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向纵深推进

2020-07-31 10:40:07 来源: 法制日报 作者:

  在这次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我国的公共卫生体系经受住了史无前例的疫情重大考验,特别是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和队伍发挥了不可替代的关键作用。但也让我们更加清醒地认识到,我国的公共卫生体系依然薄弱,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管理能力依然不足,体制机制改革存在短板。加强公共卫生体系建设,确保重大疫情防控救治能力不留白、不缺位,成为当下的一道必答题。

  作为新中国成立以来传播速度最快、感染范围最广、防控难度最大的一次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新冠肺炎疫情的防控,既是一场大考,也是对我国深化医改成果的一次特殊检阅。

  “我国的公共卫生体系、医疗服务体系、医疗保障体系、药品供应保障体系都经受住了考验。”国家卫生健康委副主任、国务院医改领导小组秘书处副主任王贺胜日前透露,实践证明,医改方向正确、路径清晰、措施得力、成效显著。

  当前,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已经到了一个重要节点和关键时刻。正是在此背景下,国务院办公厅近日发布的《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2020年下半年重点工作任务》(以下简称《医改任务》)格外引人关注。文件涵盖加强公共卫生体系建设、深入实施健康中国行动、深化公立医院综合改革、深化医疗保障制度改革、健全药品供应保障体系等内容。

  业内专家认为,《医改任务》特别强调,统筹推进深化医改与新冠肺炎疫情防治相关工作,把预防为主摆在更加突出位置,补短板、堵漏洞、强弱项,对进一步深化医改提出了具体工作要求。可以说,今年的医改工作部署重点突出、任务明确、特点明显,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加强公共卫生体系建设

  在这次疫情防控中,多年来建立的公共卫生体系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也暴露出一些短板和问题。特别是与疫情初期暴发式需求相比,发热门诊的收治、传染病救治的床位、重要医疗设备以及医疗物资等在短期内都出现一定的短缺。

  “在这次新冠疫情防控中,我国的公共卫生体系经受住了史无前例的疫情重大考验,特别是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和队伍发挥了不可替代的关键作用。”国家卫生健康委医药卫生科技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代涛坦言,但也让我们更加清醒地认识到,我国的公共卫生体系依然薄弱,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管理能力依然不足,体制机制改革存在短板。

  加强公共卫生体系建设,确保重大疫情防控救治能力不留白、不缺位,成为当下的一道必答题。在《医改任务》中,“加强公共卫生体系建设”同样被摆在突出位置。

  代涛指出,将加强公共卫生体系建设作为今年深化医改的第一项重点任务,进一步体现了国家对公共卫生工作的高度重视,尊重卫生健康事业发展规律。

  如何加强公共卫生体系建设?在王贺胜看来,要按照“平战结合”原则,以提升传染病防治能力,健全分级、分层、分流的重大疫情救治机制为重点,优化重大疫情救治体系。同时,围绕提高评估监测敏感性准确性、加强疫情分析研判、健全应对预案体系、强化人员能力储备等,提高突发重大公共卫生事件的发现和处置能力。

  值得关注的是,深入实施健康中国行动出现在《医改任务》。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宏观部副研究员江宇说,坚持预防为主方针、深入实施健康中国行动,既是持续做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必然要求,也是从根本上降低人民群众疾病负担和医疗费用负担、维护人民健康的必由之路。

  “《医改任务》还对慢性病、职业病、地方病的防控和改善生产生活环境、倡导健康文明生活方式进行了安排。”江宇说,这些举措既有利于在常态下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也有利于坚持医改的正确方向,把更多资源引向公共卫生、疾病预防、健康促进环节。

  深化公立医院综合改革

  新一轮医改以来,公立医院改革已从单向推动转向全面综合改革,“以药养医”为核心的旧机制基本破除。

  “近十年公立医院改革取得了重大阶段性成效,在保障人民身体健康,尤其是在重大疫情防控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紧急医学救援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国家卫生健康委体制改革司司长梁万年指出,实践证明,政府主导、公益性主导、公立医院主导的公立医院改革发展原则是正确的,也充分彰显出公立医院作为医疗服务主体的作用,公立医院的医务人员是保护人民身体健康的主力军、是医改的主力军。

  江宇指出,公立医院要真正实现公益性,就是要靠建制度,即建立符合医疗卫生行业特点的薪酬和编制制度,落实政府财政对公立医院的投入责任,健全面向公益性的公立医院和医务人员绩效考核机制等,这些都是对公立医院长期形成体制机制的根本转变,是利益格局的重大调整,推进难度很大。

  为此,《医改任务》在总结前期改革经验的基础上,针对公立医院运行的关键体制机制,提出健全医疗卫生机构和医务人员绩效考核机制、建立和完善医疗服务价格动态调整机制等一系列制度性安排。

  江宇说,《医改任务》对广大医务人员和群众十分关心的落实乡村医生补助政策、推动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基层、对受疫情影响的医疗机构予以扶持等也作了具体部署,及时回应了群众关切。

  如何深化公立医院改革,梁万年透露,要围绕重大疾病的防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处置,加强公立医院防治能力建设,尤其是分层分级分流的救治体系建设,同时要注重资源配置的合理性和政策的协同性,促进公立医院发挥公共卫生的职能,建立相应的督促、激励、约束机制。

  同时,要强化公立医院的内部管理,尤其是要强化公立医院全面质量管理、成本控制制度设计和现代医院管理相关政策措施的落地,推动公立医院的集约式发展,用好每一分钱,包括政府投入、医保投入及个人缴费,并运用大数据技术,实时监控公立医院的运行状态。

  梁万年强调,要继续深化公立医院的外部体制改革,给公立医院的发展增加新的动能,持续深化公立医院的医保支付方式改革以及薪酬、人事、编制制度改革。

  紧紧扭住“三医联动”牛鼻子

  医疗保障制度改革、药品供应保障体系建设是深化医改的重要内容,在实现医改目标中处于重要地位。但目前“三医联动”的改革合力和叠加效应发挥得还不够充分。

  为此,《医改任务》提出,推进医保支付方式改革、完善药品耗材采购政策、加强药品耗材使用监管等多项措施。要求有序扩大国家组织集中采购和使用药品品种范围,开展高值医用耗材集中采购试点;逐步建立完善药品信息化追溯机制,实现疫苗以及国家组织集中采购和使用药品“一物一码”。

  《医改任务》强调,要加强医保基金管理,健全监管机制。开展基于大数据的医保智能监控,推广视频监控、人脸识别等技术应用,探索实行省级集中监控。推进“互联网+医疗保障”,加快建设全国统一的医疗保障信息平台,并做好与全国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的对接。

  国家医保局医药服务管理司司长熊先军说,结合《医改任务》,国家医保局将在深化医疗保障制度改革中重点做好提高基本医疗保障水平、推进医保支付方式改革、加强医保基金管理等工作,同时抓好打赢医保扶贫攻坚战、做好疫情防控常态化工作、推进药品耗材集中带量采购、优化公共管理服务、推进医疗服务价格改革等重点任务。

  代涛说,医保制度改革是“三医联动”的牛鼻子, 是关键环节,通过医保支付方式改革可以推动医疗服务体系改革,通过降低虚高药价、调整医保目录和集中招标采购等可以促进医药创新,有助于医疗机构、药品保障体系获得可持续发展的动能。

  □ 本报记者 侯建斌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南祥伟

相关新闻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