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5月20日 星期二

新闻热线:0530-5122000

通讯员qq群:162622105

大众报业集团主办

首页 > 菏泽新闻

菏泽:“350兆数字集群系统”引领警务新模式

2013-01-29 17:31:00 作者:李 亚  来源:大众网
在任何时候,任何地点,民警不再是“一个人在战斗”,350兆数字集群系统实现了“一点触控、全网响应,一机在手、全警联动”。近日,菏泽市的350兆数字集群系统被评为2012年度山东公安科技进步应用技术成果二等奖。

        大众网菏泽1月29日讯(记者 李 亚)在任何时候,任何地点,民警不再是“一个人在战斗”,350兆数字集群系统实现了“一点触控、全网响应,一机在手、全警联动”。近日,菏泽市的350兆数字集群系统被评为2012年度山东公安科技进步应用技术成果二等奖。

        去年以来,菏泽市公安机关把科技强警摆到突出位置,强力推进350兆数字集群系统建设,以数字信号无缝隙覆盖城乡为支撑,在全警深度应用上狠下功夫,有效提升了动态化信息化条件下的应急指挥和快速反应能力。

        

        从模拟到数字,先进理念催生无缝隙覆盖

        

        多年来,菏泽公安机关一直使用的模拟集群因其覆盖范围小、信号质量弱,一度制约了警务工作的顺利开展。面对当前违法犯罪活动日益智能化、流窜化、职业化的新趋向,菏泽市公安局党委意识到以快制快、以动制动,建立一个反应快、质量好、覆盖全的数字通信网络,是破解难题的有力抓手。

        “始终紧跟科技发展步伐,公安机关才能在动态化信息化条件下真正掌握主动权,目前在菏泽,当务之急是要建立覆盖城乡的350兆数字集群系统建设。”菏泽市公安局局长单立新一语中的,坚定了全警抓科技用科技的信心。

        350兆数字集群系统建设在菏泽市迅速铺开,调研、论证、选点、布局、安装、联网……数字集群的27座基站29条链路先后建成,语音通话、短信息、GPS定位、WAP查询、调用地图指挥调度等功能相继投入使用;紧密结合实际,科学统筹110接处警、大型活动、重要安保和应急处突4大场景,分类型分层次制订细化了通信组网方案。

        一位在公安科技战线上工作多年的专家感叹:“没想到信号覆盖那么全,没想到组网策略那么细,没想到应用程度那么广,菏泽的350兆数字集群系统在全国都是少有的。”

       

        从盲人摸象到耳聪目明,科技引领警务模式转型升级

       

        过去不敢想更不能做的事情,现在通过科技的力量变成了现实。而菏泽市的350兆数字集群不单单应用在了110接处警中,在安保活动中民警是否按时到位,社区民警是否开展工作等,只要打开电脑,利用350兆数字集群系统“点击指挥,看图作业”,所有的警务活动轨迹一目了然。

        2012年8月12日14时35分,菏泽市公安局110指挥中心接到报警:2名嫌疑人驾驶红色摩托车,在牡丹体育场附近抢夺一妇女挎包后往西逃窜。接警后,市局指挥中心立即通过350兆数字集群无线调度台,将110、交警、公安检查站等动态重组为一个临时通话组,并利用卡口功能向案发地方圆5公里内的所有电台发布警情通报短信,围追堵截犯罪嫌疑人的天罗地网瞬时形成。10分钟后,在各警种通力协作下,在220国道纸坊公安检查站将犯罪嫌疑人成功抓获。

        一点触控,全网响应;一机在手,全警联动,这是菏泽充分发挥350兆技术支撑作用、实现对违法犯罪精确打击的一个典型事例。

        据了解,菏泽警方自去年以来推行“点对点调度、扁平化指挥、可视化监督”警务指挥模式改革,充分发挥了350兆数字集群系统的技术支撑作用,通过与警务地理信息系统、110接处警系统、GPS定位系统的配合应用,在接处警工作中按照“就近出警、先期处置、全网响应、合成作战”的原则,第一时间就能形成集打、防、管、控于一体的警情处置链条,真正提升了动态化信息化条件下的基层基础工作水平。

        2012年,菏泽市公安机关的数字集群系统发挥了重要作用,先后为683次大型警务活动提供通信保障,协助破获刑事、治安、交通肇事逃逸等案件1200余起,挽回各类经济损失近千万元。

        菏泽市公安局指挥中心指挥调度室主任王永杰告诉记者:“350兆数字集群系统的全警应用,使我们能在第一时间上传下达,第一速度协调联动,指挥调度的效率明显提升。”

     

    (责任编辑:刘嵩岳)


新闻热线:0530-5122000 新闻邮箱:dzwhzjzz@126.com

相关阅读: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

 

网友热帖

重磅专题

记者调查

论坛热帖

关于我们 - 报业集团 - 版权声明 - 广告业务 - 业务拓展 - 人才招聘 - 联系方式
Copyright (C) 2001-2013   dzww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大众报业集团主办 Email:webmaster@dzwww.com 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音像制品出版许可证
鲁ICP备09023866号 新出网证(鲁)字02号 网络视听许可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