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上层“楼” 菏泽百万人“安居梦”逐渐实现

2018-03-16 19:23:00 来源: 大众网 作者: 潘涛

中华世纪城小区内打出“欢迎业主回家”横幅

两馆小区去年9月交房,市民陆续回迁,居住环境得到翻天覆地的变化

  大众网菏泽3月16日讯(记者 潘涛)目前,菏泽城区改建、棚户区改造正如火如荼地进行。2017年,菏泽市棚改涉及18.2万户、近70万人,圆满完成“2015—2017年”棚改三年规划。今年,菏泽市又启动了“2018—2020年”新三年棚改规划,25万套棚户区改造任务将按照“全市两年基本完成,‘三区’一年基本完成”的要求全力推进。

  在新三年棚改规划中,2018年,菏泽计划改造12.7万套,在棚改工程稳固推进的同时,菏泽城市“城不像城、村不像村”的面貌也正紧跟棚改的实施得到改善。在棚改大潮中,回迁安置房的建设,牵动着众多拆迁户居民的心,也是菏泽市委市政府着力推进的“安居梦”重点部分。近日,大众网记者对菏泽回迁房的建设情况进行深入调查。

  “燕归巢” 回迁幸福感逐渐蔓延全城

  阳台上放着两盆绿萝,全新的空调、沙发等家具有序地陈列在客厅,一台32寸的液晶电视正在播放着动画片,梁运朝坐在沙发上哄着小儿子看节目,厨房内抽烟机“呼呼”地运作着,妻子黄素玲正在做拿手好菜酸菜鱼。“大儿子一会就回来了,准备做一桌好菜全家庆祝乔迁新居。”黄素玲哼着小曲做着菜。

  去年9月份,两馆小区回迁房一交付,他们家就在第一时间内办理回迁手续,入住了新房。“三室两厅,一厨一卫,110平方米,特别敞亮,而且整个小区内绿化面积大,还有大型的地下车库,两个孩子每人一间房,来个客人还可以住得下,这才是真真切切的城市生活。”梁运朝激动地说。

  而在几年前,梁运朝家住菏泽大剧院对面的“城中村”仓房社区,进“村”就是曲折泥泞的小路,车辆难以通行,三间年久失修的小屋,昏暗的白炽灯,再加上生活设施不完备、卫生条件脏乱差、无燃气、无集中供暖等诸多问题,“‘身在城中不知福’,一家四口住着是特别心累。”梁运朝告诉大众网记者。

  早在几年前,菏泽的经济社会发展逐渐迈上了“快车道”,但城市建设却迟迟跟不上的尴尬处境制约着城市的发展,“城中村”基础设施建设的落后,严重影响着市民的城市生活质量。而在菏泽城市改建和棚户区改造的背景下,两馆小区梁运朝的回迁新房,生活环境和质量的提高,也只是菏泽回迁“大军”的一个缩影。牡丹办事处国花嘉园正在验收交房,丹阳办事处中华世纪城的的住户正在回迁装修新房……一大批回迁户将摆脱城中村“身在城中不知福”的困扰,梁运朝的新居幸福感也将在更多回迁户“上楼”后蔓延全城。

  规模拆迁正当时,更有“质感”的幸福触手可及

  丹阳办事处都庄社区是菏泽市区首个规模改造,建设回迁房的“城中村”,11年前,该社区全部回迁完毕,一夕之间告别破旧小屋,干净敞亮的居民楼让村民生活质量“爆表”。而如今,该社区已经获评省级文明社区。3月14日,几名老年人坐在文化中心广场分享着社区送温暖活动中领到慰问品的喜悦。该社区一工作人员向大众网记者介绍,每逢传统节日都会对老年人进行慰问。而在该小区的中间位置,文体中心楼房里还设置了图书馆、棋牌室、电影院,每逢周六周日对村民开放。“搬进来有10年了,日子是越过越好。”60岁的高庆荣兴奋地说。消夏晚会、逢年过节的慰问,这在回迁之前更是她想都不敢想的。

  这边是回迁“大军”接连搬进新房,那边棚户区的拆迁还在紧锣密鼓地进行。从总量看,今年菏泽市棚改涉及12.7万套。

  “虽然在旧贸市场干了大半辈子的二手家具交易,很是不舍,但这里的居住、经营环境实在太差劲了。”在黄河路旧贸市场,张华谊站在自己家刚被拆除的房屋废墟上对回迁房的美好生活充满了向往。但眼下面临的第一问题是解决居住,张华谊选择了签订拆迁安置协议,这就意味着在回迁房建设期间,他和家中老少6口人需要租房居住。“现在全市租房价格也都在飞速上涨,并且还很难找到心仪的地理位置,看着别的回迁小区,真希望自己也能早日住进干净敞亮的楼房。”张华谊踢了踢脚边的碎砖块,对尽早回迁的急切渴望溢于言表。

  当下,走在市区的大街小巷,很容易看到正在拆除的棚户区,菏泽市委市政府明确提出,2020年将全面完成连片棚户区改造,彻底改善群众居住条件,涉及的近百万人也像张华谊一样,翘首以盼着更宜居的菏泽城区。

  群众参与回迁房建设,“为民”理念贯穿始终

  100平方米、120平方米、160平方米,回迁房建设之前先将拆迁户的选择意愿统计出来,根据拆迁户选择情况规划建设,菏泽市丹阳办事处对回迁房采取了更贴近民意的规划方法。除此之外,为便于管理回迁户,该办事处将回迁房规划成独立小区,并且在7个整体拆迁的村里分别选出群众代表,对回迁房建材选用、施工全程监工。“建设标准与周边商品房标准一致,并且村民可根据拆迁面积按照1.2:1的比例进行商业房的置换,能够解决部分村民生意经营难题。”菏泽市丹阳办事处党委书记朱家福对大众网记者说。

  如果说居民楼是“硬设施”,那么配套的基础设施和优质管理就会丰富回迁户的“软生活”。为了留存旧村居民的生活印象,丹阳办事处在旧村拆迁之前对每家每户的居民进行了拍照留念,并做成了一套旧村生活影集,在回迁新居后将分发到每户,留作维系邻舍关系的纪念。

  大众网记者进入中华世纪城的大门,“欢迎业主回家”的条幅便映入眼帘,市民李静指着楼体从1层数到自己家的第9层,“要搬进新家了,终于结束了好几年的租房生活。”激动之情难以言表。

  小区内,宽敞的房间距、一排排常绿树木和葱茏的绿化带显得朝气蓬勃。“水、电、暖、气、宽带、太阳能,配套设施应有尽有。”李静掰着手指头向大众网记者说道,“附近就是开发区实验小学,以后我两个孩子上下学就不用接送了,我自己也就可以找份工作挣钱了。”

  装配式建筑、绿色建筑和基础设施配套,是菏泽市以市民“衣食住行、生老病死、安居乐业”为中心发展城市的体现。对回迁房的规划建设,和对小区管理、服务的要求,再次体现了全市在回迁房建设中“为民”的理念。

责任编辑:丁厚勤

相关新闻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