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人同行 菏泽学院这个宿舍全员考研上岸

2025-04-24 16:20:30 来源: 大众网 作者: 沈甲亮

  大众网记者 沈甲亮 菏泽报道

  在菏泽学院药学院117宿舍,有这样四个优秀的女孩,她们用九个月的坚持与努力,交出了一份令人满意的答卷,全员考研上岸。下面一起通过她们的口述,了解备考路上的欢笑与汗水。

  杜佳琪(上岸湖北工业大学):规律作息是坚持的基石

  我认为,考研成功的秘诀其实就是两个字——坚持。但坚持不是一句空话,而是每一天的实际行动。

  备考期间,我坚持早睡早起,主动担任起宿舍的“人工闹钟”,每天准时叫醒舍友,带动全寝保持高效学习状态。考研是一场持久战,早起只是第一步。从4月份开始备考,到12月考试,中间有过无数次想放弃的念头,尤其是后期的时候,复习进入瓶颈期,感觉怎么学都没进步。但不管多累,我都会先按时起床,按计划学习。行动会带动心态,当你真的坐在自习室开始看书时,那种“不想学”的情绪反而会慢慢消失。

  宿舍能够全员上岸,我认为最大的原因在于互相督促。一个人早起可能很难,但四个人一起,就变得容易很多。所以,如果你也在备考,一定要找一个能互相激励的伙伴,或者像我一样,成为那个“叫醒别人”的人。

  张文琪(上岸长春理工大学):选择与信息搜集非常重要

  我的专业基础并不是很好,但我很清楚一点:有时候,选择比努力更重要。因此,我精准分析自身的优劣势,选了专业课相近的目标院校。然后,在各网络平台多方面搜集信息,咨询上岸的学长学姐,学习他们的备考经验。

  很多人觉得,考研就是埋头苦学,但其实搜集信息也很重要。比如,有些学校的专业课题目重复率很高,如果能吃透往年真题,复习方向就会明确很多。我一边努力学习,一边搜集有用的资料,一点点地补上了专业课的短板。

  备考期间,我一直在调节情绪。在11月,我感觉怎么学都记不住,甚至想放弃。但每次想到已经坚持了这么久,如果现在放弃,前面的努力就全白费了。于是想放弃时我就告诉自己:哪怕今天只学一点点,也比不学强。我想告诉学弟学妹们:考研不是比谁学得久,而是比谁学得聪明。要注重专业学习,更要注重信息搜集,选对学校、用对方法也很重要。

  张文萱(上岸江西农业大学):劳逸结合是一种智慧

  备考期间,我最大的心得就是:要学会劳逸结合。我们宿舍整体非常努力,但并不是“拼命三郎”式的学习,而是注重劳逸结合,保证良好的身体和精神状态。

  对于我来说,减压方式就是吃点好吃的、唱唱歌。有时候学累了,就约着舍友出去吃顿火锅或者一起唱歌。有人觉得考研就要“与世隔绝”,但其实,适当的放松反而能提高效率。当然,放松归放松,该学的时候我们一点不含糊。我们四个人专业课差不多,遇到不懂的地方就一起讨论,互相讲解。这种“团队学习”的模式让我少走了很多弯路。

  现在回想起来,考研真的没那么可怕。它不是一场苦行,而是一次自我提升的机会。如果你也在犹豫要不要考研,我的建议是:先问问自己,是不是真的想继续读书?如果是,那就别想太多,直接开始准备吧!

  申英(上岸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可以焦虑,但一定要坚持

  每次看到考研交流群里有人讨论题目,我都会紧张:这个问题我还没搞懂,他们怎么都会了?这种焦虑感几乎贯穿了整个备考过程。

  在备考过程中,我发现,压力大的时候,发泄出来反而更好。我会通过给家里打电话或者和舍友吐槽的方式发泄情绪。我们宿舍四个人经常互相打气,整理好情绪后,第二天继续学习。考研最难的不是知识,而是心态。尤其是最后两个月,感觉自己怎么学都不够,甚至想放弃。但是,我会逼着自己每天完成最低限度的学习任务,哪怕只背几个知识点也行。

  现在回头看,那段日子真的很累,但也很值得。考研就像在黑屋子里洗衣服,你不知道洗干净了没有,只能一遍遍去洗。等到灯亮的那一刻,你会发现,只要认真洗过,那件衣服一定光亮如新。我想说:备考过程很辛苦,害怕很正常,但别让它阻止你前进。坚持到最后的人,运气都不会太差。

初审编辑:沈甲亮

责任编辑:刘进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