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明县司法局:聚力打造“沿着黄河去普法”东明样板

2023-08-31 10:01:30 来源: 大众网 作者: 徐嘉辉

  大众网记者 徐嘉辉 东明报道

  8月29日,东明县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组织召开“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主题系列新闻发布会,东明县司法局党组书记、局长刘同军同志,东明县司法局党组成员、副局长金方同志,东明县司法局党组成员、法律援助中心主任韩保增同志,出席发布会并回答记者提问。

  东明县作为黄河入鲁第一县,在服务黄河流域新发展格局中位置重要,地位特殊。近年来,东明县司法行政部门聚力打造“沿着黄河去普法”东明样板,为推动黄河重大国家战略提供坚强法治保障。

  据发布会介绍,“八五”普法以来,东明县积极探索普法依法治理新路径,以黄河流域群众法治需求为出发点,以解决群众实际法律问题为落脚点,沿河而来宣讲黄河法治故事,随流而去传递法治好声音,努力把“沿着黄河去普法”东明模式打造成服务保障黄河安澜的法治文化品牌。

  聚焦重点强化组织保障

  2022年,东明县调整充实了县委依法治县委员会和守法普法协调小组,每年都定期不定期召开会议,专题研判守法普法领域的重大问题、重大举措、重要制度、创新试点工作等,形成了由过去的“单兵作战”转变为“协同联动”普法宣传大格局,推动普法依法治理工作组织更加有力、体系更加完善、协同更加高效。

  汇聚人才壮大普法力量

  东明县聚焦打造“排头兵”,全面强化普法队伍建设。一方面,邀请法院、检察院、公安局等单位业务骨干加入,吸纳优秀律师、法律工作者,组建了一支高素质、高水平、高凝聚力“东明县民法典宣讲团”,为开展法治宣讲活动提供了坚实人才保障。另一方面,努力提升普法队伍的法治素养,对80名普法志愿者、408名“法治带头人”及1304名“法律明白人”开展专题培训,为更好地开展普法宣传活动提供了坚实的理论支撑。

  精准普法提升宣传实效

  司法局作为“政治机关、法治部门、纪律部队”,精心打造“争当排头兵、法治做先锋”党建品牌。一是在全市率先开展“沿着黄河去普法”活动。“争当排头兵、法治率先行‘美好生活·民法典相伴’”主题宣传暨“沿着黄河去普法”活动高点启动,吹响了法治宣传助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冲锋号。二是率先启动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黄河保护法》宣传宣讲。深入开展进机关、进乡村、进学校、进家庭等“十进”活动,营造了尊法学法守法用法浓厚氛围。三是率先成立全市首个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人民调解委员会,创新打造了“黄河礼遇”(谐音黄河鲤鱼)特色品牌调解室,光明日报以《山东东明:人民调解把矛盾化解在基层》进行宣传报道。四是率先开展“伴随式”行政执法监督。提请县政府印发了《东明县“伴随式”行政执法监督办法》,在农业农村、市场监管、综合行政执法等重点执法领域,开展“伴随式”行政执法监督,持续提升行政执法公信力和满意度,助力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典型做法被中国日报以《山东东明:让行政执法晒足“阳光”》为题进行了报道。截至目前,民法典宣讲团、普法志愿者、村居法律顾问、“法治带头人”、“法律明白人”已开展“美好生活·民法典相伴”主题宣传暨“沿着黄河去普法”活动120余场次,覆盖人数达10万余人,掀起了民法典学习宣传热潮。

  夯实阵地营造法治氛围

  东明县着力打造黄河法治文化带,制定出台了《关于进一步推进黄河滩区迁建村台法治文化建设的实施方案》和《实施意见》,扎实推进黄河法治文化阵地固定化、规范化、标准化。在沿黄4个乡镇24个村台绘制了法治文化墙,在黄河大堤沿线建设了黄河森林公园普法广场、东明黄河法治文化广场、高村险工普法广场等法治文化阵地,在城区建设了南华普法公园、禁毒预防教育基地、总体国家安全观主题公园、五里河法治文化长廊、民法典文化广场,全县406个行政村全部实现“一村一法治文化阵地”,在群众中大大增强了法治文化的感染力、吸引力和凝聚力,为争当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排头兵提供了坚强法治保障。

初审编辑:徐德波

责任编辑:刘进

相关新闻
推荐阅读
    [object HTMLUListElement]
    [object HTMLUListEl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