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级非遗菏泽市大弦戏传承人王秀兰:让大弦戏唱响五湖四海

2018-02-22 17:30:00 来源: 鲁网 作者:

王秀兰在向记者介绍她扮演的角色

  大弦戏是一个古老而稀有的传统多声腔戏曲剧种之一,也是菏泽的传统地方戏曲,素有“大弦戏唱三天,小笛子还往耳朵里钻”等美誉。时代变迁使得大弦戏日渐没落,不过,随着前些年菏泽大弦戏传统经典剧目《两架山》唱响香港,这门珍贵而又濒危的优秀剧种又重新得到了人们的重视和喜爱。近日,记者来到了国家级非遗菏泽市大弦戏传承人王秀兰的家中,这位78岁的老艺人向记者讲述了更多关于菏泽大弦戏的故事。

  王秀兰是牡丹区沙土镇西王楼村人,14岁便进入了大弦戏戏班。“我自小就喜欢文艺,去戏班考试时戴建成老师看中了我的节目,便让我在戏班呆了下来。”年近耄耋的王秀兰身体依然很好,说起话来也很是思路清晰,“没想到,刚到戏班的第三天,我就临时救场演了一个小角色。”

  在戏班里王秀兰的老师是陈贯福,学了不到一年,她已经可以演个小角了,第二年更是成了主角。“当时戏班有些艺人出走了,我只好上台演主角。”那段时间,王秀兰白天唱戏晚上学戏,根本睡不了多长时间。不过,也正是那段时间,让她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渐渐地,王秀兰塑造的景三春、江姐、阿庆嫂等戏曲形象得到了人们的一致好评,到河北、山西、陕西等各个地方的演出也收获了许多粉丝。“1961年,我们到枣庄演出,当时京剧大家袁世海和杜近芳正在淄博演出,想不到他们竟专门坐车来看大弦戏。”说起这段历史,王秀兰显得十分骄傲,“那可是地地道道的顶尖人物啊,他们还夸我唱得好,夸大弦戏是国家级的剧种。”

  “之后大弦戏逐渐没落,我也迫不得已转了行。”提起大弦戏的没落,王秀兰禁不住地叹息,“那时我感觉人生没了追求,连吃饭都没了味道。”

  90年代中期,在一次“庆七一”演出中,市里把各个地方戏曲的代表人物聚集在了一起演出,王秀兰自然也在其中。“听到这个消息,我高兴得简直就要哭了。”那是王秀兰自1968年后,20多年来第一次在舞台上又唱响了大弦戏,“之后我还录了个大弦戏录音带,让宣传队放给大家伙听,舞台上面的表演也多了起来。”

  大弦戏重新被大家认可,这让王秀兰十分兴奋,同时她也开始研究起了大弦戏的传承。她把自己的教学视频和表演视频刻录成光盘,免费送给戏曲爱好者学习、欣赏。今年1月份,王秀兰被评为国家级非遗菏泽市大弦戏传承人。

  “我们剧院开展了大弦戏‘依团代传’工作,以山东梆子和枣梆剧团为依托,选调部分优秀演员学唱大弦戏。”王秀兰是这些优秀演员的老师,“演员们都表现很好,我们一起克服了许多困难,收到了很好的成绩。”没错,2014年唱到香港的 《两架山》和2015年的稀有剧目《金麒麟》,都是对王秀兰和所有致力于大弦戏传承的人的最好回报。

  “传承大弦戏是王老师毕生的追求,近80岁的她一直骑着电动车来给我们上课,不上课时也会来看我们的排练情况,看我们的每个动作,每句唱腔,甚至每个眼神。”王秀兰的大弦戏学生宋秀红告诉记者,“很多次,王老师晚上在家里面想起我们某个地方做得不到位,就会立刻给我们打电话指正,教我们正确的做法,让我们非常感动。”

责任编辑:张媛媛

相关新闻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