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湖故事》第三期:老绅士与杨湖酒

2018-11-21 18:46:00 来源: 大众网 作者: 蒋培

李延国老师参加由中宣部、中国作协举办的《根据地》研讨会

李延国老师和马瑞芳老师相聚菏泽,谈他创作《根据地》的感受

李延国老师在杨湖酒庄参加石耿立先生的作品研讨会

本文作者盛红娟的个人公众号 

  在中国,每个人都会讲上一段关于酒的温暖故事。在鲁西南,伴随着独特的感官体验,很多人的“酒故事”都指向了杨湖。不仅在菏泽这座城,还有更远的地方,有太多人沉醉于这酒香,迷恋这味道,留下这故事。

  自11月10日起,大众网推出系列专题报道《杨湖故事》,开启一场味道之旅,以“还原一杯真实的中国白酒”。今天推出第三篇《老绅士与杨湖酒》,作者盛红娟,菏泽职业学院副教授,中国散文学会会员。今天故事的主人公是李延国老师,1943年出生于山东烟台,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国家一级作家,原山东省作家协会副主席、党组成员,曾任中国报告文学学会副会长。

  □整理:蒋培

  靠谱的男人,从前叫绅士,现在叫暖男。

  著名报告文学作家李延国老师,就是这样一枚超级暖男,文艺叫法:绅士。

  提起李延国老师,很多人的第一反应是他的名作《中国农民大趋势》《在这片国土上》等,不过现在恐怕得说《根据地》啦。这部震撼人心的长篇报告文学,就诞生在菏泽。

  李延国老师和菏泽缘分很深,他对菏泽的感情,不亚于故乡烟台。他在这里写了《穆铁柱出山记》《半个世纪的求索》等报告文学和电影《高中锋和他的矮教练》;他在菏泽有马惠亚、毕德利等相知多年的老友,更重要的是,他的老伴是菏泽人,用菏泽土话来说,他是菏泽的“客”。而他也没有辜负这一荣誉称号,跟大都数菏泽人一样,有一只朴素的胃袋。每每说起各种菏泽小吃,诸如烧饼、胡辣汤、水煎包、烧鸡等等,都如数家珍兴致盎然。而他最钟爱的,还是香喷喷的小米粥,百喝不厌。

  李延国老师常来菏泽小住,以半个菏泽人自居。创作《根据地》时,他更是在菏泽宅了大半年,勤奋写作之余,偶尔和朋友们小聚,对他而言就是难得的放松了。

  李延国老师平素不喝酒,但他和杨湖酒的一段故事,任谁听了,都会给他一个大大的赞。

  那是前年初冬,李延国老师从烟台老家返回菏泽,同行的还有李老师的五个朋友。他们此行要去参观菏泽烈士陵园和冀鲁豫边区革命纪念馆。

  他们一大早从烟台出发,坐高铁到济南,再坐火车到菏泽。马不停蹄赶到菏泽后,立刻去了新建的烈士陵园,看到暮色四合才回来。晚上,李延国老师的一位菏泽朋友请大家吃饭,喝的酒是泸州老窖,李老师没说啥,招呼大家吃好喝好。后来我才知道,此前这几个朋友来过菏泽,喝了菏泽本地的杨湖酒后赞不绝口,回到烟台还时常念叨,李延国老师就默默记在了心里。这次没请人家喝上喜欢的酒,李老师心里就有点遗憾。

  第二天一早,李延国老师的5位烟台朋友又去参观冀鲁豫边区革命纪念馆,然后他们就要赶中午11点多的火车返回烟台。可怎么精打细算时间都不够,订好的午餐自然没法吃了,后来又说去吃快餐,也因时间太紧取消了。我以为,这伙人只能在火车上吃那寡淡的盒饭了。

  可是李老师却想了一个两全其美的法子。李老师说,让几位本地朋友陪同客人们参观纪念馆,他就不去了。我想他肯定是连日奔波太劳累,要趁这功夫休息一下。没想到他根本没闲着,先去宾馆餐饮部,预定了5个人的午餐:按朋友的口味点了4个菜,外加菏泽特色烧牛肉和酱菜。李延国老师让人家做好打包,11点准时送到宾馆前台,这样朋友们就可以在火车上从从容容地享用地道菏泽味了。

  然后他又去了酒店一楼的小购物中心,买了8瓶杨湖酒当礼物,如何分配说得清清楚楚,就差拿个小纸条写清单了:来的朋友5人每人一瓶;烟台还有个朋友临时有事没来,给他捎2瓶;火车上大伙午餐,有菜没酒多不尽兴,因此特意多买一瓶,当场喝掉。

  想得够周到的吧?先别忙着点赞,李延国老师马上要放大招:火车上有酒没有酒杯咋办?他又去了小购物中心,这回看中了一套茶具,很精致的功夫茶杯,细腻的青花骨瓷,当然也可以当酒杯咯。一番讨价还价,他花100块买了6个,附带一个茶壶。

  为什么买6个?李延国老师解释说,火车上晃来晃去,不小心打碎了一个怎么办?多一个留着备用。

  最后,李延国老师还给他们带了一盒心相印纸巾。

  不知你们听了感觉如何,我反正是呆住了。男人细心起来,这份妥帖周到,女人真是望尘莫及,分分钟被甩了几条街呀。

  也有的朋友觉得李老师多花冤枉钱了,干嘛在酒店的小超市买东西,菏泽这么多朋友,哪个不能替您跑一趟啊?可李老师说,时间太紧了,来不及。

  其实,他平时就这样,自己能做的,就不愿多麻烦别人。

  李延国老师军旅出身,至今仍保留着军人的严谨和雷厉风行,70多岁的人了,做事比年轻人都利索。他平时惜时如金,绝大部分时间都用来工作。以前只知道他对家人体贴备至,算得上标准暖男,没想到照顾起朋友来,居然也如此细致入微。

  每次他来菏泽,总要张罗着先请客,几个朋友都过意不去,但又拗不过他。第二次他又要请,我们就坚决不答应,扬言不吃,他勉强同意轮流做东。但问题又来了,他请客时,桌上必定是有鱼有虾,扬言要大吃大喝,说不能亏待自己的胃;待到该别人请了,他又说要吃得清淡些,点的多半是油菜豆腐。我们死活不同意,他只好加菜,可也简素得很,不是炒秋葵,就是拌苦瓜。

  李老师年轻时是个颜值超高的大帅哥,如今虽已满头白发,依然腰背挺直风度翩翩。只要不是写作状态,他总是笑眯眯的,说话慢声细语,温和得像弥勒佛。

  我跟李老师开玩笑,说他跟杨湖有缘,要不是买酒,我们怎能见识他这教科书般的绅士做派?我跟他约定,等他再来菏泽,除了小米粥,还要请他喝杨湖酒。

责任编辑:王爽

相关新闻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