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审编辑:徐德波
责任编辑:刘进
大众网记者 徐嘉辉 实习生 尚鑫阳 通讯员 安冬森 东明报道
今年以来,东明县坚持把理论武装作为传播党的声音、统一群众思想、凝聚精神力量的重要举措,将基层理论宣讲与周四集中学习相结合、与领导干部上讲台相结合、与文艺志愿服务相结合,认真打造志愿宣讲平台、全面组建志愿宣讲队伍、深入开展志愿宣讲活动,真正让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
在场所建设中打造多样化宣讲平台
东明县按照群众在哪里,理论宣传普及就要覆盖到哪里的工作要求,充分利用基层理论宣讲基地、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所)、党员活动室、道德大讲堂、中小学校、乡村文化中心、文化广场、文化公园、民俗博物馆、农家书屋等场所,为每个宣讲平台统一制作了标识、门牌、规章制度、图片展板,并配备了电脑、投影仪、桌椅橱柜等配套设施;根据不同平台的功能,制定了不同的实践内容和宣讲方式,使志愿宣讲活动内容更加丰富多彩,更加贴近群众实际,打造了思想铸魂、教育服务、文化惠民、科普宣传、健身体育等多层次、多样化的理论宣讲平台。去年以来,东明县已在机关、乡镇、市级宣讲基地、红色教育基地、城市书房打造“南华讲堂”78余个、全环境立德树人宣讲基地28个、红色教育基地23个。
在队伍建设中构建专业化宣讲网络
充分依托党校、教育工委、机关工委、工会、妇联、团委、文化、卫生等各行业宣讲人才,组建了东明县新时代文明实践理论宣讲志愿服务总队,分领域组建了农村社区、“红心向党”“劳模工匠”“青春向党”“巾帼向党”“本色家园”等党组织书记宣讲团,14个乡镇(街道)也分别成立了宣讲志愿服务队,形成了横向覆盖各个领域、纵向延伸乡镇、村庄和家庭的志愿宣讲网络。同时,按照加强宣讲队伍建设的要求,积极协调县委组织部、县委党校、县文明办、团县委、县教育和体育局及各乡镇(街道),积极打造领导干部宣讲队伍、专家学者宣讲队伍、基层党支部书记宣讲队伍等10支宣讲队伍,每支宣讲队伍都100多人,为各阶层、多样化、常态化志愿宣讲工作提供了坚实的人才保障。
在形式多样的志愿活动中提升宣讲效果
东明县紧紧围绕群众愿意听、能听懂、乐接受的目标,灵活采取对象化、分众化、互动化的形式,大力开展政策措施、法律法规、公共文化、文明创建、医疗卫生、实用技术、乡规民约等志愿服务宣讲,打造了“南华讲堂”宣讲品牌。
围绕重大主题集中宣讲。组织各级理论宣讲志愿服务队广泛开展“志愿服务在东明,理论宣讲进基层”党的二十大精神宣讲活动3600余场,宣讲员用家常话阐释“大道理”,不断让党的理论和政策在广大党员干部群众中落地生根。
结合重要活动深入宣讲。围绕全县学雷锋志愿服务组织各宣讲志愿服务队开展了形式多样的志愿宣讲活动,县关工委组织宣讲志愿者前往各中小学,举行学习雷锋精神报告会暨“传承红色基因 争做新时代雷锋传人”宣讲活动20余场;县曲艺家协会副主席孔新枝、李志伟等充分发挥“文艺轻骑兵”作用,开展“五为”文艺志愿宣讲20余场,县司法局组织人员走进滩区学校,开展了“ 情暖童心 法治进滩区 ”法治宣讲活动;县委宣传部、团县委、县教体局、县文旅局、县融媒体中心联合开展了“奋力争当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排头兵”青春东明演讲比赛等等。
利用网络融媒“云宣讲”。在县融媒体中心开设《争当发展排头兵·乡镇党委书记(科局长)访谈》栏目,全方位、多角度地对各乡镇(街道)党(工)委书记、县直有关部门主要负责同志进行访谈报道,让群众能够及时了解掌握全县经济社会发展情况,扩大了宣讲覆盖面。在东明云APP开设了“南华讲堂”“微党课”专栏,拓展了宣讲阵地,扩大了受众群体。
聚焦“六进校园”课堂宣讲。坚持把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与全环境立德树人结合起来、与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结合起来,在全县各中小学组织开展了党的政策宣讲、文明礼仪宣讲、传统文化宣讲、法律知识宣讲、安全意识宣讲、卫生知识宣讲等各类宣讲活动3000多场次,有力地提升了青少年的思想道德意识、精神文明水平、遵纪守法观念、自我保护能力。
初审编辑:徐德波
责任编辑:刘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