菏泽定陶建起1120个“扶贫大棚”助农脱贫

2017-03-22 09:47:00 来源: 新华网 作者: 颜文珠 王浩勇

  每天上午7点到11点、下午2点到6点,是山东省菏泽市定陶区马集镇朱楼村贫困户秋明华的固定“上班点”。说起如今的生活,50岁的秋明华难掩内心的激动:“没想到俺也和城里人一样上起了班,到点上班,到点下班,工资还一天一结。”秋明华之前一直打零工,收入有一天没一天的。自从去年开始,定陶区在他们村建起了扶贫大棚基地,作为贫困户的秋明华也算有了稳定的收入,日子也越来越好过。

  秋明华的变化,也是定陶区大多数贫困户真实的写照。近年来,定陶区通过积极探索,确立了“产业+扶贫”推进扶贫大棚基地建设的发展路子。定陶区原是农业大区,农民有种植大棚蔬菜的传统,根据这一实际,2016年,定陶区整合各类涉农资金5600万元,以每个大棚补贴5万元的方式,建起了1120个扶贫大棚,实行“折股量化、固定分红”,按照 “空壳村”每村分配扶贫大棚6个、“薄弱村”每村4个、“一般村”每村2个的标准,分配至全区295个非山东省定扶贫工作重点村。

  为了确保扶贫大棚基地正常运转,定陶区以茗嘉兴、荃富、瑞麟等16个有实力、有能力、有信誉的专业合作社为依托,实行“合作社+基地+农户”的管理模式。合作社统一技术、统一管理、统一销售,并按照“一棚带一户”的方式,每个大棚至少带动1名贫困人口务工,解决一户贫困户脱贫问题。

  马集镇白菜王庄扶贫大棚基地刚筹建时,该村62岁的贫困户柴学堂就踊跃报名,成了第一批扶贫大棚的经营主体。“我虽然年纪大了点,可以前种过大棚,会管理,以现在的大棚收益,自己脱贫绝对没问题,还能帮助其他贫困户,就算哪天我不能干了,找人干,心里也高兴。”政府补贴5万元,贴息贷款2万元,儿女们又凑了点,柴学堂就建起了属于自己的蔬菜大棚,老两口别提多高兴了。9月底建好棚,到12月份第一茬茄子上市,总共卖了1.3万元,柴学堂率先脱了贫。

  为确保扶贫大棚正常运转,定陶区12镇街与合作组织签订合作协议,从建设大棚当年起,连续15年,每年镇街财政按照10%的比例每棚提取5000元固定收益,一部分以分红的方式发放给贫困户,用于贫困户政策兜底后的再兜底,另一部分用于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提升村“两委”为群众办实事的能力。在2016年,全区295个非山东省定扶贫工作重点村分红收益560万元,每村平均收益1.9万元,其中用于公益事业投入340万元;全区2454户贫困户扶贫大棚收益分红220万元,户均受益900元,切实提升了贫困户的收入,实现了政策保障后的再兜底。

  “基地现在共吸纳周边村贫困户200余人就业,人均月收入在1500元左右,合作社依靠政府资金发展壮大了,贫困户依靠合作社实现了脱贫,这是双赢的好事。”茗嘉兴农作物专业种植合作社理事长马雪芹介绍说。

  “俺年纪大了,身体又不好,出去打工也没人要,现在扶贫大棚建到俺村上了,俺在这里偶尔打打零工,年年还给分红,干起活来也有劲。”滨河街道办事处马纪庄村贫困户牛作云说。

  据定陶区扶贫办主任吴斌介绍,2016年,定陶区全区脱贫13138户、36907人,全区367个行政村全部实现了年集体收入3万元以上。扶贫大棚最大的优势在于既能帮助贫困户的脱贫,又能增加村集体的收入,村里有钱了,很多问题就能迎刃而解。(完)

责任编辑:张媛媛

相关新闻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