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为村”前十菏泽占七席 “智慧乡村”处处开花

2017-06-01 23:07:00 来源: 大众网 作者: 苏龙生

5月26日,全市司法行政系统百余人到南赵楼镇六合苑社区参观“为村”平台法律服务版块建设。

在随官屯镇随西村,村民向记者展示“为村”平台。

随西村“为村”平台部分板块

在唐庙镇王老虎村,村民叶恩林借助“为村”平台,煎饼月销售额1.2万元。

  大众网菏泽6月1日讯(记者 苏龙生)6月1日下午5:30,打开近来日益火爆的腾讯“为村”,全国前十排名中菏泽独占7席。走进郓城县南赵楼镇、随西村、王老虎村等村落,有人借助“为村”普及法律,有人借此平台实现财富增长,还有人搭上“为村”“顺风车”归乡创业。如今,菏泽“为村”建设处处开花,在“智慧农村”日益唱响的今日,这牡丹大地已然迈开大步,抢得发展先机。

  “互联网+普法”日常化,两月村民浏览6000余次

  5月26日上午8:30,郓城县南赵楼镇政府大院人声鼎沸,来自菏泽各县区的百余司法行政人员集聚一堂。他们此行目的明确,学习南赵楼镇六合苑社区“为村”法律服务平台建设。从今年3月11日上线运营以来,六合苑社区普法版块已累计推送法律知识43篇、法律咨询576篇、律师手记4篇,浏览量累计6000余次,互动评论500余次,普法成效显著。

  谈起“为村”法律服务平台运营前后对比,南赵楼镇司法所所长杨慎峰说,他现在的另一个身份,是六合苑社区“为村”法律版块的运营者。作为有着30年工作经验的司法行政人,杨慎峰从首次接触“为村”,到成为该平台法律服务版块成熟运营者,仅用时两个月。

  杨慎峰告诉大众网记者,以往在农村进行普法工作,有着少为人知的难处。“一般来说,法律条文比较枯燥,而在农村村民文化层次各异,单方面照本宣科地进行普法宣传,效果并不理想。”此外,传统普法活动常以办讲座、送“套餐”、发放宣传册等为主,宣传覆盖面小,趣味性及可读性不高,这些都是杨慎峰志在解决的普法痛点。

  如今,六合苑社区“为村”平台已然成为杨慎峰工作中的得力帮手。“有了‘为村’平台,普法宣传不跑冤枉路,而且宣传覆盖面广、趣味性强,村民在浏览其他村务村规的时候,不自觉间就接受了法律宣传,普法效果非常显著。”据杨慎峰介绍,“为村”平台上线以来,他已累计接待群众法律咨询80余次,办理法律援助案件8起。

  2017年3月11日,南赵楼镇六合苑社区“为村”公众平台正式上线运营,截至6月1日下午6点,该平台共有认证村民728人,关注人数2596人,全国实时排名第5。

  “互联网+特产销售”日益火爆,村民手中多条致富路

  比六合苑社区“为村”平台实时排名靠前一位的,是郓城县唐庙镇王老虎村。截至下午6点,王老虎村“为村”平台共有认证村民673人,关注人数1598人,全国实时排名第4位。王老虎村“为村”平台上线运营不到两个月,排名迅速靠前,这在村民叶恩林看来,是一个了不起的成就。

  今年年初,长期在外务工的叶恩林结束漂泊生涯,开始回乡创业,从事煎饼销售生意。叶恩林告诉记者,创业初期由于人员财力有限,销售渠道与宣传方式都比较单一,主要往县区各大超市供货,销量小且不说,而且极不稳定。如何打开销路开拓更广市场,是叶恩林苦苦思索的头等要事。

  今年4月份,王老虎村‘为村’平台正式运营,叶恩林敏锐地意识到,这是一条全新的销售渠道。平台上线当日,他便申请实名认证,加入平台之中。如今,借助“为村”平台“村有好货”栏目,叶恩林不仅省去大笔宣传费用,而且网上销售渠道日渐畅通。

  “上一个月,单通过‘为民’平台卖出去的煎饼就达1.2万元。”叶恩林笑着告诉记者,按照现在的销售情况看,叶恩林对于在平台上打响自己的品牌,很有自信。

  “为村”搭起返乡创业路,助力游子回故乡创业

  与叶恩林有相似经历的,是邻村村民仲伟恒。10年前,仲伟恒远离故土,开始“北漂”生涯。经过数年打拼,仲伟恒在北京逐渐站稳脚跟,成立公司从事高档名片请柬生产工作。但在外漂泊始终艰苦,外加近些年北京房租人工水涨船高,能够回乡创业,逐渐成为仲伟恒心中的一个“梦”。

  去年年底,仲伟恒痛下决心,开始回乡创业。依托菏泽全市推行的各类返乡创业政策,仲伟恒很快在村中租下空地,盖起180平米厂房。

  让仲伟恒更加坚定回乡创业决心的,是近些年来菏泽电子商务的迅速发展。除了传统的销售渠道,回乡创业的仲伟恒生意伊始,就幸运地搭上了王老虎村“为村”平台这辆“顺风车”。如今,借助“为村”平台,仲伟恒的月销售额在25万左右。在没有了房租人力的压力之后,仲伟恒终于能在久违的故乡收获到创业的成果。

  “为村”搭起便捷沟通桥,拉近村干部与村民的关系

  与漂泊游子曲折归乡路不同,在郓城县,已有更多的村民在家门口,享受到“为村”平台带来的实惠与便捷。

  “我们建‘为村’的主要目的,就是为村民办实事,使百姓从中受益。”随官屯镇镇党委委员刘珊珊这样告诉大众网记者。截至今天下午7点,随西村“为村”平台认证村民602人,关注人数1700人,全国实时排名第6。

  现如今,刘珊珊的主要精力放在“为村”平台运营上。“现阶段,平台共有10个版块,每个版块设计都很务实,都能为村民日常生活提供指导。”刘珊珊以“为村”平台中的办事指南版块为例进行介绍,截至今日,她已累计在该版块公布12篇办事流程。

  刘珊珊上传的办事指南直接受益人,就是村民李霞。“这个版块设置确实实用。今年年初,我要给父亲办理养老保险,从平台上看到了办事流程,带齐材料去劳保所一次就办好了,省去了咨询再办理的时间,非常方便。”李霞称,如今和他一样,村民要去办理业务都会先到平台看流程,少跑很多腿。

  此外,刘珊珊再以书记信箱版块为例进行介绍。刘珊珊说,现阶段,村民可以通过这个菜单向村委会留言咨询、反映问题,使村委会及时了解村民的需求。从平台开通以来已经有8位村民在书记信箱留言,并且得到了及时稳妥处理。

  “像3月20日,我们平台上线的第9天,村民李汉新留言说李汉营老家屋后有一堆生活垃圾,十分难闻,天气暖和了怕蚊蝇肆虐。”刘珊珊说,村主任李海全看到后立即在平台上进行了回复,并组织村委会成员对垃圾进行了清理。村民知道这件事之后都对村委会的工作竖起大拇指,提高了村民对村委会的信任度、满意度,促进了干群关系。

  后记:结束为期一天的郓城县“为村”平台采访,大众网记者发现,“为村”带来的益处实实在在。菏泽地大物博,人口众多,物产丰富,在“智慧农村”及“互联网+”唱响的今日,引导村民借助网络沟通感情,创造财富,已成大势所趋。由此来看,菏泽在“智慧农村”进行中,已然先人一步。

责任编辑:刘嵩岳

相关新闻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