菏泽·正青春④:青年志愿服务让城市绽放文明之花

2023-10-31 14:05:04 来源: 大众网 作者: 陈孟晗 陈雨汐 房卉

  编者按:

  近年来,菏泽市全力打造具有菏泽特色的青年发展友好型城市品牌,引导激励广大青年在新时代新征程中施展抱负、建功立业,为奋力谱写菏泽后来居上的崭新篇章汇聚起了磅礴力量。即日起,大众网·海报新闻联合菏泽团市委推出《菏泽·正青春》专题报道,挖掘青年与这座城市的故事,展现青年与城市的双向奔赴、青春与未来的相互成就。今天推出第四篇,看菏泽如何擦亮志愿服务“青”字招牌。

  大众网记者 陈孟晗 通讯员 陈雨汐 房卉 菏泽报道

  在菏泽,有这样一个群体常年活跃着——他们身穿红马甲,在大街小巷、车站、景区等场所,利用他们各自专长,在常态化文明创建、平安建设、医疗救助、法律援助、关爱留守儿童等领域开展志愿服务活动,为群众提供力所能及的服务,时刻践行着志愿服务精神。

  正是这些亮眼的“志愿红”们,让菏泽市的文明之花绽放,彰显了社会文明的温度和高度。

  打造品牌项目,护航困境青少年健康成长

  “看,老师们带领我们做的面塑多好看!给您一个吧。”

  在菏泽市青少年宫“彩虹桥”公益课堂里,孩子们在“曹州面人”传承人李斌的带领下,兴致勃勃地体验非遗文化和民间艺术。

  “面塑艺术在我国的历史源远流长,‘曹州面人’来源于生活,富有浓郁的乡土气息,学习面塑能让孩子在锻炼动手能力的同时,培养孩子的专注力,在潜移默化中学习传统文化。”李斌介绍说。

  据了解,菏泽团市委聚焦全市“希望小屋”受助儿童,实施“彩虹桥”困境儿童关爱项目,开展思想引领、亲情陪伴、学业辅导、健康管理、安全自护、素质拓展、心理疏导等志愿服务活动,覆盖儿童4400余人次,全方位呵护困境儿童健康成长,一大批困境儿童实现从“小屋焕新”到“精神焕彩”的深刻转变。

  “这个圆锥体的体积应该先求出底面面积,然后再利用体积公式……”这是巨野县核桃园镇付庙村的“希望小屋”儿童小成正在与“老师”利用微信视频进行学业辅导,而这位“老师”是目前正在中国石油大学(北京)读大一的学生李家耀。他们的“师生”情开始于巨野籍大学生线上结对“彩虹桥”项目。通过搭建“青”与“少”的沟通衔接平台,线上结对打破了地域阻隔和时空限制,增加了“希望小屋”儿童学习机会,也增强了在外大学生与家乡的联系。

  来自“彩虹桥”安全自护志愿服务队的志愿者刘再飞说:“‘彩虹桥’项目的品牌影响力越来越大,我们充分利用供电公司安全用电体验馆、科技馆、博物馆等阵地资源,为孩子们开设安全用电课,带他们感悟城市变化、开阔眼界视野,激发孩子们学习的动力和对生活的热情。”

  服务大型赛会,丰富青年精神文化生活

  无论是刚刚结束的黄河生态马拉松赛,还是中国林产品交易会、菏泽国际牡丹文化旅游节等大型活动,我们一定会见到一群身穿统一服装的青年人,他们在各自岗位上紧张忙碌,用热情周到的服务助力各项赛会的顺利进行,他们就是“菏泽青年志愿者”。

  “孩子,站了这么长时间,快过来喝口水歇歇吧。”“老师,我不累,我还可以坚持,我来到这里就是为了保障会议的顺利进行”……青年志愿者李杰是现场组组长,在参加牡丹国际文化传播论坛的服务中,现场的嘉宾对他印象深刻。李杰负责在会议中监控流程,应对突发情况,在会议开始前他进行了多次实地演练,早晨五点就需起床集合,连续站了6个小时,等会议结束嘉宾全部离场他才松了口气。

  “我们主要为来菏宾客提供礼仪接待、咨询引导、会务保障、宣传讲解、医疗应急等方面的志愿服务。作为一名大学生志愿者,我很自豪能展示菏泽青年激扬的青春和亮丽的风采,以实际行动诠释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服务精神。”来自齐鲁工业大学的志愿者说。

  近年来,团市委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不断加强青年志愿者队伍建设,努力拓宽志愿服务领域。在做好牵手关爱、金晖助老等团属志愿服务品牌的同时,累计投入青年志愿者8000余人次参与大型赛会、节庆等志愿服务,大力推动志愿服务项目化运作、社会化动员、制度化发展。

  发挥平台作用,搭建青年社会实践有效载体

  城建工程发展集团有限公司现代医药港项目工地上,一件件衣物伴随着一份份暖意送到建筑工人手中。“团市委发起的‘衣暖人心·让爱随行’军训服捐赠活动是一项充满正能量的活动,广大2023级新同学响应号召积极参与,短时间内捐赠了800余套军训服,清洗整理好后,捐赠给菏泽建筑工人,传递爱与温暖。同时,同学们自身也得到了教育,自觉强化了志愿精神和感恩意识,真正实现了共赢多赢。”菏泽学院团委副书记王盛楠说。

  “近年来,团市委一直致力于发挥好平台作用,搭建青年参与社会实践的有效载体。例如,团市委创新性实施的‘小荷学堂’暑期留守儿童关爱项目已经开展六年,面向省内外高校累计招募4200余名大学生志愿者,为2.8万余名农村留守儿童提供党史教育、文明礼仪、自护教育、兴趣拓展等志愿服务。该项目也连续三年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列入民生实事,受到广大群众的一致好评。”团市委相关负责人介绍说。

  就读于菏泽学院的志愿者高博辉,连续4年参加“小荷学堂”的志愿服务。他清楚地记得,第一年参加“小荷学堂”志愿服务离开时,孩子们围着他问:“老师老师,明年您还来吗?”当时他流下了眼泪。

  “我们在课程设计上注重寓教于乐,结合自身的专业开设一些特色课程,增强孩子们的兴趣,让他们在玩中学习,在探索中获得知识。”来自安徽工业大学机械专业的大三学生李彦硕说。

  小荷学堂的开设,为留守儿童的父母解决了后顾之忧,营造了留守儿童安全、快乐成长的精神家园,许多孩子比以前更加自信、开朗。同时,共青团找到了服务青少年、参与社会治理的有效载体,“小荷学堂”成为大学生志愿者社会实践的良好平台。

  青年志愿服务是团组织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的重要抓手,是联系广大青少年的桥梁纽带。在服务大局中“团”聚青年力量,擦亮志愿服务“青”字招牌,让青春在志愿服务中闪光,城市在志愿服务中更加文明。

初审编辑:李欣

责任编辑:刘进

相关新闻
推荐阅读
    [object HTMLUListElement]
    [object HTMLUListEl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