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陶区马集镇:“头雁”带动乡村振兴 芦笋助力脱贫攻坚

2019-09-16 18:49:00 来源: 大众网菏泽·海报新闻 作者: 张迪

定陶县马集镇四合村芦笋长势喜人

四合村省派第一书记仇燕、林洼村省派第一书记赵亮与村两委成员商讨芦笋种植问题

清理芦笋田内杂草

在芦笋田内劳作

  大众网·海报新闻定陶9月16日讯(记者 张迪时至九月,并不是农忙的季节,但在定陶区马集镇,四合村和林洼村村两委成员却在田里紧张地忙碌着,他们在田里照顾的是村里来的“新鲜事物”——芦笋。大众网·海报新闻记者了解到,3个月前,为了改变村庄低产值农业种植的现状,四合村省派第一书记仇燕和林洼村省派第一书记赵亮引进了芦笋种植,并创新运营模式交由村两委管理。目前,首批100芦笋长势喜人,长成后,预计每亩芦笋产值可达7000余元。 

  新书记带来新产业,百亩芦笋栽进四合村 

  近日,大众网·海报新闻记者来到四合村村北,远远望去,一团团绿色的植物生长在土地里十分显眼,一排排、一片片,一眼望不到边,走近看,有些芦笋苗已有半米高,有些才刚刚破土而出,迎着太阳露出尖尖小角。芦笋田中还套种着大白菜,长势喜人,几个村民正在打理生长中的芦笋。 

  说起现在地里种植的芦笋,不得不提四合村省派第一书记仇燕和林洼村省派第一书记赵亮。仇燕告诉记者,今年五一她和赵亮来到马集后,便马不停蹄地开始了解村里的情况。通过走访了解到,原本的马集镇林业、牧业、渔业都没什么发展的空间,农业格局也比较单一,村民耕地都种植着小麦和玉米,但每亩地年产值不到一千元,村里年轻人纷纷选择外出打工。 

  “当时心就凉了半截,我们意识到,改良种植作物,由低产值农业向高产值农业转变迫在眉睫。”仇燕说,没想到没过几天,马集镇副镇长刘瑞立就找上了她,并向她介绍了芦笋。 

  “芦笋秧苗种植一次可生长15年,粗略算来,每亩芦笋产值可达7000余元,远远高于玉米小麦。”仇燕说,曹县已经有20多年成功的芦笋种植经验,该县的巨鑫源集团公司,是集芦笋繁育种植深加工于一体的综合性出口企业公司,是山东芦笋研发龙头企业。在了解了芦笋种植的基本情况后,仇燕和赵亮说干就干,马上就前往考察、学习。 

  在不懈努力下,四合村和林洼村芦笋种植项目与巨鑫源集团签订了合作协议,协议包括为期五年的底价包销,期间的技术服务,以及每月三次的现场指导,种植、打药时的技术指导。在马集镇领导的大力支持下,村里流转100亩土地用于芦笋种植6月底,第一株芦笋苗顺利栽进了四合村的地里。 

  打造“头雁”,带动村内共同致富 

  确认好项目后,摆在他们面前的是如何种和由谁来种。赵亮说,如果将项目承包给种植大户或者经济公司,风险较小,但分红金额很低,只覆盖村里部分贫困户,村集体几乎得不到什么收入,丧失了项目意义。 

  “我们探讨许久,最终决定将项目以村两委为运营主体。”赵亮告诉记者,项目由村两委管理,产生的收益一部分用来扶持贫困户,剩余的由村两委支配,在种植、采摘时,还可以安排村里的贫困户进行就业,这样在保证贫困户稳定脱贫基础上,不仅可以增加村集体的收入,还能通过该项目打造一支过硬的村领导班子,充分发挥村两委“头雁”的作用,带领村里尽快富起来。 

  “虽然管理模式确定了,但我们心里的石头却始终没有落下来,这样的管理模式是定陶首例,没有什么经验,稍有不慎,可能项目就会赔钱。”仇燕说,自己放心不下,只能每天都往地里跑,现在看着地里的芦笋一天天长高,心里很有满足感。 

  村两委成员干劲十足,芦笋地成了“新家” 

  大众网记者了解到,作为芦笋种植的运营主体,村两委成员干劲十足,他们积极参与项目的各项考察调研工作,多次开碰头会商讨研究管理方案办法,主动与曹县巨鑫源集团沟通洽谈,学习掌握种植技术,了解分析市场行情动态 

  四合村党支部书记丁忠义就是其中一员,每天天不亮他就来到田里查看芦笋的生长情况,将芦笋地变成了“新家”。“我们村两委成员每天有时间都会来到地里查看情况,因为整天和芦笋打交道,我都快变成芦笋‘专家’了。”丁忠义笑着说。 

  但因为没什么经验,芦笋种植出了不少“状况”。前几天,不少芦笋新生的绿苗都被虫子吃了,打了两次药也没有根治,丁忠义在家急得睡不着觉,急忙联系巨鑫源的技术人员,在技术人员的帮助下,芦笋的虫灾得到了有效抑制,他紧皱的眉头才舒展开来。 

  现在,四合村和林洼村的芦笋种植工作慢慢走上了正轨,大家各司其职,各尽其责。芦笋种植需要人手,村两委就叫了不少村民来工作,贫困户郭长秀告诉记者,能为村里做些工作,还能拿到工资,自己很有动力。一些村民看到芦笋种植的商机后,也纷纷开始种上芦笋,村两委成员毫无保留地向他们传授经验。 

  谈到未来,丁忠义表示,明年如果收益比较可观,希望可以扩大种植范围,在村内进行推广,从而带动更多村民来种植芦笋,让村民共同致富。 

责任编辑:李亚

相关新闻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