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530-5122000
微信:dzw5122000
山东24小时新闻客户端
014.jpg
网事如歌,菏泽市第三届网络歌手大赛
11.jpg
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
00.jpg
10月17日,菏泽首届“河中参”杯甲鱼烹饪大...
QQ截图20140701154955.jpg
今年3月28日,菏泽市委书记于晓明在党的群众...
菏泽大众网
首页 > 山东新闻
“中国苹果文化之乡”花落栖霞
2014-10-29 14:12:00 来源:大众网菏泽频道 作者:王强 钟建
记者从栖霞市相关部门了解到,日前,经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申核认定,栖霞被正式认定为“中国苹果文化之乡”,成为全国唯一享此殊荣的县级市。

  大众网烟台10月21日讯(通讯员 王强 记者 钟建) 记者从栖霞市相关部门了解到,日前,经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申核认定,栖霞被正式认定为“中国苹果文化之乡”,成为全国唯一享此殊荣的县级市。

  据清光绪年间编纂的《栖霞县志·食货志》记载,栖霞自古代就有苹果栽培,早年的苹果称作柰、苹婆果,属中国绵 苹果。自19世纪90年代初,西洋苹果开始传入栖霞。经过多年的发展壮大,苹果产业在栖霞得到了迅猛发展。如今,这个只有66万人口的城市,苹果种植面积 达到了70万亩,年产优质苹果200万吨,被誉为“苹果托起的城市”。

  在长期的苹果生产、加工、销售过程中,栖霞市坚持将苹果产业和苹果文化作为地方经济发展的核心战略,相互结 合,相互促进,坚持以培育放大苹果产业的特色优势、提升城市综合竞争力为着眼点,以弘扬苹果文化为手段,集中用力打造“中国苹果之都”的特色城市品牌,成 效明显。据统计,2013年,栖霞市苹果产业总收入达到80亿元以上。

  要将苹果产业真正打造成栖霞城市品牌,栖霞市重在挖掘其潜在文化内涵上下功夫。为此,他们在大力挖掘栖霞民间 剪纸文化艺术的基础上,相继开发出以《红楼梦》、《西游记》、《三国演义》、《水浒传》等历史名著人物为题材的剪纸艺术苹果,以现代流行动画及十二生肖等 为题材的卡通苹果、生肖苹果等一大批艺术苹果品类,推进苹果产业与文化的相互融合,赋予苹果以人文精神,让人们在看到栖霞苹果、吃到栖霞苹果的同时,得到 一种高层次的文化享受。将苹果与艺术结合的尝试,让艺术为苹果添彩,使农产品由传统的低质消费,变为传递情感,提高文化品位的载体。

  好酒也怕巷子深。有了好苹果,栖霞市自2002年开始,立足苹果产业和文化优势,整合生态、产业、文化各方面 的特色优势,连续12年举办了12届苹果艺术节。为确保艺术节的宣传效果,在举办方式上,坚持内外互动、借势造势,先后在北京、上海、栖霞等地举办开幕 式,极大提升了栖霞苹果艺术节和城市的知名度。在活动内容上,一方面将经贸洽谈、招商引资作为艺术节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每届都举办项目集中签约活动;另 一方面,坚持以新取胜、出奇制胜,对每届苹果艺术节都精心策划主题新颖、内涵丰富的各类文娱、研讨、宣传活动。从第一届艺术上由6000多个书法苹果组成 的《感恩农业赋》和46首耕织诗,到用苹果组成的巨龙、600点全国互动营销等,每一届艺术节都越办越新、常办常新,收到良好效果。通过苹果艺术节的成功 举办,栖霞苹果与城市的知名度显著提高。近几年,栖霞苹果卖得快、售价高,每公斤比周边地区平均高出0.3元,每年为果农增收都在亿元以上。

  同时,栖霞市还紧紧抓住现代都市人喜欢回归自然的全新消费理念,积极推进苹果产业与旅游业的相互融合,大力发 展集果园观光、苹果采摘及科普推广于一体的观光果园,积极探索利用名人效应宣传推介栖霞苹果的新途径,全力打造苹果文化旅游新亮点。目前该市共建成桃村国 路夼、蛇窝泊红旗岭、观里塔山等50多处观光果园。2009年又提出了全新理念,通过吸引知名旅行社、国内外知名企业、特定团体、高端成功人士前来对该市 果园进行冠名授权,让他们在栖霞拥有自己的苹果园,成为他们特定的苹果生产和专供基地,从而实现互惠双赢。在第八届苹果艺术节期间举行的“我的苹果园”授 牌仪式,筛选了15个有合作关系的全国百强及山东省20强部分旅行社到栖霞对苹果园进行冠名。第九届、十一届苹果艺术节期间,还邀请了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 高洪波、舒婷、关仁山、陈世旭、王跃文等国内著名作家、诗人到栖霞采风,提升栖霞苹果的知名度和影响力。这种苹果产业与文化、旅游相融合形成的全新视点, 使栖霞这座城市吸引了众多目光,赢得了更高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想随时随地随手掌握更多菏泽资讯,请关注菏泽大众网公众微信(dzw5122000)或官方微博(@大众网菏泽频道);想爆料?请登录“大众社区-菏泽论坛 http://hz.dzwww.com),或拨打新闻热线0530-5122000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翟晨晨
本文相关阅读


娱乐
社会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
菏泽新闻
重磅专题
新闻视频
大家在看
精彩推荐
论坛热帖
关于我们 - 报业集团 - 版权声明 - 广告业务 - 联系方式
Copyright (C) 2001-2014   dzww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大众报业集团主办 Email: webmaster@dzwww.com 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音像制品出版许可证
鲁ICP备09023866号 新出网证(鲁)字02号 网络视听许可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