菏泽市创伤医院(市六院)成功开展首例“迷你中线导管”置入术

2024-06-18 14:37:00 来源: 大众网 作者: 王文文 曾桃桃

  大众网记者 王文文 通讯员 曾桃桃 菏泽报道

  近日,菏泽市创伤医院(市六院)静疗小组组长、肿瘤科护士长李芳在B超引导下,为大面积烧伤患者成功植入创伤医院首例迷你导管。

  据了解,此患者是急诊住院患者,全身大面积烧伤,血管条件极差,留置针穿刺困难,急诊科护士长邀请李芳会诊,经过全面的评估患者后,根据患者病情及治疗方案,李芳选择迷你导管为患者进行置入,因患者前臂烧伤,李芳选择了上臂肱静脉为患者置入迷你导管,患者血管管径小,精神紧张,置入难度大,李芳凭借丰富的置管经验在B超引导下为患者一次性置入成功,解决了患者输液困难的问题。

  迷你中线导管是一种长度为8厘米—10厘米的外周套管针,具有减少外周静脉通道困难患者的反复穿刺、并发症少、预期使用时间较长等特点。它作为一种可替换的外周静脉通道器械,适用于中短期输液治疗的“桥梁器械”。迷你中线导管的操作相对简单,并发症少,使用周期长,安全性高,同时维护成本较低,是一种经济、安全的静脉输液方式。

  李芳介绍迷你中线导管技术带来输液新选择,对于短期输液、输血、急危重症过渡期或静脉血管条件差的患者非常适用,为静脉输液治疗提供新选择,普通的输液工具是不能更好的满足患者疾病治疗。此项技术发挥“一针”全程优势,最大程度减轻患者输液痛苦,让患者住院治疗期间输液更舒适便捷。迷你中线导管技术的开展可有效提高护理人员穿刺成功率,减轻对血管内膜的损伤,避免患者反复穿刺的痛苦,降低了静脉炎、导管堵塞、感染、血栓等并发症的发生几率,增加留置的时间,保证输液的安全性及护理工作的高效性,为临床输液技术拓展了新途径。

  此项技术的开展标志着医院静脉输液治疗技术水平上了新台阶,对提升静脉输液护理质量有着重要意义。目前,医院已开展B超引导下赛丁格PICC置管技术、中长线导管置入技术、迷你中线导管置入技术,输液港上臂港及胸壁港的置入术,多种输液工具能多方位满足患者不同输液需求,为患者安全保驾护航。

初审编辑:刘松

责任编辑:刘进

相关新闻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