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筝奏响曹县安乐村振兴“乐章” 小木头让村民过上好日子

2019-07-18 17:52:00 来源: 大众网菏泽·海报新闻 作者: 张迪

  大众网·海报新闻曹县7月18日讯记者 张迪)几年前,曹县楼庄乡安乐村还是远近闻名的省级贫困村,交通不便、经济发展水平滞后;而如今,这个名不见经传的小乡村,每年古筝及古琴销售额可达近千万元,村民们忙碌的身影、车间内整齐摆放的乐器半成品……处处展现着安乐村的新气象。

曹县楼庄乡安乐村的精准扶贫车间

车间内摆放的已经包装好的古筝和古琴 

  扶贫车间带动经济发展,古筝“奏响”脱贫“乐章”

  7月17日,大众网·海报新闻记者来到位于曹县楼庄乡安乐村的精准扶贫车间,800多平方米宽敞的车间内整齐的摆放着已经包装好的古筝和古琴,车间一侧还有一摞摞原材料,不少工人正忙碌着打磨木材、为古筝上弦,车间内一片热火朝天的景象。

  “2003年,我开始从事有关乐器原材料的生意,后来我发现,乐器制作的原材料、很多制作的工人都是我们楼庄乡本地的,但因为乡里没有相关企业,所以都在为别人打工,也挣不到什么钱,于是我就有了自己开厂的想法。”山东荷花民族乐器有限公司负责人高孝存告诉记者,经过一段时间的筹备,2013年,他的工厂正式挂牌,开始生产古筝和古琴。

  乐器行业资金周转期较长,回款慢,在刚刚起步时,高孝存吃了不少苦头。2017年,当时的省派第一书记李树峰帮助他申请了扶贫车间作为工厂,并为他协调了50万元的贷款,高孝存的乐器生意渐渐有了起色。

  “制作古筝是个细致的工作,一架古筝从开始到完工要经过近百道工序,传统的古筝制作需要三年时间。”高孝存说。经过和村里老人、有经验的村民交流探讨等一系列优化改进,高孝存将流程精减到4个月,工人在工厂经过打磨、雕刻、上弦等一系列流程后,一台台制作精美的古筝就走向了市场。

  据了解,荷花民族乐器公司制作的古筝不仅音质音准优秀,外部的雕艺漆饰也非常讲究。筝面雕艺漆饰不仅有精美的纹理图案,还有古人的诗词歌赋,甚至可以根据顾客爱好自由定制,获得了买家的一致好评。

  大众网·海报新闻记者了解到,曹县是全国最大的木材基地之一,有“桐木之乡”的美称。楼庄乡出产的桐木的密度小,材质较松软,有着良好的共振性,导音性非常好,是古筝等乐器共振发音面板的优选木料,全国市场90%以上的乐器发声板都来自楼庄乡,楼庄乡出产的桐木远销至日本、韩国等国家。

工人张爱连正在为古筝上弦

车间内摆放的制作古筝的半成品

  致富不忘乡亲,扶贫车间带动村民就业

  高孝存向记者介绍,目前,工厂内共有工人38名,其中大半都是附近村的贫困户,在自己工厂工作每个月可以拿到2000-3000元的工资。不仅如此,每年扶贫车间的租金,政府也会将其分发到贫困户的手中。

  在车间内忙碌着为古筝上弦的工人张爱连是一名贫困户,家中一儿一女,目前都在上大学。“孩子上学需要很多钱,之前自己在家种地,日子过的紧紧巴巴。自从来到扶贫车间工作,每月都能挣到2000元左右,解决了家里的经济压力,还能和一起干活的姐妹聊聊天说个知心话,比自己在家闷着强多了。”她告诉记者,工厂离家很近,农忙时候还可以请假回家做农活,既能挣钱,又能顾家。

  工人徐俊芹跟随高孝存工作已经7、8年时间了,谈起这份工作,她表示,现在每天可以上30多个古筝的弦,工作不脏也不累,离家近还不用外出,她在这工作非常舒心。

  开办博物馆弘扬传统文化,让孩子爱上古筝

  为了弘扬中华传统文化,传承中国民族乐器,高孝存还在菏泽学院内筹建了古筝艺术博物馆,博物馆展示古筝制作流程、演奏名家使用过的乐谱、古筝等,记者了解到,该古筝艺术博物馆将在近期开馆。“开馆后,古筝艺术博物馆就是古筝制作、展示、传承、研究的基地,希望博物院能成为游客了解古筝文化的一个新窗口,让越来越多的人了解古筝,爱上古筝。”他说。

  2018年,高孝存在村里办了古筝培训班,培养孩子们对于传统文化的兴趣,为了能让中华传统文化得到了更好的保留及传承。高孝存觉得,传统文化需要从孩子开始培养,看到村里孩子拨弄着琴弦,他内心就有一种成就感。

  如今,荷花民族乐器公司的发展让木材和乐器加工成了楼庄乡安乐村的一张特色名片,“小木头”给村民带来的收益让每个人都笑开了花。

  曹县县委宣传部主任科员郭登奎告诉大众网·海报新闻记者:“安乐村的木材制作历史悠久,之前有不少村民以小作坊的形式进行木材加工、工艺品加工,但因为经营不善、眼光不够长远等问题,并没有形成有气候的品牌。我们围绕当地优势,整合资源,建设扶贫车间,规范企业运作模式,大力扶持乡村企业,让制作优势成为产业优势,打造品牌,推进安乐村乐器制作产业持续发展,带领村民走上致富奔小康的道路。”

责任编辑:李亚

相关新闻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