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品牌记者站
黄体军
2008年是《齐鲁晚报》品牌强化年。围绕品牌运作,记者站应该有何作为?
首先谈谈对品牌的理解。根据国内权威机构综合评估,《齐鲁晚报》这个品牌市场价值1.5亿元人民币。《齐鲁晚报》这四个字何以身价过亿?这里面包含多层含义:
一、《齐鲁晚报》四字本身为邓小平所写。其市场价值肯定包含这方面的价值;
二、 《齐鲁晚报》四字的合法性和不可替代性。“齐鲁”代表山东,山东省境内任何一家报纸无法再用这四个字注册;
三、 它的文化内涵。自1988年1月1日创刊以来,它出版的所有期数并包含的内容及影响。它自身的文化及人;
四、 它与山东乃至全国的联系。《齐鲁晚报》是省内注册最早,历史最长,影响最大的惟一的省级晚报。20年来,它已与中国尤其是山东人的经济生活、政治生活及情感生活等产生了千丝万缕的联系,有些联系甚至是血肉相联的,这也是品牌得以存在和发展的环境基础;
五、 它的号召力;
六、 它的竞争力。而品牌就是竞争力,甚至是第一竞争力。
其次,谈谈《齐鲁晚报》这个品牌的细化。
一、 《齐鲁晚报》是大众报业集团的品牌产品。它的母报《大众日报》已创刊七十年,生于战火年代,而《齐鲁晚报》则是市场条件下,大众报业集团创办的一朵灿烂的花朵。背靠大众报业集团,《齐鲁晚报》先天性地具备了雄厚的政治资源。
二、 《齐鲁晚报》这个品牌不是笼统的,所以强化这个品牌,应该做到人人都是品牌,站站都是品牌,每个栏目都是品牌。记者站主办的地方版也应该是品牌。所有的力量都应该围绕《齐鲁晚报》这个大的品牌,向它看齐,为它增采。
再次,落实到记者站。我们的新闻、发行、广告,都应该具备品牌意识。对外,要注意服装仪表,言行举止,注意维护晚报形象,时刻牢记自己就是品牌,自己代表的不只是本人,而是整个晚报的形象。反之,如果不注意维护晚报形象,损害的不只是自己,晚报的形象也被破坏了。
发行。我们从1998年进入菏泽市场,与当地老百姓产生了深刻的感情。我们的自办发行一直是最先进的,是走在当地报纸前面的。我们《齐鲁晚报》的发行量是当地晚报的近3倍;从影响力上讲,在平面媒体中,居市场第一位。广告。我们的代理制也是最先进的。新闻。我们不但有《齐鲁晚报》,还有原创网站大众网,能做到报网互动。
从人才搭配上,我们具体负责新闻、发行和广告的人员,是一种互补的关系。能力互补、性格互补、工作互补。从系统论上讲,互补的系统是最好的系统。这些都为品牌强化提供了良好的前提。
2008年,我们的发行量增长了二三千份,新闻队伍增加了三四个成员,为广告提供了更好更强大的支持。2008年奥运会的效应,将为发行带来更多契机。报网互动将为新闻提供更大平台,为我们开展各种活动,服务菏泽经济社会提供更大平台。
总之,这一切为我们打造品牌记者站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展望2008年,我们充满信心、决心和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