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海第一书记工作组(一):积极抓党建 产业促脱贫

2018-09-13 17:03:00 来源: 大众网 作者: 苏龙生

  大众网菏泽9月13日讯(记者 苏龙生)2017年2月,山东省民政厅宋坤、徐文杰、曹源、王帅、李渤五人,走出熟悉的工作生活圈,来到菏泽市定陶区孟海镇,分别帮扶牛屯、许楼、马楼、南王、万福集等五个行政村,他们平均年龄,还不到35岁。

  500多个日夜,他们扎根村中、融入村民,修建了大队部、改革了村务管理制度,全面提升了基层组织战斗力。他们协调资金、扩展销路,引进粮食仓储、冷库加工、特色种植等项目,建立产业扶贫长效机制,真正把村民的事,当成自家的事。

  如今,5人挂职帮扶的时间已过去大半,回首来路,每个人心中有感动、有收获,也有亏欠、有遗憾,明年2月之前,他们将带着这份沉甸甸的感情继续上路,助力这个鲁西南小镇拥抱新生活。

  五村同建村委办公楼,基层党组织旧貌换新颜

  孟海镇距定陶城区25公里、菏泽市区30公里,地处4县交界地带,由于地理位置偏远、交通条件落后,一直以来,此地产业基础薄弱,农产品加工项目困乏,缺乏工业基础和产业延伸。孟海镇发展到底有多滞后?当地村民有个形象的说法:“村委会连办公室都是租的。”

  不过,这个说法,是指2018年以前。

孟海镇牛屯村新建的村委办公楼

  如今,在孟海镇牛屯行政村,一座两层小楼坐落在村中小湖边,红色的顶白色的墙,映衬着湖中的绿波荡漾,煞是美丽。而在距离镇中心最远的万福集行政村,一座三层小楼同样在加速施工中。这些在建或者建设完成的全新建筑,全是村委办公楼。如今,在五位驻村第一书记的协调下,孟海镇五个行政村全部修建了村委办公楼。

  修建办公楼,只是五位驻村第一书记主抓的一项工作。2017年以来,他们五人坚持把抓党建作为最大主业,落实“三会一课”,规范组织生活,开展了重温入党誓词、瞻仰革命先烈、第一书记上党课、主题党日等系列活动,大力推行党建制度上墙,村两委班子凝聚力、战斗力和向心力得到明显加强。

  同时,他们依托农友种苗基地、康农果蔬、马楼粮库、万福集冷库、许楼哈密瓜种植基地等产业项目所在地,走村入户,积极深入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向群众宣讲党的十九大精神,推动十九大精神进基层、进企业进合作社。

  在许楼行政村,多年来,基层党组织软弱涣散、村支书频繁更换,该情况饱受村民诟病,在混乱的管理中,群众也对村两委失去了信心。徐文杰入村后,广泛征集民意,利用两委换届的时机,选优配强班子。同时,他协调资金建设大队部、道路硬化、绿化亮化等项目,提升了村两委的影响力和威信,目前村两委班子已经实现了平稳运行。

  宋坤负责牛屯行政村,过去的很长时间,村两委存在决策方式简单、公开不及时的问题。他入村之后,大力推行“四议两公开”,对村务、党务、政务和扶贫工作实行一季度一公开、一季度一上墙,对重大事项实行集体决策,大力推进基层治理民主化,受到群众的称赞。

  因地制宜发展脱贫产业,建立脱贫长效机制

  9月的天气秋高气爽,这是一个丰收的季节。来到孟海镇马楼行政村,到处是忙碌的秋收景象,村中来来往往的运输车辆,有一个共同的目的地:定陶区一流农作物种植专业合作社。在这个占地一万余平的加工厂内,金黄的玉米铺满一地,映着秋日阳光,很是喜人。

在定陶区一流农作物专业种植合作社内,金黄的玉米铺满一地。该合作社除了吸收贫困户入股,每年出资7.8万,用于村中扶贫工作

  负责人马付聚介绍,该合作社起步于2017年,是在驻村第一书记曹源的牵头下,联合107户村民、流转5000亩土地最终建成,其中有12户贫困户。“通过扶贫资金,吸引社会资本,成立专业的合作机构,这样能够建立起产业脱贫的长效扶贫模式。”曹源说。如今,一流合作社每年出资7.8万元,用于村中扶贫工作。2017年,马楼行政村有贫困户72户、219人,截至今年9月,缩减为11户、36人。

  在五个第一书记看来,助力农民脱贫,需要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着眼拉长产业链条、推进深加工。目前,孟海镇成立推广种植基地1处、农业合作社5家,利用省级专项扶贫资金280万元,拉动社会投资560万元,建设粮食仓储、冷库加工、蔬菜种植等5个项目,在每年创造36.4万元分红、为群众创造200余个就业岗位的同时,也带动当地由单一种植结构向一二三产业融合转型升级。

  王帅是南王庄行政村驻村第一书记。入村之后,他推动成立了南王庄康农果蔬合作社,通过村民入股,一次性筹集社会资金240万元,建设了农产品加工及冷藏项目,推动农民、合作社和经营主体联产联业,实现聚沙成塔、合作共赢。

在第一书记协调下,新建的大蒜冷储、加工基地

在大蒜加工的高峰时节,村民在家门口,每天能挣二三百元

  此外,为拓宽冷库加工项目的市场销路,王帅和宋坤多方联系,与大型出口企业佳农国际公司达成了合作意向,拓展了市场销路,今年南王庄冷库已加工出口大蒜3000吨、牛屯村冷库出口500吨,在短期内不仅产生了经济效益,也有效拉动了群众就业和增收,高峰时期打工的群众每天收入达300元以上,形成了大蒜种植、收购、加工、贸易出口的一体化产业链。

在第一书记工作组协调下,建设的哈密瓜种植基地

  徐文杰针对群众种植哈密瓜销路单一和滞销问题,积极拓展思路,运用广播电台、微信平台、电商平台等多种途径,拓展市场销路,打造销售平台,半个月时间销售哈密瓜20万斤,不仅解决了瓜农的燃眉之急,也更新了瓜农的销售理念,建立了全新的营销方式。

  此外,针对当地种植结构单一、农产品附加值低的问题,宋坤、李渤积极引导村民示范种植芦笋200亩,带动当地由低效益农作物向高效益农作物转型。

  在偏远的鲁西南小镇,五位驻村第一书记开拓思路、抱团作战,软硬件齐抓党建,通过产业助脱贫,建立长效的脱贫模式,让村委旧貌换新颜,让群众鼓了钱袋子,工作赢得了各方认可。

责任编辑:张媛媛

相关新闻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