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力文化扶贫 黄店镇西台集村优良家风代代传

2018-11-22 17:51:00 来源: 大众网 作者: 苏龙生

 

西台集村举行的戏曲下乡活动

  大众网菏泽11月22日讯(记者 苏龙生)每当农闲时候,菏泽市定陶区黄店镇西台集村村委会文化广场上,总会华灯璀璨,人头攒动,不同主题的联欢晚会接连上演,而晚会的幕后“总导演”,则是省派第一书记王庆波。两年来,王庆波带领村中干部抓家风、抓传承、弘扬优秀文化。而文化脱贫,已然成为王庆波鼎力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战略工作中的一个缩影。

  孝亲:西台集村有条“孝贤巷”

罗传菊老人四十年如一日照顾患病公公,已经传为美谈

  “秋风起,秋天凉,咱啦个儿媳美名扬。这儿媳今年近七十,伺候公公比儿强。”近日,齐鲁电视台《拉呱》栏目报道了定陶区黄店镇西台集村罗传菊老人孝老爱亲的事迹,一时成为美谈。提起罗传菊老人,在附近十里八乡可是家喻户晓。

  罗传菊今年70岁,自上世纪六十年代嫁到西台集村,一直孝敬老人、勤俭持家、相夫教子,里里外外料理家庭。40年间,她无微不至地照顾双目失明的公公司培海一事,让人感动不已。今年司培海老人已95岁高龄,衣帽整洁,神态安详,在儿媳罗传菊的照料下,享受五世同堂的天伦之乐。

  罗传菊的事迹,感动了很多人,她先后被评为黄店镇“孝老爱亲”道德模范、定陶区2017年度十佳道德模范,2018年度菏泽市十大孝星。为表彰罗传菊的感人行为,2017年,在王庆波倡导下,西台集村党支部召开专题会议研究决定,专门为罗传菊老人所在的小巷子新铺了道路,并命名为“孝贤巷”。

  在王庆波看来,近年来,西台集村像罗传菊一样的好媳妇、好邻居、好妯娌不断涌现,得益于西台集村党支部每年一次开展“传承优良家风--孝老爱亲、爱岗敬业、诚信经营”道德模范评选和“好媳妇、好婆婆、好妯娌、好邻里”等命名活动。当如今,西台集村有80岁以上老人近百人,成了远近有名的“长寿村”“孝善村”。

  王庆波介绍,为了进一步弘扬孝亲文化,近年来,西台集村利用多种形式,对模范人物大张旗鼓的表彰奖励。“通过制作‘四德榜’、组织文艺演出队入村宣传、文化墙宣传、入户走访、开办讲习所宣讲等多措并举,广泛宣传他们的光荣事迹,鼓励儿女们回乡创业尽孝。营造了比学赶超、孝老爱老的的良好氛围。”王庆波说。

  忠诚:留住红色记忆

  黄店镇西台集村位于菏泽市定陶区店镇东南部。建村650余年来,西台集村名人辈出,乡风淳朴。目前,全村人口3600多人,耕地6500亩,其中党员96名。

  “60多年前的隆冬,就在西台集村西门外打了一场大仗。”今年已经94岁的何淑三老人,对发生在村中的硝烟过往,记忆犹新。何淑三老人介绍,1947年15日至16日,刘邓大军第一、二、七纵队在西台集村广大群众的有力支持下,英勇奋战,歼灭俘虏敌整编第68师6000余人。每每说起60年前的故事,村头巷尾闲聊的老人很快聚成了一大堆。

  2017年初,王庆波来到了西台集村。面对党员队伍老化、年轻人多外出打工、村集体没有稳定收入、党支部基础工作薄弱、党员作用发挥不明显等一系列问题,王庆波集思广益,每日步履匆匆。

  基层党建如何抓?如何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建立起一支不走的工作队?在兖矿有着近10年档案管理工作经验的王庆波眼前一亮:立足西台集村何姓人口多、名人辈出、故土情怀重的优势,把弘扬时代精神、留住红色记忆、继承红色基因,记住乡愁、发扬优秀的家风文化作为工作的突破口。此举一下拉近了党员群众的心。

  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西台集村历史悠久,既有着在解放战争取得战斗胜利的红色记忆,何氏家族也有着精忠报国、拥军支前、勤政为民的红色基因。既有史称“铁面御史”,巡视之处令贪官卸印而逃的先人何尔健,还有被毛主席称为“真正代表了民意”为北平和平解放不懈努力的爱国民主人士何思源等人。古往今来,西台集村人无论居官为民,普遍重家教、严家风,历经百年,代代传承。

  牛玉梅是西台集村女工老干部,自嫁入西台集村,巾帼不让须眉,在生产一线入党。现在年逾百岁,身体也不再硬朗,但坚定的党性始终未变。多年来,她从未缺席过一场党员大会。她坚持用党风育家风,言传身教,成了名副其实的“模范党员之家”。

  曾参加核试验部队的退伍军人何茂亮“八一”前夕写出回忆录,回忆在部队的光辉岁月,表达对党的忠诚和感恩之心,立志保守党的秘密,时刻听从党的召唤----。全村党员干部队伍风貌焕然一新。

  抓党建建章立制、激活力丰富载体。在王庆波的带领下,村党支部一班人,争取资金25万元,多方查找资料,系统整理了西台集战斗相关文献资料和历史照片,绘制“爱家报国”专题文化墙,修建了“思源”亭。从规范三会一课、扩建党的宣传阵地入手,组织“五型五星”党支部党员竞赛,开展宣扬党的光辉历史,弘扬时代精神,讴歌时代先锋系列活动。

村中修建的加工车间,村民在家门口有了致富门路

  目前,西台集村修建了7千米水泥道路硬化、255盏路灯、85口生产机井、覆盖全村的治安视频监控、亿斤高产良田大改造、20MW的光伏发电项目、U型下水道管项目、新建服装加工扶贫车间------全村党员干部人人肩上有指标,担负政治引领和发展经济双重责任。短短2年时间,西台集村人精神风貌大变样。支部强了起来、能人忙了起来,群众富了起来。如今西台集野生深水大鱼、放养大鹅蛋、有机采摘西红柿、晚秋蜜桃成为全村群众发展致富的四大宝,吸引着全区内外十里八乡的客人来乡村旅游做客。

  “海晏河清逢盛世,万事家风沐后人”。红色记忆铸造信念,红色的基因培育忠诚。弘扬红色经典,继承优秀的家风文化,并赋予时代内涵,继承发展,历久弥新。一个个党员就像一颗颗种子,在群众心中生根发芽、开花结果。广大群众饮水思源,众志成城,投身乡村振兴主战场。

  和美:乡村文明在行动

  初冬的西台集村,繁忙的秋收后又恢复了往日的安寂。但在村西新建的文化广场上,人头攒动,一片生机。欢快的秧歌扭起来,铿锵的竹马跳起来,一台台乡村大戏唱起来。

  “西台集村,南部莅临古柳河,地势低洼,星罗棋布大小坑塘15个,水面近200亩。”西台集村党支部书记何芳金站在广场上,一边指挥着绿化布置,一边介绍说,“这儿原本是个低洼潮湿的沼泽地,杂草丛生,淤泥蚊蝇滋生,曾经作为全村的垃圾掩埋场。”历史上因为村民取土盖房,生活污水排放等原因,很多池塘失去了原来的模样,在村子西侧慢慢形成了一个近11000多平米的污泥沼泽地。几十年来,就这么荒废着,影响着村容村貌,相反,群众却没有一个像样的文化活动场所。

西台集村修建的休闲凉亭

  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在王庆波提议下,西台集村两委会多次召开会议,集中资金30万元,下定决心全面推进城乡环卫一体化,改造旱厕和危房。同时对全村池塘进行整治,变废为宝养鱼承包,动员党员群众上百人,兴建群众文化广场,还群众一片净土。经过近1年的不懈努力,新建下水道5600余米,基本解决了全村11条街百余条胡同的防涝排水工作。6000平米的湿地文化广场基本完成,成了全村群众休闲锻炼的好地方。

  “我们一定向罗传菊奶奶学习,好好学习,孝敬好爸爸妈妈。”西台集村五年级学生何蕊说。如今,“优良的家风代代传”走进了西台集村小学的课堂,学校每周都举办以传统教育为主题的班会。为了让西台集村的优良家风文化发扬光大,王庆波和村两委一班人筹资25万元,重修了何氏祠堂。成立红白理事会,整理制定村规民约,编印《走进西台集,优良家风代代传》宣传画册5000份。先后组织《三代人》《玫瑰缘》《移风易俗》等文艺演出活动20场次。每月组织2场公益电影。

西台集村中的小孩儿进行文艺汇演,传承传统文化

  “水源木本承先泽,春华秋实叶归根。”在王庆波看来,家风文化既是一方水土独特的精神创造和审美创造,又是人们乡土情感、亲和力和自豪感的凭借,更是永不过时的文化资源。

  王庆波说,西台集村传承优秀传统家风文化,不断赋予家风文化以时代内涵,引导全体村民跟党走,向上向善,共圆小康梦;孝老爱亲,自强自立、团结互助,留住乡音、记住乡愁,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进而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促进乡村治理和文明和谐。为打赢脱贫攻坚主动仗和实施乡村振兴打下坚实的基础,让社会主义新农村焕发文明新气象。

责任编辑:张媛媛

相关新闻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