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来我常常在思考一个问题:母亲辛劳一生,养育我们五个儿女,从哺乳、咿呀学语,到蒙昧童年、少年,再培养学有所成,成家、立业,又再操心大家的将来,其间历尽无数艰难困苦,如今已腰佝腿弯,老态可怜,且仍无怨无悔。母亲所做这一切到底是为了啥?
母亲一生所剩时光不多,这是对所有老人都无法改变的自然法则,即使再多的千万儿女不忍面对也是枉然.
母亲一生是嚼着黄连度过的,所得舒坦、享福日子屈指可数。直到我养儿后,在半夜儿子突然发烧而手足无措时,在焦虑盼儿放学安全过马路的十字路口时,在为儿子找学校而在城中四处寻觅时,在把自己的零花钱都统统塞给出远门上学的儿子口袋并嘱咐买香肠吃时,在为儿子将来就业忧愁时,我才真正感叹起了母亲是怎么熬过来的?她当年的条件和环境可谓苦多了,更何况还是五个儿女呢!
后来听姐回忆,那时我们五个正长个子,饭量惊人,五天一袋面,还是玉米面。妈做临时工,爸的工资也不高,可想而知对大人来说是何等的难啊!
但五个儿女对父母来说,都是掌上明珠啊,都宠得过分啦,唯有苦了他们自己,到现在仍落了个爱吃剩饭的习惯。一次,上小学的我因母亲买“红旗本”迟了,就一气之下逃学不归.急得母亲忙买了“红旗本”,还在厂里的大喇嘛里广播,要我快回家。
曾有一段时间,我因病休学在家,并因锁事常与妈争吵。一向倔强的妈妈也是老让着我。一天在下班的路上 拣到个刚受枪伤而死的鸽子。听说鸽肉大补,就忙煮给我吃,就仅鸽子翅膀下两小块肉啊,还亲自小心翼翼地撕给我吃.
在我的印象中,母亲一直是消瘦、面色黝黑,但一次无意中见到母亲上中学时的旧照片,那是一个何等英姿翩翩、俊俏美丽的大姑娘啊!我们五个儿女多年来是如何劳累母亲,触目惊心!
我们也挺争气,工作都是先后考上的,没有让大人过多操心。其中那年,我厂二十多个待业青年参考就录取了我一个,而且是全县前三名.厂里管招工的大叔一进家门就喊:你家该请客啦,你儿子的名字在榜开头哩!爸妈脸上绽放出了久违的灿烂的微笑,还请人家喝了酒,主食是当时最流行的鸡蛋炒西红柿干面.
父亲病故后,母亲孑然一人,仍住在那套大房子里.把那个父亲养病用过的大床卖啦,妈说一见到那床,就想起父亲病故前的痛苦, 惨不忍赌!
此后,我们儿女为哄母亲心情好起来,你买衣服,我请吃饭,母亲也欣慰地说:享儿女的福啦。但大家都挺忙,去看望、照顾母亲的次数是不多的。母亲最好的伴是那台大电视机,常常是她睡着了,还在不倦地播放。
最近,听说妈妈爱玩电脑游戏,弟弟就把他的旧电脑捎回来,还安装了一桌面的小游戏,母亲因此常在别人面前夸啊。
我昨天在妹妹家吃晚饭时有点失言地劝妈妈说:还能好活几年呢,以后为自己好好活着吧。
本说好要妈妈第二天到我家吃午饭,我起床后,忙打电话给妈。她却说:“我不去啦,你们星期天都起床迟。反正已见了孙子一面,明天他就出门上学啦,让他多睡会儿!”
母爱的追求是一种不求回报的全身心的付出,是人类最伟大的亲情。如果哪位敢说,自己为大人做的如何如何多,也仅只能说明你还有点良心和孝心,母爱的恩情你是终生报答不尽的.有古诗为证:“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辉”,儿女的寸草之心,哪能报答完春天般的母爱的温暖和恩情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