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专稿:深秋的悉尼,满目枯叶仍挂在枝头,迎风摇晃,似乎展示着最后的壮丽与辉煌。在华人作家张奥列的陪同下,记者如约来到悉尼市贝伍德区的陈秉达养老院,拜会了心仪已久的武侠小说大师梁羽生老先生。
资料图片:武侠小说大师梁羽生
谈笑风生依旧
疗养院虽不大,但环境优美,接待人员和蔼热情。
看到梁太太推着轮椅缓缓向记者走来,记者才知道梁老先生由于一年前中风,已经难以独立行走了。但大侠毕竟是大侠,没有被病魔击倒。困坐轮椅的梁先生,见到记者来访,依然谈笑风生。
“想当年,我写武侠小说时,小说里的武侠人物经常使用银针,或扎针灸,或当暗器,可我自己从不知道扎针的感觉。没想到到了老年,因中风而扎针,这才知道银针的厉害。扎了几次,还真管用。”梁大侠指着自己的头部和偏瘫的左腿大声说。
他的天真和风趣,一下子把记者逗乐了。
梁先生1924年生于广西,如今已是84岁高龄。1983年,梁先生“金盆洗手”,不再在武侠世界里过刀光剑影的生活。4年后,他到澳大利亚与子女团聚,定居悉尼。
人到退休之年本应颐养天年。但一生饱读诗书的梁先生,虽淡泊名利,却不肯闲下来。即便是在轮椅和病榻上,依然每天诵读诗篇。用他自己的话说,每天诵读唐诗宋词,可以加强记忆,怡情养性,延缓衰老。
说到这里,老人家突然诗性大发,大声背诵起毛泽东的《沁园春·雪》。“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他用带南方口音的普通话一口气背诵下来,慷慨激昂,令记者敬佩不已。
他说,毛主席的这首词谈古论今,气魄雄伟,他第一次见到这首词就非常喜欢,一闲下来就会吟诵几句。他第一次读到这首词是在1947年,到如今已经61年了。说到此,他不禁感慨起来,真是日月如梭呀……
接着,他又让夫人从他的卧室里拿来一本翻得已经有些破旧的枕边书,《宋词300首》。我不禁有些好奇,梁先生说,他一生喜欢诗词,这对他的武侠小说创作有很大帮助。虽然是武侠小说,但毕竟是文学作品,如果不优美不好看,是吸引不了读者的。
说到这里,他又一口气背诵起宋代著名词人辛弃疾的《汉宫春·立春》:
“春已归来,看美人头上,袅袅春幡。无端风雨,未肯收尽馀寒。年时燕子,料今宵梦到西园。浑未办、黄柑荐酒,更传青韭堆盘。
却笑东风从此,便薰梅染柳,更没些闲。闲时又来镜里,转变朱颜。清愁不断,问何人会解连环?生怕见、花开花落,朝来塞雁先还。”
老人一边背诵,一边解释词的意境。看着梁先生意兴昂扬,记者不禁心生感慨,仿佛看到了古代的风流名士和剑侠豪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