菏泽这十年·郓城丨群众受益最多的十年 累计投向民生领域500多亿元

2022-09-28 22:27:31 来源: 大众网 作者: 李效谨 李庆波

  大众网·海报新闻记者 李效谨 李庆波 郓城报道

  9月29日,中共郓城县委“菏泽这十年·郓城”主题新闻发布会召开。郓城县委副书记、县长张晖在发布会上介绍,郓城县聚焦上学、就医、养老、饮水、出行等方面,用政府的有效作为,把公共服务的阳光惠及每一名百姓、每一个家庭。十年间,民生支出占财政支出的比重保持80%以上,年均40亿左右,民间和社会融资将近100亿元,十年累计投向民生领域达500多亿元,前后办好了400多件群众关注的难事要事。

  教育方面“全面改薄”

  在教育方面,郓城县把教育作为最大的民生工程,倾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围绕群众对“好学校”的期盼,十年间,相继实施了“全面改薄”、校舍安全、标准化建设、义务教育薄弱环节改善提升等重点工程,城区优质学位达到8.2万余个,比十年前翻了一番,长期难以解决的大班额问题基本解决,学校成为城乡最美的建筑。

  围绕群众对“好教育”的期盼,连续开展教育质量提升行动和教育便民工程,课后延时服务解决了众多家长的后顾之忧,孩子们吃上了放心的营养午餐。围绕群众对“好老师”的期盼,全力打造具有教育情怀的高水平教师队伍,具有研究生学历的教师,由十年前的不足40名,达到现在的429名,本科学历的达到8859名,是十年前的2倍。优质公平均衡的教育,让4万名孩子圆了大学梦。

  医疗卫生日益完善

  在医疗卫生方面,郓城县连续实施了两轮医疗卫生提升三年行动,县医院通过三级医院评审,县中医院被评为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先进单位。

  全面启动基层医疗卫生标准化建设,90%以上的乡镇卫生院达到省级标准,6处乡镇卫生院被评为“全国群众满意乡镇卫生院”。累计招聘医护人员近千名,病床由十年前的3468张,达到现在的7397张,翻了一番多,老百姓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优质便捷的医疗服务。构建了完善的县乡村三级公共卫生服务体系,经受了一轮轮疫情的挑战,守住了全县130万人民的健康和平安。

  交通出行优势凸显

  在交通出行方面,十年前,老百姓出行仅有2条高速,1条铁路,现在已通行3条高速,正在建设鄄郓高速,老百姓期待已久的雄商高铁正在紧锣密鼓的准备开工,一座现代化的高铁站同步建设,现在老百姓出门半个小时内就能坐上高铁,一个小时内就能坐上飞机。

  5条高速全域环绕、2条高铁十字交汇,未来几年,郓城县还将建设新河航道、黄河大桥,这样的区位优势、交通优势在县级城市实不多见。县城开通15条“1元公交”,根治了“三小车辆”,200辆新能源公交车、60辆“迷你型”小公交车成为靓丽的风景线,共享自行车、电动单车遍布城区,绿色出行成为时尚。农村公路巨大变化更是十年巨变的一个缩影,户户通、村村通,让老百姓出门就能踏上干净平坦的道路,出门就能坐上便捷的公交,世世代代的梦想变成现实。

  就业养老有保障

  在就业和社会保障方面,郓城县抓住就业这一民生之本,十年培训职业技能人员10万多人次,返乡领办创办各类经济实体5.3万家,吸纳就业15.8万人。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连续10年增长,低保对象、孤儿、残疾人等困难群体都有了兜底保障。

  全面加强医保资金监管,不让群众的看病保命钱流失一分,每年10多亿元的医保待遇惠及每一个家庭。养老床位由十年前的不足2000张,增加到现在的7200张,由普通床位逐步发展成4000余张护理型养老床位。鳏寡孤独老人告别了低矮、潮湿、冰冷的生活环境,享受到夏天有空调、冬天有暖气、生活有保障的幸福晚年。

  过去十年是老百姓受益最多的十年

  过去的十年,全县130万群众彻底告别苦咸水,喝上了干净的黄河水;越来越多的群众从低矮简陋的压煤村、城中村,搬进宽敞明亮、配套齐全的现代化新居,越来越多的老旧小区加装了电梯、通上了燃气,群众的生活越来越方便;城市的绿荫越来越多,路也越来越宽、越来越顺;三馆一场、南湖公园等一大批市民文化场所建成投用,村村都建起了自己的小广场,成立了秧歌队,跳起了广场舞,无论是在城市还是乡村,群众休闲娱乐都有了好去处。

  十年来,郓城县用心绘就了一幅色彩斑斓、可圈可点的民生画卷,努力让每一名老百姓都切切实实享受到看得见、摸得着的实惠,群众的心气越来越顺,幸福感越来越强,满意度也越来越高。

初审编辑:李威

责任编辑:刘进

相关新闻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