蘑菇大户作“代言”一个赚个个赚

2018-02-23 15:22:00 来源: 山东商报 作者: 刘云鹤

  春节前几天,家住黄河滩区的刘文杰将家中22个大棚30多万斤蘑菇全部卖出,收获颇丰,安心过了一个好年。

  刘文杰是菏泽市东明县长兴集乡找营村人,自2016年以来得益于扶贫政策,开始大规模种植蘑菇大棚,行情好时一个棚能赚到5万多,整个村子包括长兴集乡其他村有很多像刘文杰一样的蘑菇种植户。大棚蘑菇不仅种植户赚钱,也辐射到周边村落。用刘文杰的话说,都在一个地球上,一个“赚”都跟着“赚”。

  赶上行情好 一个棚能赚5万多

  大年三十,刘文杰和妻子早早地起床开始打扫卫生,收拾屋子,贴春联,迎接新的一年。

  忙了一个冬天,两口子终于赶在年前将三十万斤蘑菇全部卖出。虽然很辛苦,但说起来他们依然难掩兴奋,今年行情不错,刘文杰打心底里开心,全家也可以过个好年。

  刘文杰是菏泽市东明县长兴集乡找营村人,多年来政府扶贫力度逐渐加大,他切切实实感受到了来自扶贫脱贫政策的好处。从2016年开始,刘文杰在当地政府的帮助下大规模种植大棚蘑菇,如今他的蘑菇大棚已扩展到22个,成了乡里远近闻名的蘑菇大户。

  蘑菇大棚作为当地的扶贫项目之一,惠及的不仅是刘文杰一家人。长兴集乡扶贫办主任王新桥告诉记者,目前全乡蘑菇大棚的数量有800多个,种植面积达到1000多亩。

  刘文杰表示,现在村里种蘑菇大棚的有二十多户,基本每户最少都得有六七个大棚,还有更多的,整个村子加起来数目不少。他回忆,其实在十年前,自己就种过大棚蘑菇,那时还没成规模,因为没赚到钱中间几年又出去打工做生意。可是他发现在外打工既赚不了多少钱,还没法照顾家里人,于是又回家种蘑菇。“我家十年前就开始种大棚蘑菇了,那时村里只有两家种的,扶贫项目开始之后规模就变大起来了。”刘文杰说,“2015年时,乡里的领导来蘑菇大棚考察了好几次,觉得种蘑菇挺好,2016年六七月份,乡里鼓励村里人种蘑菇。”

  刘文杰称,当时乡里正研究一些扶贫项目,不知道引进什么好,考察大棚后感觉比普通的农作物赚钱所以决定推广,“2016年建的时候政府一个棚给村民补贴8000块钱,并且帮着找技术员和蘑菇的销路。”“背后有支持的,乡亲们干的放心,干的大胆。”刘文杰笑着表示,赶上行情好产量高时一个棚就能赚5万多。

  就这样,村里的蘑菇大棚一个个盖了起来,形成了规模。

  帮村民出谋划策 成了蘑菇“代言人”

  正月初三刚过,刘文杰又开始忙碌起来。他介绍,蘑菇生长很快,刚过完年新一茬的蘑菇就会长出来,这时得张罗着大货车过来运全村的蘑菇,“每年刚过了年这段时间车少,我急的不行,一般每年的初五初六陆续开始有车。”

  2016年,村里开始大规模种植蘑菇时,刘文杰几乎每个种蘑菇的村民家都去过,无论是建棚还是种蘑菇都会被叫去指导一番。年轻时跟着一位叔叔学种蘑菇,再加上自己种过几年蘑菇,刘文杰成了村里有经验的人。他表示,这种东西就是边种边学边琢磨,当时为了村里能种好蘑菇乡里组织还开了几次现场会。“现在好了,大家多少都积累了些经验,发现问题就直接给我打个电话交流一下。”刘文杰说,“蘑菇生长周期短,遇到的问题也多,今天暖和可能这样管理,明天冷了又需要另一种管理方法。”

  刘文杰现在不仅是村里的蘑菇大户,他还成了蘑菇“代言人”。

  他告诉记者,以前蘑菇成熟了就想着找人赶紧卖出去,村里有刚种蘑菇的还摸不好行情就托他一起卖掉,后来刘文杰帮卖的蘑菇越来越多,他这自然而然也形成了一个蘑菇市场。

  现在刘文杰的蘑菇市场已初具规模,平时妻子在市场帮着收蘑菇、记账之类的,自己帮着联系货车卖蘑菇,日子忙碌而充实。“也算是中介,成规模后会收取一小部分利润。”

  刘文杰告诉记者,主要还是为了方便。他表示,规模大了必须有一个市场才能更好地销售,蘑菇不像其他蔬菜,放的时间非常短,必须短时间内卖掉。

  带动了好几个村的劳动力村民一天能赚不少钱

  村里上百个大棚,给不少村民带来了赚钱的机会。用刘文杰的话说,都在一个地球上,一个“赚”都跟着“赚”。

  刘文杰介绍,村里不种蘑菇的人很多都在蘑菇大棚里打工,蘑菇从种植到管理再到卖需要投入很多劳动力,现在不仅是本村的人,许多周围村的村民都会来到这里打工。一般中秋左右开始种蘑菇,种蘑菇时需要的人最多,一天得需要上百个人,采蘑菇时需要20个人左右,平时日常的管理也需要十几个人。“采蘑菇的算比较低的,一人一天能赚六十块钱左右,有负责装袋的,一天能赚一百二三,少的也能赚七八十。”刘文杰说,“搞机械的赚的比较多,如种蘑菇需要粉碎玉米铺在地上,还有拌料的等工种很复杂,他们多的时候一天能赚到1000多元。”

  他表示现在村里60岁以上的老年人居多,出去打工又赚不到多少钱,还不如在家干点,工资都是按天算。对于种蘑菇的也很划算,一个棚占一亩地,种好了就赚钱。刘文杰算了一笔账,出去打工,就算一个月4000元,一年下来也就5万块钱,“当然了也有赔钱的,干什么都有风险。”

  种上一次蘑菇得忙八九个月,棚闲着时,刘文杰就种点西瓜、玉米等农作物,棚里总是闲不着。

  日子有了盼头 还想琢磨点别的

  刘文杰感慨,其实赚的都是辛苦钱,前几年村里有小伙子刚开始种蘑菇时170斤,两三个月下来只有130斤,“我们都开玩笑道,‘想减肥种蘑菇’。”

  他还告诉记者,蘑菇去年的行情好,一般都是一块七八到两块钱一斤往外批发,有村民去年六个棚,今年又增加了六个,种的时候感觉很累,赚钱了就觉得值了,“其实庄户人家种什么都有感情,先别说赚钱不赚钱,看着蘑菇由一颗小种子长成蘑菇,我们打心眼里感到欣慰。”

  刘文杰回忆,家住在黄河滩区,祖祖辈辈盖了不少次房子,不仅仅是因为洪水,那时穷房子也盖不结实,一辈子的精力都耗在盖房子上。“现在生活变好了,日子也有了盼头。”问起2018年的新打算,刘文杰说,“想琢磨再干点别的新鲜玩意。”

  王新桥介绍,现在乡里的扶贫项目除了蘑菇大棚还有其他的蔬菜大棚,规模也不小,主要种植芹菜、西红柿等绿色蔬菜。除了这些,还有光伏发电、电商、水产等。“光伏发电主要是扶植一部分贫困户。”王新桥说,“各村将这部分钱视情况补贴给村里比较困难的村民。”

  除此外,王新桥还介绍,扶贫项目中还有扶贫车间,扶贫车间一般都是计件,村里很多妇女都在那上班,挣得多少就看你的手快慢,“拿找营村举例,村里有一个做塑料袋的车间,很多老年人都可以干,老太太赚四五十块钱二三十块钱的都有。”

  王新桥还表示,2018年会继续增加扶贫车间的规模,做到全覆盖。

责任编辑:张媛媛

相关新闻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