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审编辑:李威
责任编辑:刘进
大众网记者 李威 李效谨 郓城报道
11月19日,郓城县委宣传部召开“创建全国文明城市 擦亮‘德来好郓’品牌——王从坤先进事迹”新闻发布会,详细介绍了“见义勇为模范”荣誉称号获得者王从坤的先进事迹及潘渡镇在乡风文明建设方面所做的工作以及取得的巨大成效。
2023年以来,潘渡镇紧紧围绕“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把乡风文明工作与乡村振兴、基层社会治理等各项工作相结合,以“文明建设年”为契机,深入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大力弘扬文明风尚,破除陈规陋习,全面提升全镇文明程度,培育文明乡风。
培育乡风文明 赋能乡村振兴
潘渡镇一直将乡风文明工作与乡村振兴、基层社会治理等各项工作相结合,以全县“文明建设年”为契机,深入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大力弘扬文明风尚,破除陈规陋习,全面提升全镇文明程度,培育文明乡风。
据了解,潘渡镇成立乡镇党委书记任乡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所长,各村党支部书记任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站长的组织架构。通过提升综合文化服务中心,打造新时代文明实践所,逐步实现“资源共享、阵地共建、设施共管、活动共办”。全镇建成新时代文明实践所1个,新时代文明实践站37个,组建志愿者服务队116个,今年开展文明实践活动150余场次,受益群众2万余人。
在已建立的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逐步大力开展实践活动,让党的理论进机关、进村组、进校园,进企业,实现镇内全覆盖。以志愿者服务为载体,围绕政策咨询、教育服务、文化服务、科普服务、卫生服务等方面落实为民惠民举措,服务改革发展、服务创业实践、服务生产生活。在服务群众中教育引导群众,通过解决思想问题推动解决实际问题,通过解决实际问题,更好地解决思想问题。打通宣传群众、教育群众、关心群众、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组织志愿服务分队开展了“聚力抗击疫情”、义务红娘树新风、“民生在潘”党史宣讲队、环境卫生大整治志愿服务、“移风易俗树新风”志愿服务活动等,使文明实践理念逐渐深入人心。
持续弘扬典型精神 倡导时代文明新风
潘渡镇在镇机关、中小学、政务大厅、文化站、乡镇公路沿线等地点,以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制作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关爱未成年人、移风易俗、居民公约、文明创建活动等标语、彩绘、宣传画,形式多样、内容丰富、通俗易懂。指导各村制定《移风易俗村规民约》,镇、村干部做移风易俗带头人在不同场合强调移风易俗的重要性,尤其要求党员干部带头自觉执行,并签订《党员干部移风易俗公开承诺书》,讲文明、树新风、破陋习,新事新办、丧事简办。全镇各村经过召开党员大会和群众代表大会共推选出四德人物407人,美德新用户320户,诚信人物71名,诚信企业3家,并进行了隆重表彰,引导群众向典型学习,自觉培养讲文明树新风的意识。弘扬见义勇为精神,倡导时代文明新风。
潘渡镇还充分发挥志愿者热心公益的积极作用,大力开展志愿服务活动。立足“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自下而上收集梳理群众需求,整理出理论宣讲、爱心救助、心理疏导、环境卫生等志愿服务项目菜单,让文明实践项目更加精准。开展关爱空巢老人、留守儿童、困境儿童、困难群体、残疾人、贫困户等关爱特殊群体60余次志愿服务活动。今年先后举办了潘渡镇“中国梦、新时代、新征程”百姓宣讲比赛、“福进郓城、理进万家”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庆七一、颂党恩”文艺汇演活动,全镇各村广场舞比赛和乡村篮球比赛。并结合元宵节、春节、端午节、中秋节举办特色文明实践活动。为充分发挥模范典型示范带动作用,树立身边好榜样,积极开展“最美家庭”“好媳妇”“好婆婆”“美丽庭院”“道德模范”等模范标兵评比活动,通过身边可学可比可鉴的先进典型,促进民风转变,营造比学赶超的良性竞争氛围。
村民王从坤同志就是涌现出的典型代表,2023年11月2日晚,王从坤在济南市天桥区小清河周边散步时,发现有人掉入小清河,王从坤不顾寒冷跳入3米多深的水中,将落水男子救下。河水幽深,当时的危险情况可谓九死一生。57岁的王从坤却不惧寒凉的河水,毅然跳入救人。在危难时刻,他见义勇为,挺身而出,用无私爱心展现了人间大爱。
下一步,潘渡镇将继续做好乡风文明建设工作,创新方式方法,加强村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开展社会公德、家庭美德和个人品德教育,逐步形成和谐融洽的家庭关系、邻里关系以及良好有序的社会秩序和健康文明的社会风气。让新时代文明实践阵地多形式、多层次、多方面地发挥学习服务的作用,提升广大党员群众的精神风貌,大力推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弘扬文明风尚,唱响主旋律,在全社会营造“义勇之事人人知、英雄模范人人学、善行义举人人做”的浓厚氛围,助力全县道德水平进一步提升。
初审编辑:李威
责任编辑:刘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