交10元钱,现在看病能报这么多,合算!如今我们农民看病也可以像城里人一样‘报销’了。”“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是群众关注的热点,也是杨庄集镇着力解决的工作重点。2007年,杨庄集镇建立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农民每年只须交纳10元钱即可参合,遇病时,按一定比例获得补偿金,每人每年最高补偿2万元。全镇共有49052名农民参加合作医疗,参合率达到91.88%。1—6月份,全镇共有5000人得到补偿,补偿金额达10万元。 继刚 考勇 金鹏 臧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