责任编辑:潘敬敬
菏泽市首期公益性信用修复专题培训班开班
大众网·海报新闻菏泽11月15日讯(记者 张媛媛)为加快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进一步增强菏泽企业的诚信经营意识,全面提升企业诚信建设水平,11月15日上午,菏泽举行首期公益性信用修复专题培训班。培训班对国家相关法规政策进行了讲解,增强企业遵法守信意识,并指导失信企业开展信用修复,纠正失信行为,形成珍视信用、崇尚信用的良好社会氛围。
信用经济时代已来临,“诚信菏泽”建设稳步推进
信用对于完善市场经济体制和整顿规范市场秩序十分重要,是企业经营之本,企业失信必将寸步难行。目前,国家多个部门已经出台了51个联合奖惩备忘录,对失信主体实施联合惩戒措施,“一处失信、处处受限”的联合惩戒格局正逐步形成。
菏泽市发改委党组副书记、副主任权洪涛表示,加快菏泽市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是市委、市政府确定的一项重点工作,是优化菏泽营商环境、推进“一次办好”改革的重要手段,也是将菏泽打造成全省新旧动能转换示范区的迫切要求。实现“突破菏泽”,离不开“诚信菏泽”建设。
大众网·海报新闻记者了解到,目前,菏泽公共信用信息平台已建设完成,实现了省市县三级联通,初步实现信用信息公示和查询、跨部门数据资源整合与共享、信用报告的生成及信用主体的联合奖惩等功能。
权洪涛说,现实生活中,很多市场主体的失信行为往往是非主观、非恶意产生的,且他们对于纠正失信行为、降低失信带来的不良影响、改善自身声誉和形象存在着强烈意愿。信用修复为失信主体提供了自我纠错、改过自新的机会,能够向市场和社会释放包容性和正能量,有效激发市场主体守信意愿。通过信用修复机制,让失信企业信用得到修复,帮助企业健康顺利发展。
“信用修复”不是“护身符”,遵法守信是根本
据悉,国务院办公厅、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日前相继出台了相关文件探索建立及规范信用修复工作。信用修复指的是失信主体在彻底纠正失信行为并承担相应法律责任的前提下,在接受诚信教育主动做出守信承诺并按规定履行相关社会责任的前提下,依法依规退出“黑名单”并相应解除失信联合惩戒,依法依规缩短或结束失信信息公示,依法依规规范保存信用记录的相关措施和过程。
需要注意的是,信用修复也是对失信企业合法权益的保护机制,但它不是简单的“洗白”和退出,而是有前提、有程序、有限度的失信整改过程,是以信用为基础的新型监管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面对正在逐步形成的“一处失信、处处受限”的联合惩戒格局,信用修复可以帮助符合条件的失信主体解除限制。
权洪涛强调,信用修复不是失信行为、失信主体的“护身符”,遵法守信才是市场主体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赢得主动、永葆生机的根本。国家建立这样的信用修复机制,是对失信惩戒的有益补充,是完善事后监管的重要一环,能够引导失信主体自觉纠正失信行为,消除失信影响,通过获得谅解重建信任关系,实现信用资本价值的自我弥补与提升,重塑自身诚信形象,帮助其在未来社会资源配置和自身发展中获得更多的机会。
下一步,菏泽市发改委将持续举办此类信用修复培训班,各县区发改部门也将举办培训班,积极营造良好的信用环境,提高信用服务质量。
责任编辑:潘敬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