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530-5122000

通讯员qq群:162622105

大众报业集团主办

首页 > 菏泽财经频道 > 财经纵览

调控物价还需纠偏货币政策

2011-09-13 17:04:00 作者:刘先云  来源:人民网
最近猪肉价格未见回落,而部分蔬菜和鸡蛋等食品价格再次冲高,又一次引起了人们对物价上涨的关注。就调控物价而言,首要的政策工具自然是货币政策。笔者以为,由于货币政策的偏颇和我国金融系统存在固有缺陷等原因,导致了今年以来紧缩货币政策并未取得十分明显的效果,相反还产生了部分诱导物价上涨的因素。

      最近猪肉价格未见回落,而部分蔬菜和鸡蛋等食品价格再次冲高,又一次引起了人们对物价上涨的关注。就调控物价而言,首要的政策工具自然是货币政策。笔者以为,由于货币政策的偏颇和我国金融系统存在固有缺陷等原因,导致了今年以来紧缩货币政策并未取得十分明显的效果,相反还产生了部分诱导物价上涨的因素。

      首先,货币政策中以存款准备金率为代表的数量型工具使用频率较高,而利率为代表的价格工具使用偏少,这种政策组合一方面没有很好地抑制投资与总需求,另一方面还导致了总体的投资效率降低,可能会助推物价上涨。

      虽然今年央行3次加息,就全球范围而言,我国利率已处于较高水平,但相对于国内较高的物价涨幅而言,资金的使用价格(利率)仍然偏低。由于在通胀背景下,企业倾向于扩大投资,从而从实物资产的升值中获利,因此偏低的利率显然不利于抑制投资和总需求,加息对物价的调控效果并不明显。

      与此同时,长期以来的“负利率”还导致储户的存款缩水,因此老百姓而只能采取存款搬家的办法实现保值增值,这使得大量的民间资本和地下钱庄游离于正规金融体系之外。由于目前社会总体流动性仍然十分充裕,即便通过数量型工具回收部分流动性,社会融资总额依然偏高,流动性过剩问题难以解决,而且居民投资渠道过窄客观上还推动了投机炒作的盛行,加剧了物价调控的压力。

      其次,在数量型工具方面,今年央行一再提高存款准备金率,使之达到了历史最高位,但由此带来的资金配置效率低下等问题却比较突出。在信贷投放紧缩、利率扭曲的背景下,企业获得信贷的能力,并不完全取决于企业的经营状况与业绩,而是与企业的所有制形式、规模、个人关系等有密切关系。不少报道已经显示,部分主业不精的企业不仅通过银行和资本市场获得大量融资,而且扮演“倒爷”的角色,通过委托贷款等形式谋取巨额利润。

      资金配置的错位,一方面导致了部分投资效益偏低的企业获得了大量资金,因而降低了全社会的总体投资效率,总体生产成本必然提高,因此导致物价进一步攀升。资金的错配,还导致了部分企业被迫接受利率较高的委托贷款、民间借贷等,而这些非正规渠道的融资成本极高,民间借贷年利率普遍已达20%—30%,甚至更高。高昂的融资成本无疑大大增加了企业经营负担,由此导致了产品成本的提升和价格的上涨,其恶果最终由全社会承担。与此同时,民间高利贷还会导致企业融资出现逆向选择——越是高风险的行业和企业越是倾向于通过民间借贷融资,而经营稳健的企业反而不敢借助于民间借贷。这种逆向选择也可能会导致资金的错配和投资效率的降低,因而加剧企业投资风险和金融风险。

      货币政策中存在的偏差,已经使得流动性总量控制效果并不理想,资金配置效率偏低,部分企业融资成本畸高,这些因素都或多或少影响了货币政策的调控效果。

      笔者以为,要解决上述问题,当务之急是通过适当加息、采取保值储蓄等措施,迅速扭转负利率局面,促使资金逐步沉淀,提高资金配置效率。此外,政府还应该尽快鼓励与规范民间小额贷款公司发展,加大正规渠道的资金供给,并强化对债权人权益的保护,让民间资金的利率逐步回归合理区间,降低部分企业融资成本和经营风险。

     

    (责任编辑:刘嵩岳)


相关阅读: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

 

网友热帖

重磅专题

记者调查

论坛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