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派郓城“第一书记”徐剑:手绘四张图 张张为脱贫

2017-07-19 09:21:00 来源: 大众网 作者: 孙洋沫 孔祥申

  大众网菏泽7月19日讯(通讯员 孙洋沫 记者 孔祥申)郓城县侯集镇枣杭村位于郓城县北部,地理位置偏僻,由于多年来劳动力补给不足、交通运输不便、农业结构单一,成为该村脱贫致富的瓶颈,枣杭村也成了远近有名的贫困村。

  今年2月,山东省检察院徐剑作为第三轮省派的扶贫“第一书记”走马上任枣杭村,开始了他扶贫工作的破冰之旅。

  四个月过去了,枣杭村的淤积十几年的河道通了、闲置半个世纪的坑塘填平了,一下子村美了,群众脱贫致富、发展经济的精气神足了。这个第一书记出了什么“实招”,让一个落后村变成了积极向上的村呢?用“第一书记”徐剑的话说就是“抓班子、筹银子”,然后“搭台子、找根子”,一步一个脚印的“趟路子”。

  脱贫攻坚从“头”开始

  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一个战斗力强的两委班子,是摆脱贫困的核心力量,军人出身的徐剑,深刻理解基层党建的极端重要性,他通过“抓党建、带班子”来打造这支“带不走的工作队。在他的带领下枣杭村支部一班人,首先开展重温入党誓词、组织党性教育活动,激发村内党员干部的责任心,使他们重新拾起共产党员的使命感与责任感。二是鼓励村里党员戴党徽、党员户挂牌,以党员的自豪感,使他们重新感受入党的那份荣耀。三是严格落实各项组织制度,提高党支部的凝聚力,真正让支部发挥出战斗堡垒作用。最后徐剑通过强化党风廉政建设,加大村内政务公开,接受群众监督,提升两委“班子”在村民心中的“公信力”。

  扶贫先找“穷根”

  作为第三轮省派“第一书记”,徐剑的首要任务是扶贫攻坚。既然来“攻坚”,就要找出贫困的根本是什么,也就是寻遍“穷源”找出“穷根”。在徐剑看来,只有走访调研才是扶贫的基础,作为“第一书记”的他到达帮包村后,就认真调查研究,通过走访村干部、党员、贫困户、致富能手,还有让基层干部“头痛”的信访户,来了解村里情况,通过到田间地头、村口巷尾与村民谈心和聊天,来收集各种信息。最后他得出结论,枣杭村共有580户人家,总人口1778人,几百年来的生活,全靠种植小麦和玉米为生,虽然人均耕地近2亩,但由于该村地下水碱性大,村西800多亩耕地,经过地下水碱水灌溉后,亩产1000斤的小麦,在枣杭村产出不到700斤。由于村里没有产业项目,枣杭村的村民文化水平又不高,为了生存,村里的青壮年劳力常年在外,打工谋生,这些都是造成枣杭村贫困的根本原因。

  手绘四张图 “张张”为发展

  走进枣杭村后,徐剑当晚就以自己的感受,写了一首打油诗“一穷二白路坑洼,三八六一九九家,小麦玉米成支柱,无产无业无钱花”。在枣杭村委徐剑的办公室,与其说办公室,不如说是他的一间宿舍,除了一张建筑工地最常见的小板床,床下放着他的旅行箱,剩下的只有一张靠墙的破木桌。这张破木桌作为他的办公桌,桌上除了资料,还有他手绘的枣杭村“四张图”:村内第一项工程图、村内第一个工厂图、第一块试验田图、自来水改造图,每张图都是他用皮尺和脚步丈量出来的,每张图都倾注着他的无数精力与汗水。

  村内第一项工程图。几百年来,枣杭村都以农业种植为生,依靠村北的丰收河灌溉,后来河水水位下降,环村河常年淤积,无法灌溉,村西机井水含碱性高,农作物年年减产,还遭病害。2016年,小麦亩产甚至降到了600斤以下。由于村民收入低,村内又没有集体经济,疏通河道的愿望,村民多年没有实现。徐剑到村不久,正赶上“一事一议”资金到位,徐剑召开村两委会议和村民代表大会,全村老百姓一致同意将25万资金用在环村河治理。这“第一张手绘工程图”--枣杭村环村河清理疏通工程图,就在徐剑手中诞生了,虽然图不是规整的专业图,但细节的把握、翔实的内容,让每一个看到的人都感到惊叹。在得到郓城县扶贫办和财政局大力支持后。如今,工程由于施工及时,村民的小麦都得到河水灌溉,实现了丰收。徐剑将河道清淤土,直接填埋了村内闲置了半个多世纪的坑塘,填埋的场地,即将修建村民文化广场、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村民委员会等设施。

  村内第一个工厂图。徐剑帮包的枣杭村第三产业基础薄弱,他在村内走访时,得知村民王新亮在外地开办服装加工厂,有想返乡创业的想法。徐剑与王新亮取得联系后,详细了解了企业规模、产值、销售渠道等信息,同时还做通了王新亮的工作,使其返乡创业。徐剑根据王新亮的需求,最后确定以村废弃房及周边荒地为工厂选址。徐剑与村两委一班人,多次与村民沟通,反复做工作,终将各方协调一致达成协议。徐剑又一次召开村两委会议和村民代表与贫困户代表大会,集体通过将2017年度20万元的扶贫款,用于服装加工厂厂房建设,由王新亮租用厂房,每年向村委缴纳租金,所缴租金全部用于贫困户帮扶,并且工厂优先录用贫困户和村民务工,增加贫困群众和村民收入。郓城县扶贫办和侯集镇对这一项目非常支持,详细了解该项目情况,并对扶贫款使用方案多次提出了修改意见,确保了该项目的可操作性。目前,废厂房已经拆除完毕,老坟地也已迁出,服装加工厂正在进行土建施工。

  第一块试验田图。虽然引进加工厂等项目能够短期内快速增加贫困户及村民收入。但徐剑认为,规模不占优势的中小企业易受市场环境影响,一旦遭受市场冲击,很容易倒闭。为了将产业项目长期持续的走下去,单凭一个加工厂是远远不够的。后来,他发现村民王淑全成立了合作社,已开始种植食用菌。徐剑通过实地考察、市场调研、请教相关领域专家,准备在王淑全的合作社尝试食用菌种植项目。由于整个菏泽市没有食用菌专业科研机构,徐剑多方打听,找到聊城市农科院食用菌研究所,争取到了农科院院长曹修才和食用菌研究所主任刘新华的支持,同时确定了长期技术指导的帮扶关系。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徐剑为百姓的真诚付出,得到了山东省农科院食用菌首席专家万鲁长研究员的支持,万鲁长亲自到枣杭村,指导种植技术和管理方法。徐剑再一次召开了村两委会及村民代表和贫困户代表会议,将2017年度扶贫款的剩余20万元,用于建设高标准食用菌大棚2个,由娴硕谷类种植合作社承包用于食用菌种植。合作社每年向村集体缴纳租金,租金全部用于村内贫困户分红,并且大棚用工优先录用枣杭村贫困户和村民,增加贫困户和村民收入。这一次,为了改变村内种植结构,徐剑的手绘图又增添了这张“试验田图”。

  自来水改造图。枣杭村2002年实施的自来水工程,此后15年,自来水管网多处漏水,老化严重,部分漏水点还在主路下面,由于缺少资金,无法进行换网维修。村民向他反映了吃水问题,徐剑专门向郓城县委挂职副书记孔敬珣和水利局等反映情况。孔敬珣带领“第一书记”代表,到山东省水利厅争取到自来水管网升级改造经费30万元。为了用好这笔钱,节省不必要的开支。在郓城县水利局技术人员与侯集镇管区干部帮助下,多次到村实地勘察,徐剑第四次手绘了“枣杭村自来水改造图”。如今,管网改造规划已经完成,管道沟也已动工开挖。

  徐剑常说,在枣杭村,感情可以弥补能力的不足,但能力永远弥补不了感情的缺失。脚上沾有多少泥土,心中就沉淀多少情感。农民是最朴实、最可爱、最可敬的人!我们必须带着诚心,怀着真情,设身处地,换位思考,去为贫困村的农民办实事,办好事,只有这样才能赢得群众的信任。这位军人出身的检察官、枣杭村的“第一书记”,在脱贫攻坚中,他用忠诚坚守着一个共产党员的信仰,用执着诠释青春与理想,这,就是他,一个铁肩担道义、热血铸忠诚的铮铮汉子。

责任编辑:丁厚勤

相关新闻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