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全国面塑艺术创作展在山东菏泽开幕

2022-07-06 09:03:00 来源: 大众网 作者: 周琛

  大众网·海报新闻记者 周琛 菏泽报道

  7月5日,由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山东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山东省民间文艺家协会、中共菏泽市委宣传部、菏泽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等共同举办的“喜迎二十大 奋进新征程”2022全国面塑艺术创作展”在山东菏泽开幕。

  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民协主席、山东省文联主席、山东工艺美术学院院长潘鲁生,中国民协分党组书记、驻会副主席邱运华,山东省文联党组书记、副主席王世农,山东省文联党组成员、副主席姜慧,菏泽市委书记张新文,菏泽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周生宏,菏泽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陈宝华,菏泽市政府副市长曹临,以及中国民协、山东省文联有关部室、山东省民协及菏泽市宣传文化系统部门负责人和艺术家、市民代表共计80余人参加开幕式。

  “喜迎二十大——花开盛世 荣耀中华·2022全国面塑艺术创作展”是由中国文联批准、中国民协实施的“喜迎二十大”全国民间工艺精品创作展系列活动,目的是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扎实推进优秀民间艺术在全国的传播交流与合作,实现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倾力打造面塑艺术品牌。

  本次展览共入展北京、上海、河北、山西、陕西、山东、江苏、辽宁、甘肃、广西、新疆等19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150余件优秀作品。展出作品是“面塑”这项中国传统民间艺术精品的集中展示,浓缩了中国面塑的精华。作品作者既有老一辈艺术家和国家级、省级、市级非遗传承人,也有新一代面塑艺术工作者、优秀新文艺群体和新型农民合作社社员、面食品公司工人、面点厨师等。他们年龄中年长者山东莱州的孙雪堂达到76岁,为省级非遗传承人,师从其母亲,历经40多年刻苦钻研和实践,作品栩栩如生。年轻者为河南博爱的孙宝林不足20岁,是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汤派面塑第四代传承人,作品惟妙惟肖,热衷于广泛推广“非遗文化——面塑进校园”。

  记者从展览现场了解到,作品的取材也非常有讲究,有的取材于新时代美好生活场景,有的取材于红色历史文化,有的取材于中国传统戏剧人物,有的取材于自然物种,有的取材于民族民间故事等。从展览的作品特点来看,个个凸显了地方地域文化元素和生活气息,广西桂林人周林泽的作品《逍遥山水间》就取材于桂林山水及颇具桂林特色的逍遥楼,展现新时代不忘绿色发展、与大自然和谐共处的初心。新疆乌鲁木齐怀勇的作品《阿合奇训鹰》取材于阿合奇县柯尔克孜族的古老狩猎文化,展现柯尔克孜族的勇敢自信。山东菏泽人赵永生的作品《曹州记忆》取材于国家级非遗项目“曹州面人”,展示面人发展的渊源与传承脉络,等等,都凸显了民间艺术与美好生活相依相随,彰显了社会主义文艺是人民的文艺,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

  同时,在菏泽市工人文化宫举办了“民间艺术的当代创新与发展”专题培训班,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教授杨阳做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当代应用”讲座。与会嘉宾还参观了菏泽市张得蒂雕塑馆、菏泽市地方戏曲传承展示中心、菏泽市民俗馆暨面塑展览厅、菏泽高新区马岭岗镇穆李村曹州面塑艺术馆、面塑艺人工作室,并到穆李小学调研面塑艺术进校园情况。随后,还参观了菏泽市博物馆。

  据悉,山东菏泽面塑历史悠久,所存菏泽的清朝所撰“沐恩”碑碑文记载,菏泽曹州面塑发展已有180余年的历史,早在2008年就被国务院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早期全国面塑三大流派“山东的李派、北京的汤派和上海的赵派”中走南闯北、颇具活跃度的“山东李派”即在菏泽高新区马岭岗一带。山东省文联、山东省民协和菏泽市委、市政府对民间艺术高度重视,提出了面塑艺术发展规划,打造区域性面塑品牌,推动乡村文化振兴,有效实现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用艺术更好赋彩人民美好生活,更好赋能城市文化发展。

初审编辑:徐德波

责任编辑:刘进

相关新闻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