菏泽节前招聘市场出现“怪象” 用工岗位增多反遇招聘难

2016-12-29 11:23:00 来源: 牡丹晚报 作者: 韩 波

  用工企业用工增多但招聘难,求职者处于观望状态不急于找工作,这成为节前招聘会的“怪现象”,在最近举办的几期招聘会上非常明显。12月17日,市人力资源市场招聘大厅内熙熙攘攘,无论是求职者还是招聘企业都不少,但不少招聘单位却反映,招聘到合适的员工并不容易,而求职者却显得非常淡定,多数表示来看看、不着急应聘。

  节前销售人员需求增多,却难觅合适人才

  双节临近,不少商贸类企业对销售人才的需求量持续增加,尤其是送货员、营销员的需求量大幅上涨。

  在12月27日举行的招聘会上,菏泽一家酒水商贸公司招聘经理马涛对牡丹晚报记者说,元旦、春节临近,市民对酒水的需求大增,这对商贸企业而言既是机遇又是挑战,而这个挑战来自销售人员短缺的现状。据马涛介绍,目前,公司共有销售人员二十余人,分布在菏泽的各个区县,人手非常紧张,随着双节临近,需要增加大量销售人员,但招聘起来非常困难。“连续在招聘会上呆了一个月,仅招到两名有意向的人员。”马涛非常苦恼地说。

  “目前,来我这里报名的有十几个人,但面试结束后,仅有一个人愿意留下来。”一家食品销售企业招聘负责人刘文全告诉记者,“有时候是求职者不愿意干销售,有时候是我们感觉求职者不适合,总而言之,双方很难达成默契。其实,我们的要求很简单,不管你是什么学历、什么背景,只要能把产品销售出去就行。”刘文全还说,现在的销售人员太不好招了,很多年轻人怕累不想干。说起销售岗位增多的情况,他分析说,以前那种开个店就赚钱的市场已经没有了,现在受电商冲击很大,实体店必须主动出击,为客户提供贴心服务,这也是现在销售岗位需求增多的原因。

  要求“工资高待遇好”,求职者让企业难以招架

  在招聘会现场,牡丹晚报记者跟随几名求职者找工作发现,不少求职者首先关心的是工资和待遇问题。事实上,这也是所有求职者关注的焦点。

  “一个月工资多少钱?每月休假几天?福利怎样?”求职者张振磊一上来就询问核心问题。今年38岁的张振磊一直在市内某化工厂从事技术工作,虽然称不上工程师,但也是有些专业技术的。“我主要想找个更好的平台,重点关注的还是待遇。”张振磊很明确地对记者说。

  “招聘员工时,我们面对的求职者,大多数对待遇要求比较高,这部分人群很有可能是返乡人员,在南方工作待遇较好,回到家乡总要有个比较。”菏泽一家食品公司招聘经理裴建军说,“综合考虑菏泽的经济情况,不少企业很难达到求职者的要求,他们的要求有些‘咄咄逼人’,让企业有些难以招架。”

  求职者多为返乡人员,观望心态强烈

  家住牡丹区沙土镇的王志华,前两天刚从青岛打工回来。

  说起返乡早的原因,王志华向记者抱怨道,原本没想到回来这么早,可公司由于订单量减少,提前给部分员工放假了,没办法。距离春节还有一段日子,王志华不愿意在家闲着,就考虑着来市场上找个活临时干一段时间。

  记者了解到,像王志华这样在人力资源市场上临时找活的人不在少数,他们大部分是从外地回到菏泽的,对工资待遇要求比较高。“反正就这个把月的时间,想着找个离家近点儿的、工资待遇好点儿的工作,如果没有合适的就算了。”王志华这样定位这次找工作。

  菏泽一家化工企业招聘经理张华云向记者介绍,临近春节,返乡的农民工比较多,他们对工作的渴求度不大,主要考虑离家近一点儿,找个工资高些的工作,所以对工作的要求也比较苛刻,有时候提出的要求让企业“难以招架”,在这种情况下,供需双方很多时候难以达成一致。

  据记者调查,这段时间,在人力资源市场上,返乡人员并不少见,他们本身在外地有一份工作,但想回到家乡发展,找工作时多处于“观望”状态。菏泽市人力资源市场负责人张东利对牡丹晚报记者分析道,无论是招聘企业还是求职者,这段时期都不会下太大的气力,这种持续观望的状态将会持续到春节后,那时将会出现求职高峰。

责任编辑:张媛媛

相关新闻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