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能兴菏】好强:从陶艺大师到包装界“最强大脑”

2025-03-28 11:22:30 来源: 大众网 作者: 桑希鹏 郭青竹

  大众网记者 桑希鹏 通讯员 郭青竹 菏泽报道

  牡丹有信,匠心无界。曹州大地上,菏泽儿女正用双手镌刻时代的印记——数控达人将钢铁驯服成艺术品的执着,面塑师傅让老手艺焕发新光彩的传奇,00后焊工在全国赛场上点燃技能成才的荣光……品质从0到1,是精益求精,是创新创造,其利甚远,长久造福于世。这是技能照亮前程的故事,更是匠心点燃菏泽的典例。

  即日起,“技能照亮前程,匠心点燃菏泽”栏目如约而至。栏目将以匠心为炬,照见菏泽制造向上攀援的足迹;以奋斗为弦,奏响新时代技能报国的乐章。每周一个匠人故事,我们一起感受最真挚的热爱、最诚意的奉献。第一期,且看——好强:从陶艺大师到包装界“最强大脑”。

  他手握千年黄泥古陶的非遗技艺,却转身闯入现代包装领域,用3.9亿元投资打造出年产值过亿的医药包装产业园;他身负“跳刀”绝技,却以“1+N”带徒模式培养出200余名高技能人才,成为行业公认的“匠师双栖”领军者。他是好强——山东郓信集团总经理、国家级技能大师,一个从黄河岸边走出的产业革新“破壁人”。

  “匠人军团”锻造记1+N模式破解人才密码

  好强,正如他的名字一样,“好强!”作为全国为数不多的掌握“跳刀”陶瓷装饰独门技法者,他首创的1+N“名师带徒”“目标带徒”“实训带徒”模式培养出齐鲁工匠2人,山东省行业工匠4人,齐鲁首席技师4人,山东省行业首席技师8人,高级技师21人,技师36人,高级技工100多人。

  非遗“守艺人”的工业觉醒

  作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黄泥古陶制作技艺》的代表性传承人,好强的起点是黄河边的陶土与窑火。二十余年扎根一线,他将陶艺中“毫厘不差”的极致追求融入现代制造,独创的陶瓷“跳刀”技法成为行业传奇,更以14项研发项目、6项国家专利、2项国家标准工艺编制,让传统匠艺与现代工业深度碰撞。

  “陶器是泥土的涅槃,包装何尝不是材料的重生?”在好强看来,医药包装与陶瓷艺术异曲同工——高阻隔、防潮、精准密封的技术要求,恰似陶器对火候与塑形的苛刻把控。这种跨界思维,催生了20余项医药级包装专利,也让他的黄泥古陶基因在工业化流水线上焕发新生。

  3.9亿产业园背后的“硬核升级”

  2022年,好强投资3.9亿元建设郓城医药外包装产业园。这座占地170亩、建筑面积10万平方米的“智造基地”,不仅配备智能化生产线,更独创“包装研发-设计-生产-服务”全链条模式,年产医药外包装10亿盒,为300个家庭提供就业岗位。

  园区内,一项项“黑科技”彰显雄心。高阻隔材料技术让药品保质期延长30%,可降解包装解决方案减少年碳排放超千吨,AI质检系统实现99.99%的瑕疵筛除率……凭借这些创新,产业园斩获“山东手造·优选100”“山东省五一劳动奖状”等荣誉,更成为菏泽市新侨创新创业基地,吸引海外技术团队入驻合作。

  泥土中淬炼艺术,在创新中重塑产业。好强以“一生择一事”的工匠精神,实现了从手艺人到产业变革者的跨越。正如他常说的:“匠心的终点不仅是技艺,更是用技术改变行业、造福社会的担当。”如今,这位包装界的“最强大脑”正带领团队向着“中国智造”的新高度持续进发。

返回菏泽大众网首页>>

初审编辑:王志宁

责任编辑:刘进

相关新闻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