菏泽大众网讯 “牡丹重要技术标准研究”项目是牡丹区承担的一项国家级科技专项,日前,该项目在实践中的“增值能力”让广大花农心里乐开了花。据统计,通过该项目全区标准化牡丹生产面积由原来的不足1万亩提高到5万亩;生产、管理、营销等成本降低约20%,标准化产品价格增加30-50%,牡丹产业年新增产值近亿元。
如何实现科学、高效发展?近年来,牡丹区探索出了一条“以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为主线,以提高科技创新能力为目标”的工作路子,像“牡丹重要技术标准研究”这样的项目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并不断为该区的经济发展提供驱动力。从2003年以来,牡丹区共组织实施市级以上科技计划项目25项,其中国家级6项、省级6 项;取得重要科技成果28项,其中获得省科技进步奖21项,获市科技进步奖28 项。全区实施各级计划项目数、完成成果数、获奖数均列全市首位。
今年4月27日至30日,该区又举办了第一届科技项目洽谈会,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山东大学、山东省科学院等28家高校及科研院所到会进行了项目发布,大会签约项目41项,为该区的科技发展注射了一针“强心剂”。目前,该区大部分规模以上企业都建有自己的科研开发机构,部分企业与高校联合开展科技攻关。科达化工厂与山东科技大学联合成立了山东科达新材料研究开发中心,两年来已相继研发出“LY系列呋喃树脂”等10余种新产品。同时,传统产业得到嫁接和改造。2003年以来,全区完成技改投资41.5亿元,60%以上的传统产业都得到了嫁接和改造,一批高科技成果得到推广和应用。高新技术产品产值增长迅速。2003年,牡丹区高新技术产业产值2.65亿元;2004年上升到8.49亿元;到2005年,全区高新技术企业发展到9家,产值猛增到16.15亿元,同比增长了59.17%,累计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了35.6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