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派第一书记李春林:“中医书记”的特色扶贫路

2019-03-06 17:32:00 来源: 大众网 作者: 刘永霞 陈磊 刘松

  

  捐赠仪式现场

  

  李春林为群众针灸治疗

  大众网菏泽·海报新闻3月6日讯(通讯员 刘永霞 陈磊 记者 刘松)从一名中医,转变为省级贫困村的“第一书记”,李春林不仅“号准”村里的致贫脉搏,还用他精湛的医术为村民除去病痛。2017年,李春林被评为鄄城县扶贫工作先进个人,并荣立三等功;2018年在山东省开展的“学习习近平扶贫思想暨扶贫改革40周年征文活动”中,撰写的论文《第一书记中医特色精准扶贫模式的探索实践》被评为三等奖;2018年被鄄城县委鄄城县人民政府评为第一书记工作先进个人。他用作为和担当诠释了“第一书记”应有的风采,被当地老百姓亲切地称为“中医书记”。

  今年38岁的李春林出生在一个中药世家,他是伴着草药香长大的,对中医药总有一种说不出来的情愫。后来,他考入山东中医药大学,毕业后在山东省中医医院做了一名中医,正式开始了与中药“朝夕相处”的日子。

  把准“穷”脉下良药

  2017年2月,是李春林工作的第12个年头。由于工作突出,他被医院选为第三批省派“第一书记”来到了鄄城县彭楼镇舜城村。

  “扶贫就像看病一样,首先要号准致贫脉搏,才能对症下药。”李春林说。

  为了找出舜城村致贫的“病因”,李春林挨家挨户地走访。

  “村里的贫困户大多是因病致贫或因病返贫,作为省级贫困村,医疗基础条件差,医疗资源非常匮乏,为老百姓提供医疗卫生服务的能力也不足。”李春林说。不仅如此,他还发现,老百姓普遍存在“小病拖、大病扛”、没钱治病的现象。

  作为“第一书记”强烈的使命感和医生救死扶伤的天职,李春林想就算竭尽全力也得为老百姓做点什么。

  “老百姓不舍得看病,那就给他们义诊,免费为他们诊断病情。”刚刚驻村两月的李春林为舜城村把准了致贫 “病因”,并下了一剂“良药”。

  开设义诊惠及百姓

  在鄄城县卫生健康局和彭楼镇党委政府的支持下,李春林在彭楼镇卫生院开始了“第一书记义诊”行动。他除了做好扶贫工作外,每周三都会出现在彭楼镇卫生院为老百姓“义诊”。

  “在诊治中,凡是贫困户一律免收诊断费,我也尽量做到能用针灸的就不开药,能用中医小药方的就不开名贵药。”李春林说。

  听说镇里卫生院来了个医术高明的“中医书记”,而且还免费看病,免费送自己研制的治疗疼痛的中药面,一传十,十传百,来就诊的患者越来越多。

  “每周三清晨诊断室前就会排起长长的队伍,后来人实在太多了,实行了限号,但是只要人来了,不管多晚,李春林都会看完最后一个病号再下班。”彭楼镇卫生院院长李新愿说。

  仅仅靠每周三的“义诊”远远不能满足老百姓看病的需求,李春林在完成扶贫工作的基础上,又挤出半天时间,在鄄城中药材产业园开设了一个诊室。

  李春林在走访工作中都会随身携带银针,遇到患者随时诊疗,这样一些卧床不起或行动不便的村民,在家中就可以得到李春林的治疗了。有时候,李春林还会给村民们普及中医知识,教他们一些简单的养生常识。

  “这样即解除了患者的病痛,又拉近了与群众的距离,更加有利于我开展驻村扶贫工作了。”李春林说。

  对口帮扶薪火相传

  “舜城村紧邻全省唯一一家国家级中药材市场,中药产业可以作为村子经济重要增长点。”李春林说。根据村里的优势李春林先后积极协调引进800余万元资金用于精准扶贫,引进中药材“水肥一体化”高效特色农业发展平台等十余个项目,积极协调争取山东中医药大学及其附属医院与乡镇签订长期对口帮扶协议,联络举办多次大规模中医药产业相关义诊、讲座、培训。

  而李春林自己也非常注重对当地中医的培养,为了在他回济南后,老百姓还能像现在这样看得起病,他经常开设中医讲堂,把自己的所学教给当地医生。彭楼镇卫生院的医生石蕾玉就是他其中的一个学生,别看她刚学没多久,“望闻问切”做起来已经有模有样了,而且诊断的还很准确。

  “中医药学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中华民族的瑰宝。尤其是舜城村守着这个产业,所以更应该将中药发扬光大。”李春林说。同时,为响应全省医养结合重点工作要求,李春林为舜城村新建养老院、村卫生室,修缮村内道路2.95公里,全村硬化率100%,安装太阳能路灯74盏,修建下水道423米,危房改造15间,修缮村级活动场所、健身设施若干,建成覆盖周边7个村子的幼儿园1所。

  目前,舜城村生产生活条件都有了明显的提升,李春林也圆满完成了扶贫任务。

   

责任编辑:张广辉

相关新闻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