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菏泽润华爱心助学”系列报道之四:家庭贫困,挡不住求学路

2017-06-05 15:47:00 来源: 大众网 作者: 刘进 郭亮

  编者按:

  公益慈善是人类之心所能领略到的最真实的幸福。扶贫济困、乐善好施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践行公益、传递爱心也是现代社会的基本价值。近年来,润华集团发起“润基金”公益项目,借助集团“润基金”平台,自2011年来,菏泽润华汽车园每年两次集中开展爱心助学活动,该活动迅速在菏泽生根发芽,众多贫困孩子持续得到捐助,结出公益美善之果。即日起,大众网推出系列报道《润华助学,滴水有愿》,梳理“润基金”菏泽润华爱心助学活动发展脉络,讲述菏泽润华公益之行的每一个感人故事。

  今日推出系列报道第四篇。

润华别克菏泽广州路店每年两次给李芳敏一家资助

家境贫困,没有阻挡李帆的求学路

  大众网菏泽6月5日讯(记者 刘进 郭亮)丈夫患重病多年刚刚离世,家庭负债十几万,家在菏泽开发区岳程街道办的李芳敏独自带着两个孩子,挑起了这个家庭的重任。她坚持让女儿读书上学,立志治好儿子天生的眼疾。在润华别克菏泽广州路店的长期帮扶下,这个曾陷入最低谷的家庭,正逐步走出困难,一步步改变生活的命运。

  今年42岁的李芳敏生活异常忙碌,在一家保险公司上班,为赚钱养家,她每一晌的时间都无比珍贵,尽管一个月的收入不过2000元,但这对整个家庭至关重要。几次沟通,润华别克的工作人员才在5月中旬的一天中午约到了她,会面的时长也仅仅是午休的一个小时。

  再次接过润华别克菏泽广州路店的1000元爱心捐款和慰问品时,李芳敏眼睛湿润了,她想起了上次接受捐款的场景。2016年9月,润华别克的工作人员到她家送去了善款,那时候她丈夫的病情已经到了最坏的时候;捐款过后几天,受病魔折磨3年多的丈夫终于彻底倒塌,离开了人世,那1000元捐款,被用来紧急处理丈夫的后事。

  在2013年10月之前,李芳敏一家都处于幸福快乐的生活状态。家住菏泽开发区岳程街道办事处孟王庄村,一家四口,儿女双全,丈夫常年在本地的工厂打工,李芳敏在家照看孩子,偶尔外出打零工,夫妻俩收入不多,但已足够一家人的开支。当年10月,丈夫感到身体不适,到医院检查后确诊为多发性骨髓瘤,当时已是晚期,家庭命运从此改变。

  重病很快花干了家里微薄的积蓄。发现患病后的半年内,李芳敏每个月都要带丈夫住院治疗,短则十天,长则半个月,但以后在医院治疗的时间越来越少,有时半年还不去一趟医院。为减少花费,在医院治疗稍微转好,丈夫就急着出院回家养病,一直等到筹够了钱,再去医院治疗一段时间。这种状态一直持续了近3年,进入2016年下半年,丈夫的病情已恶化到最坏的情况,全身疼痛,铁打的汉子常常疼得大声哭出来。这时家里已先后花费三十多万元,欠债十几万,丈夫坚持不再住院,不再“拖累”家庭,决定“回家等死”。“从医院回家后,他坚持不吃不喝,一心想死,到死一共坚持了49天。”说到此时,李芳敏已泣不成声。

  李芳敏说,丈夫患病时,医生说有治好的一个可能——骨髓移植,但花费巨大。李芳敏曾打算把家里唯一一套房子卖掉,给丈夫做移植骨髓,但遭到丈夫的严厉拒绝。骨髓移植只是有可能治愈,无法保证完全治好,丈夫把机会留给了李芳敏和两个孩子,“你们娘仨,不能没有一个房子”。

  李帆今年13岁,在父亲与病魔斗争的三年里,她从小学上到了初中。2017年5月中旬见到她时,她正在上课的间隙,身体高而瘦,见人面带羞涩,却十分懂礼貌。

  在家庭经济最困难的时候,李芳敏和丈夫坚持不让女儿辍学,他们希望她通过读书有更好的前程。对于患重病原因,李芳敏和丈夫曾多次猜测:或许与其常年工作的环境有关系。李芳敏的丈夫曾在农药厂车间工作两年,随后在化肥厂车间做了四年,白班+夜班轮流转,强度大,环境不好。“他临终前一直叮嘱,一定要让两个孩子好好上学,他希望李帆长大后做个老师,不像没有文化的他那样,只能没日没夜地在工厂卖力气。”李芳敏说。

  “李帆很懂事儿,她爸爸没走时,她放学一回家就在旁边伺候。”如今已经在菏泽开发区广州路中学读初二的李帆,平常住校,一周回家一次,从不攀比,听话懂事,让李芳敏省了不少心思。除了李帆上学,儿子天生的眼疾是李芳敏面临的另外一个重大花销。“儿子的一双眼睛天生弱势,几乎看不见。”让人欣慰的是,通过社会帮助,目前,菏泽本地的一家医疗机构决定为小家伙提供义务治疗。

  李帆的学习成绩在班里属于中上等,但她的英语不好。很多同学在外加班辅导,但看到一小时100元的课程费,让李芳敏望而却步。“我们娘仨还是要首先保证吃饭。”前些日子,李帆向李芳敏表达了想学习舞蹈的愿望,李芳敏直接回复“办不了,咱没这个条件”。

  亏欠、辛酸、无奈,面对女儿,李芳敏心里很不是滋味,但有了像润华集团这样的社会爱心企业相伴,她对未来的生活有着美好期待。

责任编辑:丁厚勤

相关新闻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