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530-5122000
微信:dzw5122000
ee.jpg
既严以修身、严以用权、严以律己,又谋事要...
ww3.jpg
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
1011.jpg
今年世界环境日的主题是“向污染宣战”,为...
2_副本.jpg
菏泽市食药监局极力构建“社会共治”的食品...
菏泽大众网
首页 > 山东新闻
日照莒县:千年古县“非遗”传承的现代演绎
2015-06-18 10:16:00 来源:日照日报 作者:刘江雪
莒县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1项、国家级3项、省级6项、市级56项、县级76项,这些宝贵财富,在现代社会的保护与发扬中熠熠生辉———  5月以来,刚刚开门纳客的中国江北第一园———莒县丽正园已成为全市乃至全省关注的热点。

  莒县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1项、国家级3项、省级6项、市级56项、县级76项,这些宝贵财富,在现代社会的保护与发扬中熠熠生辉———

  5月以来,刚刚开门纳客的中国江北第一园———莒县丽正园已成为全市乃至全省关注的热点。园内仿古而建的亭、榭、廊、阁、轩、楼、台、舫、厅堂等建筑,与剪纸、昆塑、陶艺镶嵌、捏面人、过门笺、查拳、刻瓷等非物质文化遗产体验项目相融相映,多方位展现了莒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民俗特色,使游客对“莒文化”增加了认识、产生了兴趣,有力提升了该县文化旅游的趣味性和经济性。

  “丽正园展出千年古县的精气神,‘非遗’入驻功不可没!”不仅游客,园区工作人员也对其赞不绝口。

  非物质文化遗产蕴含着一个民族特有的精神价值、历史记忆和生命基因,作为莒县悠久历史的精髓,非物质文化遗产既是莒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宝贵的民族文化资源。

  为了将这些珍贵历史财富守护住、传承好,从2005年开始,莒县文体广电局按照国家、省、市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安排部署,坚持“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方针和“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统筹规划、分步实施”的原则,在全县开展了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整理和传承保护工作。

  截至目前,莒县共收集民间故事传说近百个,谚语、方言等10000多条;调查收集婚、丧、嫁、娶等民间习俗20多种(类),过门笺、民间剪纸、昆塑、陶艺镶嵌、捏面人、浮来砚、查拳、刻瓷、莒北转秋千、陶艺烧制等民间绝技20余种。

  现在,莒县已有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1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3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6项、市级56项、县级76项。其中,《莒县过门笺》《秃尾巴老李的传说》《孟姜女的传说》等已经作为齐鲁莒文化的代表,成为国家级“非遗”项目中的瑰宝。

  目前,《秃尾巴老李的传说》《莒地民间故事精编》《莒州诗词选注》《莒地旅游故事》《山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普查资料汇编———莒县卷》等书籍先后编印完毕,成为延续千年古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工具。 “莒县每一个‘非遗’项目都拥有厚重的文化积淀和珍贵的历史价值,我们的责任,不仅是保护,更要传承,不仅要传播,更要发扬。”莒县文体广电局局长庞传奎告诉记者,自2009年起,莒县县政府每年拨出专款20万元,组织实施“送戏进村”演出活动,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莒县周姑戏进行资助性保护。今年,在莒县文体广电局为民办实事项目中,更是120万元的投入为1200场以上“送戏下乡”奠定了坚实基础。与此同时,通过“非遗”项目的申请与专项保护,该县还重点扶持发展了一批如过门笺、剪纸等具有代表性的民间文化项目,在今年的“非遗传承进万家”活动中,莒县投入50万元,让过门笺等“非遗”再度飘红莒城。

  对《莒北转秋千》等一些具有重要历史、文化、科学价值而濒危消亡的民间稀有项目,该局采取了拍摄音像资料、收集实物等措施进行抢救性挖掘,实现了对“非遗”的“常态化”保护传承。

  2014年12月29日,莒县陵阳镇中心小学的教室里,数十名剪纸艺术家带来了100余幅剪纸作品,并与学校达成协议,定期入校,带领孩子们学习剪纸艺术,培养起一批小剪纸爱好者,为传统剪纸艺术注入新的发展生命力。

  为了加强民间艺术队伍的培养,实现“非遗”项目的活态传承,在助力民间自发推广的同时,该局积极组织专家到基层进行文化资源普查活动,发现辅导培养民间艺人,通过举办培训班等形式,培训了一大批基层文化工作骨干和民间艺术的传承人,使民间艺术不仅印在书上、留在图中,更是实现了让“非遗”活在当下。

  传承与发扬,使莒县“非遗”名声愈发响亮。自2012年以来,莒县“非遗”佳绩频传:“送戏进村活动”获得“山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优秀实践项目”,阎庄镇、果庄镇、库山乡分获“山东剪纸文化之乡”“山东书画文化之乡”“山东书画艺术之乡”……这一项项殊荣,为千年古县“非遗”项目的活态传承做出了有力证明。

  2013年,莒文化生态保护区和第一批省级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两个省级文化项目先后花落莒县,成为全省同时成功申报2个项目的两大区县之一。

  在对“非遗”项目的长期挖掘与保护中,一种更持续、更现代的理念逐渐在莒县形成:要使一种文化、一项艺术不断传承发扬,最好的方式就是为其注入时代的新生力。基于这种理念,在不懈探索中,莒县充分利用资源优势,挖掘非物质文化遗产潜在的市场价值,把传统的“文化瑰宝”推向市场,使古老的传统艺术在创新的起点上获得新的突破。 现在,走进建于莒州文街的“莒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开发中心”,一件件具有浓郁历史文化的艺术作品充分吸收现代元素,变身成为具有地方特色的莒文化产品,不仅稳固了“非遗”传承的根基,也进一步推动了“非遗”资源有效地转化为文化旅游产品,更加蓬勃、热烈的生命力由此而生。日照日报记者 刘江雪

  想随时随地随手掌握更多菏泽资讯,请关注山东24小时新闻客户端(http://sd24.dzwww.com/heze/)、大众网菏泽频道公众微信(dzw5122000)或官方微博(@大众网菏泽频道);想爆料?请登录“大众社区-菏泽论坛 (http://hz.dzwww.com),或拨打新闻热线0530-5122000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靳红标
本文相关阅读


娱乐
社会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
菏泽新闻
重磅专题
新闻视频
大家在看
精彩推荐
论坛热帖
关于我们 - 报业集团 - 版权声明 - 广告业务 - 联系方式
Copyright (C) 2001-2014   dzww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大众报业集团主办 Email: webmaster@dzwww.com 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音像制品出版许可证
鲁ICP备09023866号 新出网证(鲁)字02号 网络视听许可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