郓城河务局杨集管理段“治黄新一线”:方寸之地“做文章” 小庭院成“新一线”

2024-05-08 19:22:00 来源: 大众网 作者: 李效谨 任现明 亓飞

  大众网记者 李效谨 通讯员 任现明 亓飞 郓城报道

  孟夏草木长,绕屋树扶疏。是笔者对眼前这座庭院的第一印象。近年来,山东郓城河务局锚定“两化建设”工作目标,以“双高六出”工作理念为根本遵循,通过“三个全覆盖”注入科技活力,积极推动基层管理段庭院建设,不断绘就美丽庭院新画卷,赋予“治黄新一线”的职工们使命感、幸福感、荣耀感。

  党建引领 强健根基,凝心聚力谱新篇

  近年来,郓城河务局杨集管理段始终以党建引领各项业务工作,自建“红色领航,强基赋能”党建品牌应运而生,自创“学、建、融、精、育”支部工作法生根发芽,党支部获评山东黄河“过硬党支部”荣誉称号,也印证了基层党支部是一线职工的“战斗堡垒”。管理段庭院入门处建设的“让黄河成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题字碑,是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根本遵循,更是全体治黄工作者为之奋斗的信仰目标。

  心有所向,何惧道阻且长。党建文化已成为这座庭院的灵魂,黄河文化墙、党员“菜篮子”等区域错落有致,“中国结”、“幸福鼓”等标志耸立其中;大家耳濡目染中感受着党建工作所带来的的浓厚气息,同时也遨游在文化的海洋里。创新党建引领模式,职工书屋、健身室、创新工作室等设施应有尽有,不仅确保了职工们以强健的体魄和过硬的素质投入到一线治黄工作中,也从不同角度提升了党建工作的引领高度和辐射层面。

  开拓思维 精耕细作,“两化建设”展新颜

  该段坚持以生态园林为主基调,使灌木和乔木等不同树种有机结合,高低搭配,层次分明,疏落有致,形成了三面透绿、四季常青的别致生态院落。

  “幸福大道、智慧路、安澜路、蔬乐路……”这是职工们前不久刚为庭院道路赋予的名字,每个名字均与沿途布置相互映衬。如智慧路旁,一处微型防汛抢险演练基地凝聚着“老中青”三代治黄工作者的智慧,打桩栓绳、编抛铅丝笼、捆抛柳石枕等传统抢险方式得以在此传承;蔬乐路的尽头则是职工们用心开垦出的“菜篮子”,翻地平地、播种育苗、施肥浇水等均由大伙儿配合完成,驻足而望,满园绿色带来的丰收喜悦在视野里扑面而来,在心田间蔓延开去。

  “健行居”是标准化职工宿舍的新名字,“践行黄河国家战略”、“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也是大家共同的心声。整洁、干净、满是军旅元素的房间里,被子如“豆腐块”般整齐罗列;衣服整齐地收纳在橱柜中;鞋子按照统一方向摆放着。历历可见的细节打造,无一不彰显着郓城黄河人的“绣花精神”。

  “两化建设”开展以来,秉着打造“有温度”的职工之家精神,全段职工的核心竞争力不断提升,精神面貌的改善和工作作风转变更是显而易见,他们在沿黄一线为黄河人竖立起了敢于拼搏、奋勇顽强的先进形象。

  外有颜值 内具气质,“守正笃实”新一线

  如果说“两化建设”为郓城治黄事业注入了精神力量,那么视频监控、无人机、远程会商“三个全覆盖”则是将科技治河推上新的台阶。

  管理段多功能会议室里大型显示器、高清摄像头、云会议系统标准设置,实现了省、市、县、段、现场五级视频会商同步传输;综合值班室的LCD屏幕,呈现的是全河段信息集成系统,13处监控影像、实时水位、雨情实况、主要观测站流量等信息一览无余;无人机通过预设航线定期巡查,实现了不出段院即可完成工程巡查、河道监管、淤背区综合治理等工作。

  积极应用“智巡APP”,进行日常工程巡查、问题上报、打卡及发现问题处理等规范性工作,逐步从传统巡查方式向无纸化、智能化转变,实现工程巡查、水情工情观测、险情上报、晨会打卡等业务线上管理,有效提高对所辖工程的监管能力和巡查效率,现代化、智能化水平日上竿头。

  所施不卤莽,其报必有余。带着郓城黄河人的美好愿望和坚韧使命,全段职工在党建引领、科技赋能的工作机制中蜕变成长,在求精、笃实的治黄精神中勇毅前行,杨集管理段比学赶超、争先创优、共同提升的良好局面已然形成,“治黄新一线”面貌持续向好必将助推治黄事业蒸蒸日上。

初审编辑:李威

责任编辑:刘进

相关新闻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