菏泽大众网讯 如今,行走于鄄城的大街小巷,你最大的感觉就是这个城市天天在变:路顺了,街宽了,地绿了,夜亮了,城市越来越美了。这是鄄城县自2003年启动新一轮城市规划,推进城市建设步伐取得的成绩。
让路顺起来
三年前,鄄城街道给人的感觉是窄、短,断头路多,人民路、建设路两条主要街道东到鄄六路就不通了,加上在街道上成立市场、一些人的乱搭乱建,使原本较宽的路面变得拥挤不堪。为此,从2003年起,鄄城县启动新一轮建设规划,聘请省城乡设计院编制了城市总体规划,并严格按照规划,有效控制了零星搭建和乱搭乱建。同时,加快了城市道路建设和改造:向东新修了鄄九路、鄄十路、鄄十一路由青年路至南外环段;人民路、建设路打通了孟杨庄等断接点,向东延伸至东外环,还实施了人民路由鄄一路向西拓宽工作;对老城区内的东、南、北三面的环城路及鄄二路进行重修;根据新的城市轮廓,重新测量定线了东、北、西及鄄七路,土方工程量已完成70%以上。这些道路的新建或重修,大大改善了城区交通环境,扎起了一个新的城市框架。
让城净起来
针对城内河道垃圾漂浮无人问、城乡结合部垃圾无人清扫的实际,鄄城县实施环卫体制改革,对全县城区特别是城区重点部位、城乡结合部实行专人负责制,各卫生段负责人与县里签定责任合同书,严格执行合同,加强监理督查,严管重罚,强化日常管理,切实提高清扫质量。对城中村、背街巷、城乡结合部真正管理起来,不留卫生死角,确保城区道路早七点至晚七点全天保洁,491个厕所达到日产日清,城区水面垃圾天天有人打捞。在投资7171万元建设污水处理厂的基础上,组织人员对全城区的排水系统进行普查,重新进行规划设计,新建设排水管道8000米,并引黄入护城河,净化了污水。同时,建设了第二垃圾处理厂,新增地下垃圾中转站10处,逐步扩大保洁范围。加大了对乱摆乱放、店外经营、露天烧烤、户外广告、乱搭乱建整治力度,严格控制零星用地建设。据鄄城县城建局局长魏振宁介绍,环卫体制改革后,鄄城的城市保洁面积由原来的68万平方米增加到159万平方米,城市脏乱差现象得到了有效治理。
让地绿起来
绿地少、文化内涵低,曾是鄄城城市建设一大难题。为此,鄄城县在城市建设中高起点、高标准起步,按照点、线、网、片、面有机结合,乔、灌、藤、草、花适当搭配,速生与慢生、常绿与落叶科学兼顾的原则,以拆墙透绿、道路绿化、街头小景建设等形式提高城市绿化率,增添城市文化品位。先后对县工业园区、鄄二路南段、青年路中段、人民路中段、建设路东段进行了高标准绿化。鼓励进行花园式单位、花园式小区创建活动。并搞好城市出入口绿化建设工作,对部分路段的树木进行栽植补植,城区绿化面积由原来的60多万平方米增加到110多万平方米,形成了“一街一景、三季有花、四季常绿”的效果。
让夜亮起来
为适应人们夜生活的需要,方便群众的夜间出行,县城建局和供电公司紧密结合,组织人员对城区所有的路灯进行全面检修,加强了路灯的日常管理和维护,提高亮灯率。认真抓好鄄二路、鄄三路、人民路、青年路、临商公路复线城区入口处的灯光工程建设,新增路灯400多盏。在城区内各个单位、沿街门市及沿街主体楼房实施亮化工程建设,新安装了霓虹灯、射灯、轮廓灯等,营造出造型各异、流光溢彩的夜间景色,提高了城市的夜间观瞻效果,方便了群众夜间出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