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资料显示,近年来我国人口预期寿命、丧偶老年人数量都呈现增长趋势,这意味着,老年人再婚的社会问题日益突出。但老年人苛刻的择偶条件以及财产继承、婚后生活容忍度低等因素造成了老年人难再婚。面对再婚所带来的感情与亲情的两难选择,不少老年人选择了不婚同居。
老伴去世后习惯了早出晚归
每天早晨5点,67岁的张大爷便走在去英雄山广场晨练的路上。“一大早出门,晚上睡觉时再回家,一个人呆在家太闷了。”三年前老伴儿去世后,张大爷便开始了“早出晚归”的日子。
一向习惯“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张大爷,自打老伴走后便没再添一件新衣。“现在好多了,老伴刚去世时,买菜洗衣做饭都不会。”
张大爷动过再婚的念头。据其讲述,近两年他和十多位老太太见过面,但都吹了。“有的是年龄差距太大;有些是见面就谈钱谈房子,太势利;更多的是两个人没话说,过不下去。”如今张大爷在这方面已经心灰意冷,“找个合适的太难了,一个人将就着过吧。”
这并不是张大爷一个人的问题。据2010年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的数据显示,山东省人口平均预期寿命为76.46岁。而另据此前我国第五次人口普查的数据资料,我国丧偶人数约为3900万,丧偶状态的老年人所占比例为37.7%,这意味着每3个老年人就有一个丧偶状态。而随着全国老龄化的发展,这一趋势仍然在恶化。
婚介所里征婚 老太老汉比例5:1
从济南市部分婚介机构,记者了解到:许多单身老年人寻找“另一半”的热情十分高涨,与异性见面、交往的迫切心情与青年人不相上下。与大众普遍认为的老年相亲市场上“男活跃女冷淡”的传统观念相反,来婚介所登记的老年男女比例却是女多男少,而且老太太多为55岁上下的“年轻”老太,老翁则是“真正”的老翁,普遍在65岁—70岁。
据千城热恋婚介所负责人吕合强介绍,婚介所内,老年男女比例一般在1:5,“全济南市相亲市场上,老年人能占到15%左右”。择偶对象上,女方多希望对方与自己年龄相仿,相差在3-5岁之间;相对于女方的理性,男方的要求普遍较务实,“多数都是希望找个年轻些,能照顾一下自己的。”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翟晨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