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武“90后”大学生返乡创业 鲟鱼成就产业扶贫

2018-03-19 19:03:00 来源: 大众网 作者: 刘同道

返乡大学生范昌爽正在巡查鲟鱼长势

抚育池内的鲟鱼

  大众网菏泽3月19日讯(见习记者 刘同道)毕业于黑龙江水校的成武籍“90后”大学生范昌爽,从小就对“鱼”充满了感情,在大学毕业后,他毅然决定返乡创业养殖鲟鱼。作为党集镇扶贫基地的鲟鱼养殖基地,在发展特色养殖的同时,助力扶贫,形成“鲟鱼基地+合作社+贫困户”的产业扶贫模式, 特色养殖产业的发展,为农民提供了就业岗位。

  返乡大学生,在家养起了“黄金鱼”

  今天上午,大众网记者在鲟鱼养殖场内看到,之前废旧的窑坑已经被改造成为小院,四周果树成行,池塘水面波光粼粼,池塘边鲟鱼养殖场负责人范昌爽正带领两名工人种树,他介绍,由于养殖的都是冷水鲟鱼,怕水的温度过高,如果超过二十四五度,鲟鱼就会生病,现在先种上树,到夏天的时候也有一点阴凉。

  据了解,鲟鱼是食用价值极高的大型冷水性经济鱼类。全身除体表骨板外,其它部分都可食用,营养价值极高。尤其是鲟鱼卵加工而成的鱼籽酱,更是欧美市场的奢侈消费品,享有“黑色黄金”的美称。2016年,在北京实习的范昌爽发现,鲟鱼的销售行情非常好,而且鱼子酱的价格更是贵比黄金,他顿时萌发自己养殖鲟鱼的念头。

  据了解,2016年,范昌爽在黑龙江水校毕业后,即回家着手鲟鱼养殖事宜,筹集资金,寻找场地,先后投资百余万,建成鲟鱼抚育车间一座,鲟鱼养殖规范池6个,平均每个规范池养殖鲟鱼7000尾,项目占地面积50亩,是一处集自动进排水、育苗培育车间、库房及检验室为一体的现代化养殖基地。

  “基地+合作社+贫困户” 短时间带动村民走向致富路

  经过短短一年时间,就有近十个行政村先后建立了鲟鱼养殖扶贫点,通过“基地+合作社+贫困户”的产业扶贫模式,对贫困户景象帮扶,实行免费建池、免费培训、免费供苗、免费供料、统一管理、统一销售的养殖模式,每户平均建设养殖池塘30平方米,养殖鲟鱼500余条,仅九个月就能长成销售,每条鲟鱼净收益8元左右,养殖户年平均可增收4000元。

  范昌爽告诉大众网记者,现在鲟鱼市场基本都是供不应求,因为在菏泽地区,养殖鲟鱼的就只有他这一家,采用这种养殖模式,不仅可以带动贫困户脱贫,而且能尽可能的满足市场需求,他说:“下一步,养殖规模会逐步扩大,带动周边更多的村民实现家门口的就业和在家致富,打造鲟鱼育产销一体化,并拉长产业链,依托党集镇正在建设的“我的中国”生态观光项目,增设农家乐,采摘园垂钓园等项目,形成产业的良性循环。”

责任编辑:张媛媛

相关新闻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