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陶区农业农村局:全方位、多维度激发生产主体创新创业活力

2024-05-24 09:04:30 来源: 大众网 作者: 王硕

  大众网记者 王硕 定陶报道

  5月23日,定陶区举办“深入开展‘三亮’行动 创新提升营商环境”主题新闻发布会农业农村局专场。定陶区农业农村局党组书记、局长,区乡村振兴局局长王哲,区农业农村局副局长刘群,区农业农村局副局长牛海银介绍定陶区农业农村局开展“三亮”行动,提升营商环境情况,并回答记者朋友们关心的问题。

  今年以来,定陶区农业农村局认真贯彻定陶区委、区政府关于优化营商环境的各项决策部署要求,深入开展“三亮”专题行动,在农业农村领域营造了依法依规、公开透明、竞争有序、服务高效的营商环境,为定陶经济高质量发展贡献了力量。

  以更高站位,持续护航优化营商环境

  定陶区农业农村局成立了由王哲任组长,分管领导任副组长,相关科室负责人为成员的“三亮”专题行动工作专班,专班下设办公室,并把“三亮”专题行动工作列入局党组重要议事日程,定期召开专题会议,研究部署推动工作开展,形成了主要负责人亲自抓、负总责,分管领导靠前抓、促落实,责任科室具体抓、重成效的工作推进机制。同时,把《菏泽市优化营商环境条例》(以下称《条例》)宣传工作,作为当前提升优化营商环境的重要举措,制定了宣传方案,通过全员学习、政策解读、召开企业负责人座谈会、入企宣讲、印发宣传材料等形式,广泛开展学习宣传,帮助涉农企业领会学好各项惠企政策,营造了“人人学《条例》、人人懂《条例》”的良好氛围。

  以更高要求,持续提升安全生产水平

  针对农业领域涉农企业,开展了“废旧厂房排查”“电动自行车安全管理”“九小场所安全综合整治”等一系列专项行动,并通过监督企业履行“开工第一课”制度,严格落实“两禁止、一严控”等措施,保障全区涉农企业的生产安全。截至目前,按照“不影响企业生产、不给企业增加负担”的原则,对全区16家涉农企业,开展安全生产排查47次,排查安全隐患90项,整改率达到100%,组织企业开展安全生产培训30余场次,进一步提高了企业安全生产意识,保障了全区农业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

  以更高标准,持续提高为企服务能力

  不断优化政企服务。成立工作专班,建立了“4+2+1”领导机制,明确了食品加工产业链具体工作任务。并定期到企业进行调研,全面了解掌握企业的困难和需求,对需要深入研究的及时交办、限时解决。今年以来,累计开展调研4次,收集问题3条,并全部帮助企业协调解决。同时,制定完善了《定陶区食品加工产业链招商手册》,统筹食品加工产业发展各项扶持资金,开展了科企对接、银企对接、产销对接、企业培训等活动5次,对接“鲁担惠农贷”平台,为企业解决贷款1000余万元。

  不断优化监管服务。在农业执法方面,开展了春季农资打假、动物卫生执法、渔政执法等专项行动,配合省市开展了农药监督抽样工作,圆满完成省市分配的抽样任务(20个),共出动执法人员1200余人次,对200余家涉农生产经营单位开展执法检查,立案查处涉农案件38起。

  不断做好抽检服务。在可食用农产品质量抽检方面,省监督抽检38批次,市例行抽检40批次,区定量检测监督抽检220批次,各镇街快速筛查检测3216批次,有效保障了全区农业生产、农产品质量和农业生态环境安全。

  以更高理念,做好下一步工作

  进一步优化服务水平。将《条例》作为当前时期的学习和宣传重点,持续深入开展“三亮”专题行动,加强工作人员相关业务培训学习,提升优化营商环境工作的方式方法,扎实推进产业链建设,持续净化农资市场秩序,切实保障涉农企业生产安全。

  进一步加强政企对接。围绕“支持食品加工龙头企业牵头建设自建基地”“强化财政支持”“加强宣传推介”等方面下功夫,鼓励企业建立完善智能化设计研发、生产加工、冷藏仓储、分拣配送体系,打造“领航型”龙头企业;同时,大力开展品牌宣传,推动食品品牌传播及形象塑造,及时总结宣传推广典型模式。

  进一步提高执法水平。通过“互联网+监管”和“双随机、一公开”等平台,提升部门监管效能,自觉接受群众监督。继续推行柔性执法,探索包容审慎监管模式,对首违和轻微违法不予处罚,促使行政相对人自觉纠正违法行为,让行政相对人真正感受到“有温度的执法”。

  进一步巩固生产安全。严格履行部门监管责任和企业主体责任,落实各项安全生产措施,聘请农业领域专家消除企业各类安全隐患,积极与属地镇街和有关部门结合,开展联合检查,通过实施安全生产教育培训、隐患排查整治和应急救援演练建立长效安全机制,提高企业本身安全水平。

  在今后的工作中,定陶区农业农村局将与社会各界共同努力,主动担当作为,深入开展“三亮”专题行动,为优化服务效能,助企纾困解难,全方位、多维度激发生产主体创新创业活力,为实现全区生产主体高质量高效率跨越发展蓄势,为优化市场营商环境赋能,打造更加阳光高效透明的新型服务体系。

初审编辑:李威

责任编辑:刘进

相关新闻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