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的目标任务和工作重点

2017-02-23 16:58:00 来源: 大众网 作者:

  2017年的目标任务和工作重点

  2017年是新一届政府的开局之年,是实施“十三五”规划承前启后的重要一年,是落实市第十三次党代会精神的关键一年,做好今年的工作意义十分重大。

  今年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8.5%左右,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8.5%左右,进出口总额增长7%,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9%和9.5%左右;全面完成省下达的节能减排、安全生产等约束性指标。

  (一)突出加快发展,全力扩大优质增量,厚植发展优势。发挥有效投资的战略支撑作用,着力优化投资结构,提高投资总量,增强可持续发展后劲。一是全力抓好精准招商。毫不动摇地把招商引资作为经济工作的生命线,围绕延伸主导产业链条,高水平策划一批市场前景好、科技含量高、带动能力强的项目,争取更多纳入国家、省规划计划。瞄准产业转移的重点区域,盯紧国际国内500强和行业领军企业,灵活运用政策招商、园区招商、产业招商、以商招商等方式,不断提高招商引资的精准性和实效性,力争新引进落地过亿元项目400个以上。二是切实抓好重点工程项目建设。加快推进省市重点项目建设,确保竣工投产80个以上。加快推进重大交通项目建设。菏泽机场、枣菏高速公路菏泽段、德上高速公路巨野至单县段进度加快,新万福河航道复航工程二期开工建设,鲁南高铁菏泽段全面启动,京九铁路客运专线、菏徐铁路、濮阳至菏泽高速公路等前期工作取得新进展,东新高速东明黄河公路大桥实现贯通。加快推进公共设施项目建设。启动建设菏泽国际会展中心、电子商务综合服务中心、牡丹健康城、市博物馆新馆、市档案馆新馆、武警支队三位一体等项目。加快建设山东省科学院菏泽分院、全民健身中心、老干部活动中心、老年大学、市民文化中心、残疾人康复中心。三是强化民间投资的支撑作用。精心抓好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项目的策划、论证和筛选,争取更多项目进入国家发改委和财政部综合信息平台、纳入国家示范项目库。以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项目为重点,放开投资领域,降低准入门槛,引导更多民间资本公平进入,提高项目规范化运作的能力和落地水平,确保实际利用民间资本1200亿元以上。四是放大政府投资引导效应。坚持市场化运作,加快投融资体系建设。市级切实建设运营好菏泽牡丹机场投资公司、高铁投资公司等6家市管投融资公司,支持各县区加快建设各具特色的融资平台。积极争取国家专项建设基金项目。

  (二)突出转型升级,提高发展的质量和效益,积极构建高水平产业体系。坚持从供给侧和需求侧两端发力,协同推进,跨越发展。一是深入实施工业强市战略。把工业主导产业作为转型发展的重中之重,紧密对接“中国制造2025”山东行动纲要,全面实施工业强市各项政策措施,落实产业推进计划,加强企业分类指导,全力培育骨干企业,切实做大做强做优工业经济。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实施新一轮技术改造,促进四大工业主导产业向创新链、产业链、价值链和财税链“四链”融合转变,结构层次由中低端向中高端迈进。积极培育服务型制造,推广总集成总承包、个性化定制、装配式建筑等新业态新模式。推进产品结构优化升级。鼓励企业瞄准市场需求,提升产品质量,打造优势产品。加大商标注册和品牌创建力度,力争申报国家驰名商标2件、省著名商标15件,创建省名牌产品5个,注册马德里商标40件以上。推进组织结构优化升级。深入实施企业梯次培植计划,加快“个转企、小升规、规改股、股上市”步伐,力争新增“四上”企业350家,完成改制400家、挂牌上市10家。推进经营者结构优化升级。实施企业家培育工程。倡树企业家精神,营造尊重、关心、保护企业家的良好氛围。二是加快发展现代农业。全面落实中央一号文件精神,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培育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不断提高农民收入。积极发展园区农业。重点抓好国家牡丹农业科技园区、8个省级农业科技园区和省级农业高新技术开发区建设,支持各县区规划建设现代农业综合园区,鼓励有条件的乡镇打造特色农业园区,支持有条件的乡村建设田园综合体。积极发展标准农业。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全过程监管体系,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试点,新增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区4个。新增省级标准化生产基地15个、面积5万亩。积极发展品牌农业。新增“三品一标”产品100个、省级知名品牌企业5家。积极发展效益农业。稳妥建设“万元田”。缩减低效作物种植面积,发展设施农业和牡丹、芦笋、山药、黄桃、大蒜、木瓜、罗汉参等特色作物,新增市级以上“一村一品”示范村镇30个。积极发展加工农业。突出农产品加工业园区建设,着力引进建设一批农产品加工项目,切实提高农产品加工转化率。积极发展循环农业。推进“粮改饲”和农作物秸秆“过腹还田”,提高粮食就地转化率,新增省级以上畜禽标准化示范养殖场30家。鼓励适度规模经营,新增市级以上示范家庭农场10家,农民合作示范社30个。三是推进现代服务业集聚发展。突出抓好100个服务业重点项目、100家服务业重点企业和30家重点服务业集聚区。大力发展物流业。规划建设物联网产业园。大力发展冷链物流、仓储物流、智能物流、第三方物流等现代物流业。加快济铁物流园、传化物流园等重点项目建设,引导银田农贸、喜地冷链物流园等重点企业发展智慧仓储物流和标准化试点,加快打造区域性物流中心城市。大力发展金融业。新引进银行、保险等金融机构4家以上,积极稳妥发展互联网金融、绿色金融、金融租赁等新兴业态,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实体经济的投入。大力发展现代旅游业。支持郓城县、单县发展全域旅游,加快培育旅游新业态。集中力量打造龙头旅游项目,创建旅游品牌,实现旅游消费总额150亿元以上。大力发展新兴服务业。在提升改造批发零售、住宿餐饮等传统服务业的基础上,推动建安、会展、健康、养老、家政、文化、体育等产业繁荣发展。争创国家级广告产业园区。力争服务业增加值占三次产业的比重、现代服务业占服务业的比重均提高1个百分点以上。四是提高绿色发展水平。认真落实节能评估审查制度和煤炭减量替代工作方案,大力推进“工业绿动力”计划和“百项节能重点工程”,新建建筑一律执行绿色标准,实现节能量20万吨标煤以上。强化大气污染防治,健全联防联控机制,严格执行大气污染第三阶段排放标准限值,实施民用散煤综合治理,加强扬尘治理,加快城区裸露土地绿化,持续开展加油站清理整顿和油品质量专项检查,强化高排放车辆监管,完善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推动空气质量持续改善。狠抓水环境治理,完善落实“河长制”,搞好市县城区污水管网铺设和城市污水处理厂扩容运行,强化城市黑臭水体整治,不断改善提升水质。推进农业面源污染治理,探索推行垃圾分类制度,倡导绿色消费模式和生活方式。加大环境保护执法力度,对环境违法行为实行联合惩治、严厉惩治。

  (三)突出创新驱动,加快改革进程,充分释放发展活力。坚持改革创新,着力破除体制机制障碍,为发展增添新动力。一是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全面落实“三去一降一补”五大任务,振兴实体经济,扩大有效供给。加快推动产能过剩企业主动退出、优化整合。有效处置“僵尸企业”,实现有效激活或市场出清。加大不合理涉企收费清理力度,落实小微企业和高新技术企业税收优惠政策,扩大直供电范围。鼓励企业开展管理对标活动,推进管理创新、商业模式创新,提升精细化管理水平,实现降本增效。二是深化重点领域改革。深化行政管理改革。加快行政审批、商事制度改革,积极推行“多证合一、一照一码”。深化财税、投融资体制改革。推进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健全完善全口径政府预算体系。深化教育、医疗卫生、社保、文化、价格机制、收入分配、住房制度、编制人事、事业单位等领域改革,进一步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深化农村产权制度改革,推动“三权分置”,加快土地流转平台建设,促进土地经营权依法自愿有偿流转,逐步增加农民的财产性收入。三是深化科技创新驱动。落实支持科技创新的政策措施,引导全社会加大科技投入,确保全社会研发投入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1.44%,力争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突破千件。加强知识产权保护,严厉打击侵权假冒行为。强化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支持企业建设创新平台,新增市级以上技术中心15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设立研发机构的比重达到8%。加快与清华大学、中科院、山东大学的产学研合作,落实重大合作项目10个以上。全面落实人才政策。力争新增省级以上高新技术企业25家,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实现2750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的比重达到33.7%。

  (四)突出优势发挥,激发内生动力,培育壮大经济增长新动能。在提升优化传统动能的基础上,大力培育新动能。一是推进新人口红利加快释放。充分发挥150多万在外务工人员这一潜在资源优势,认真落实支持返乡创业政策,完善支撑体系,降低创业门槛,提供创业便利,形成推动返乡创业的合力,加快人力回归、资本回流,力争5万名以上外出人员变为“城归”,带动就业15万人以上。二是加快发展互联网经济。把“互联网+”贯穿到产业发展全领域,促进线上线下融合发展。以创建全国电子商务示范市为抓手,大力推进电商提质增量,完善配套产业,带动新实体经济蓬勃发展,打造鲁苏豫皖交界地区具有区域竞争力、在全国具有影响力的电子商务中心城市。继续加强与阿里巴巴、京东等电商企业合作,拓宽合作领域,取得更大成效。抓好电商人才引进培养、快递物流体系建设和融资渠道拓展。全力办好第五届中国淘宝村高峰论坛,推动我市形成电商高地。加快电子商务品牌塑造,力争全市淘宝村发展到100个。积极开展“千企触网”行动,力争50%以上的规模以上企业具有网络购销实绩。引导企业推动产品上行,力争电子商务交易额达到1600亿元。三是加快发展开放型经济。加快青岛保税港区菏泽功能区等开放型功能区建设。抓好出口企业的引进培育,加强出口品牌打造。发挥户外家具、木草柳编、化工、干鲜果蔬等产品的出口优势,增强对进出口的拉动能力。深度挖掘潜力,大力发展服务贸易,切实提高服务贸易在外贸中的占比。力争实现进出口总额376亿元,服务贸易进出口17亿元。四是提升园区经济发展水平。制定出台创新市开发区和菏泽高新区行政管理体制的意见,积极争创国家级园区。支持各县区加快省级经济开发区建设。规范提升拟保留化工园区。精心抓好现代农业综合园区、电商产业园、物联网产业园、返乡创业园、商贸物流园等产业园,促进园区经济占比不断提高。加快3个省级、13个市级特色小镇的规划建设,推动形成镇域经济新的增长点。

  (五)突出功能完善,狠抓基础设施建设,加速推进新型城镇化进程。以建设富有吸引力和影响力的区域中心城市为目标,以纳入中原城市群发展规划为契机,以迎接撤地设市20周年和实施大城市试点为动力,加快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提升新型城镇化的质量和水平。一是着力提高中心城区首位度。加强城市规划编制。紧密结合大城市试点要求,编制大城市发展规划。完成城市总体规划报审,启动综合交通、地下空间利用等专项规划和高铁片区等控制性规划。严格规划实施,提高城市规划的实施符合率。加快城市框架体系构建。围绕拓展城市发展空间,完成广州路北延跨赵王河连接鄄城县工程,广州路南延跨万福河连接定陶区工程,北外环路东延跨赵王河、穿京九铁路连接上海路工程,西安路南延穿新石铁路、跨万福河连接定陶区工程,长江路东延至机场等6条骨干道路。开工建设太原路北延从大学路至国花大道段、解放街北延从黄河路至北外环路段等6条重点道路。切实提升市区微循环能力。打通大学路从太原路至桂陵路段、泰东路从花园路至人民路段等28条道路。开工建设北外环路东延、漓江路、万泉路西延等3座穿京九铁路桥。建成康庄路、天香路、广州路北延、北外环路东延等5座跨赵王河桥,广州路、西安路南延等2座跨万福河桥工程。完成人民路与八一路、中华路等13个重要路口的渠化改造工程。进一步完善城市配套功能。继续推进便民市场、健身广场等便民设施建设,抓好供电、供热、供气、供排水等市政设施建设。扎实抓好主街道形象提升,改造提升中华路从昆明路至西三路段、广州路从开发区界至长城路段等21条道路。开工建设魏楼水库。加快推进菏泽智能电网建设。推进生态城市建设。启动菏曹运河、牡丹生态广场等17项综合治理工程,完成七里河河道一期、万福河拓宽等14项重点工程,推进赵王河上游生态公园、赵王河下游片区综合开发工程。二是大力推进棚户区改造。抢抓棚改政策最后窗口期,加大推进实施力度,确保全市133个片区、18.2万户棚改任务顺利完成。抓好棚改资金落实,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坚持惠民利民导向,切实做到依法征收、和谐征收。抓好拆迁土地推介招商,推进成方连片综合开发,不断提升城市品位。及时开工回迁安置工程,有效降低安置成本,确保回迁安置户早日住上新房。三是提升城市综合治理水平。深化市区城市管理体制改革成果,推进城市属地化、网格化、标准化管理。实施城市精细化治理工程,精雕细琢街景容貌,持续开展背街小巷、卫生死角、护栏破损、道路坑洼、店外店、占道停车、占道经营等集中整治,着力解决环境卫生、交通秩序、小区物业、户外广告、渣土清运、噪声扰民等突出问题。集中打好治理违法建设攻坚战。四是加快城乡一体化发展。进一步提升城乡公用设施服务水平,重点建设城市“十个系统”和农村“七改”工程。积极推进智慧城市、海绵城市建设。鼓励各县抓好县城建设,增强服务功能和集聚带动能力。抓好郓城县中等城市、东明县Ⅰ型小城市试点,加快巨野县龙堌镇等省级示范镇建设。深入实施美丽乡村建设,推进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向农村延伸,新建市级以上示范村100个。五是扎实推进“三个市民化”。力争实现“三个市民化”18.3万人,常住人口、户籍人口城镇化率分别提高到49%、40%以上。

  (六)突出精准施策,科学持续发力,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把脱贫攻坚作为第一民生工程,大力推进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一是实施“三个一”脱贫攻坚工程。推进“一户一案” 精准扶贫,完善双向承诺机制,逐村逐户逐人落实帮扶方案。抓好“一村一品”产业扶贫,大力发展特色种养业、传统加工业,建立特色产业扶贫示范基地,加大乡村旅游扶贫、电商扶贫、光伏扶贫力度,实现贫困村特色产业全覆盖。深化“一人一岗”就业扶贫,加大扶贫车间建设力度,确保有条件的村实现扶贫车间全覆盖。二是强化脱贫政策保障。落实政策措施,健全投入机制,对扶贫资源精准化配置,加大财政扶贫专项资金投入,强化涉农资金整合,壮大特色产业发展、小额贷款扶贫担保、公益事业发展等扶贫基金规模,放大金融扶贫政策效应。三是突出脱贫攻坚重点。聚焦重点群体,完善社保兜底政策,着力解决因病致贫返贫等难点问题。如期完成黄河滩区脱贫迁建任务。四是健全脱贫攻坚长效机制。创新责任人帮扶贫困户方式,强化部门单位扶贫责任,深入开展与青岛市的扶贫协作。基本实现农村贫困人口“两不愁、三保障”。全面落实社会保障措施,统筹解决好城市贫困等问题。加大督查考核问责力度,促进脱贫措施有效落实。

  (七)突出以民为本,推动共享发展,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好惠及人民群众。积极回应社会关切,持续加大民生投入,着力增加公共服务有效供给,让人民群众生活逐步改善和提高,获得感、幸福感和满意度不断提升。一是提高公共服务水平。提升教育发展水平。进一步加大投入,实现各县区全部通过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验收,基本解决城镇普通中小学“大班额”问题,按计划完成农村义务教育薄弱学校改造任务。稳定农村中小学教师队伍,加强幼儿园和幼儿教师队伍建设。支持驻菏高校加快发展,推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加强“双师型”队伍建设,提升职业教育水平。积极发展大健康产业。基本建成分级诊疗服务体系,完善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机制。健全公立医院法人治理结构,加强卫生机构标准化建设。组织好省里免费为乡镇卫生院培养全科医生的工作。完善疾病预防控制体系。继续开展出生人口性别比综合治理,强化出生缺陷综合防治。推动公办养老机构改革,发展医养融合型养老机构,新增养老床位3500张。建立居家养老服务体系,提升居家养老水平。认真落实全民健身国家战略,建设便民惠民体育公共服务体系,完成市体校新校区二期工程。开展残疾人精准康复服务行动。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建设好文化产业示范园区和基地。加快县级国家综合档案馆和档案信息化建设,抓好第二轮修志。完善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城乡社区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达标率提高到80%。深入挖掘优秀传统文化,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二是提高社会保障水平。认真落实促进就业的政策措施,广开就业渠道。推进全民参保,基本实现法定人员全覆盖。全面实施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扩大合规医疗费用范围,实现居民医疗保险市级统筹。三是提高社会治理水平。深化平安菏泽建设,完善立体化、信息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健全社会矛盾排查预警和调处化解综合机制,加强警民联防联治。加快公共法律服务中心建设,提高公共法律服务保障。加大对民间非法集资整治力度。狠抓安全生产责任体系落实,完善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体系。加强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启动省级食品安全城市创建。继续实施农村公路安全生命防护工程,加强农村道路管护。巩固双拥共建成果,创建省级文明城市。四是扎实办好10个方面的民生实事。(1)搞好青年湖公园改造提升,规划建设环堤公园、体育公园。(2)在市区公共区域实施无线网络免费开放,把100个村建成“为村”。(3)建设菏泽市青少年综合社会实践活动基地。(4)在市区打造10公里城市步行绿道。(5)在市区新增加新能源公交车100辆、公交线路5条,新增公共自行车1000辆、站点50座,新建公厕30个、垃圾中转站10个、停车场20个。(6)新建农村校舍100万平方米以上,新建、改扩建城区中小学70所以上。(7)为全市65岁及以上老年人建立健康档案,免费开展一次健康检查。(8)在全市完成“明厨亮灶”1000家,建成食品检测平台150个。(9)新建文化广场1000处,免费送戏下乡3000场。(10)完成811个小城镇、中心村、省定贫困村电网改造,实现7.2万眼机井通电。新建改建农村公路4500公里以上。

责任编辑:丁厚勤

相关新闻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