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陶人民调解员吕恒森:退伍不“褪色” ,做群众的知心人

2024-05-16 18:20:30 来源: 大众网 作者: 王硕

  大众网记者 王硕 定陶报道

  吕恒森现任菏泽市定陶区张湾镇吕沟村党支部副书记、张湾镇人民调解委员会人民调解员,菏泽市二级人民调解员。自1985年从部队退伍后,吕恒森就开始从事人民调解工作。他将部队敢于迎难而上、不怕吃苦的精神运用到了调解工作中,以强烈的工作责任感和社会使命感,尽心尽力化解辖区矛盾纠纷,现在人民调解已成为张湾镇群众解决矛盾纠纷的首选方式。

  近年来,吕恒森成功调解多起重大疑难案件,在菏泽市司法局组织的优秀调解案件评选过程中多次荣获一等奖;1995年至2020年,连续6年被菏泽市司法局评为全市优秀人民调解员;2021年被菏泽市委政法季评为“平安卫士”;菏泽市“犇跑2021——三牛精神”老黄牛代表人物;2023年被评为全国模范人民调解员。

  坚守党员初心,服务群众,做好“枫桥经验”践行者

  “作为一名中共党员,对党忠诚、敢于担当是咱的职责;一心为民、积极进取是咱的使命。”吕恒森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为维护辖区安全稳定,他每月到各村实地走访,认真摸索研究各类纠纷的特点和发生规律,坚持抓早抓小抓源头,对可能诱发群体性事件的苗头性问题及时化解,确保矛盾化解在萌芽,化解在当地。一些群众高兴地说:过去,谁家有个事,成年累月处理不了;现在,根本不用出村,调解员就给解决了。自从事调解工作以来,吕恒森共调处矛盾纠纷2000多起,调解成功率达100%,化解多起信访事件和“民转刑”案件的发生。调解工作中,他坚持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恪尽职守,以真诚的态度和周到的服务,受到人民群众的一致好评。

  坚持明法析理,以情服人,当好人民群众解忧人

  随着调解工作不断深入,吕恒森发现,农村矛盾纠纷涉及面广,土地划分、婚姻家庭、邻里关系等等都可能成为引发矛盾纠纷的来源。只有具有一定的法律水平和政策水平,才能站在客观公正的角度理清纠纷的事实逻辑和法律关系,对纠纷双方谁是谁非谁对谁错进行一个客观公正的评价,在辨明是非、客观评价、公正裁决的基础上促成纠纷双方和解。因此,为了做强做优调解工作,吕恒森始终坚持“明法析理,以情服人”的工作理念,在业余时间想方设法为自己充电,经常性向驻村法律顾问学习请教法律知识和法律技能,丰富自己的法律知识储备。进行调解时,吕恒森向双方当事人讲清法律政策、道德规范及公序良俗,促其彼此互谅互让、自主自愿达成协议,消除纷争矛盾。在他的调解下,夫妻破镜重圆,婆媳重归于好,邻里握手言和,“调”出了张湾镇的一片宁静祥和的法治环境。

  心系基层,化解纠纷,做好“明辨是非”主持人

  吕恒森常说:“调解矛盾,主持公道,就要处于居中地位,不偏不倚,做到客观、公正、公平。”他始终认为调解要在当事人自愿、平等的基础上进行调解。因此,不论是弱势的一方还是强势的一方,都要一视同仁,不偏袒任何一方,靠正气感人,靠正派服人,靠诚信打动人。2023年10月,张湾镇居民于某给刘某干活时受伤。事后于某的家属多次与刘某协商无果,后找到吕恒森进行调解。随后吕恒森多次找到刘某协商都没有结果,甚至后续刘某开始故意躲避吕恒森。最后,在不懈地努力下,吕恒森终于在某日晚上7点在刘某家门口见到刘某本人。刘某说:“吕恒森你这人真是死皮赖脸,这个事你收了他们多少好处费?”吕恒森说:“我一分钱也没拿过他们的,我是同情他们的遭遇。”随后吕恒森对刘某动之以情,晓之以理,阐明了其中利害。最终吕恒森的执着终于打动了刘某,刘某赔偿给于某8万余元,这一场闹得沸沸扬扬的赔偿纠纷在吕恒森的调解下圆满画上了句号。

  三十多年来,吕恒森把责任扛在肩上,把使命记在心间,把践行落在脚下,始终坚持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积极热情地为群众服务,用专心和专业化解多起疑难重大矛盾纠纷,为当地和谐稳定作出积极贡献。在谈及以后如何开展人民调解工作时,吕恒森这样说:“我将一如既往坚守初心,在平凡的调解岗位上,为调解工作挥洒青春汗水,为平安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

初审编辑:李威

责任编辑:刘进

相关新闻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