菏泽大众网5月26日讯 (訾本红 李红民)随着“三夏生产”的临近,东明县农业和农机等部门已开始为全县夏收夏种备战:组织土壤面积抽样调查,制定配方施肥方案,宣传新品种、新技术及高效种植模式,安排“三夏”期间机收、机耕、机播等统一机械化作业,进行农机安全监理和检修等等。东明农民已经深深感受到了现代农业生产“机械化、专业化、商品化”所带来的便捷、快利、实惠。
“联合收割机”取代了镰刀,“铁牛”代替耕牛——传统耕作方式悄然退出。今年,东明县再次以62万元专项资金补贴大型农机购置户,力求进一步改善全县农业设施装备、优化装备结构,提高农田作业机械化水平,扩大农机化技术应用领域。通过加大播种机、施肥机、覆膜机等农机新机具、新技术的推广力度,东明县机械化耕作质量明显改善。今年全县农机总动力达到90万千瓦。传统耕作方式的悄然退出,农业生产效率的提高,使东明县数以十万计的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成为现实,即便是在“三夏大忙”期间他们仍然可以留在城市照常务工经商。
协会联农户,分散变集约——新型组织方式渐入佳境。随着贴息补助、投资参股和税收优惠等政策扶持力度的加大,东明县农业龙头企业的数量不断增加,规模不断扩大,带动能力不断增强。按照“民办、民管、民收益”的原则,东明县在农产品生产、运输、销售以及农资供应、技术信息服务等环节,兴办了30多家形形色色的专业合作组织,有效地提高了农业和农民的组织化程度。近年来,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实施“龙头+基地+农户”或“协会联公司、公司带农户”的发展模式,引领全县农业生产走上标准化之路,催生了东明品牌农业,提升了农产品在市场上的竞争力。
秸秆又还田,养殖再转化——生态农业崭露头角。东明不但推行了秸秆还田、林下养殖等生态农业,而且还利用数额庞大的牲畜和家禽,壮大养殖业拉长粮食产业链条。据了解,全县畜牧业的发展,基本消化了农民种植的杂粮。而东明农村建起的沼气池更是改变了千百年来农民做饭烧水的习惯,实现了同城里人一样“不见炊烟起,只闻饭菜香”的生活。现如今,农民不再砍柴烧锅,沼气池剩下的沼液、沼渣也被用来种瓜肥田,从根本上消除了以往农村普遍存在的“土堆、粪堆、柴堆”三大污染源,较好地改善了村容村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