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跑酷者在后海展现运动的舒展和自由

电影学院里,杜易泽从4楼往下跳
驻京记者 王瑜明
他们如风般地在城市中自由行走,挑战常人无法完成的动作:别人在空中转两圈落地,他们要转两圈半;别人用梯子爬墙,他们手脚并用,轻松上墙;别人无法在垂直的墙上空手翻筋斗,他们却能脚步轻点,两步蹬墙再后空翻……有人不禁惊叹,武侠片中的飞檐走壁也不过如此。
这是时下最酷的一种极限运动——英文名叫“Parkour”,中文译为“跑酷”,意思是用身体越过障碍物。跑酷在我国刚刚起步,算是一种新兴的小众运动项目,对于身体的要求相当高,并不适合所有人。尽管如此,因为觉得跑酷很炫,它还是受到一部分时尚运动达人的追捧。
北京是我国跑酷运动起步较早的城市,在那里,有不少跑酷俱乐部的商业运作都显得比较成熟:成员大多数是专职跑酷者,有专门练习场地,有专职的外联人员与各赞助商接洽商业走秀、拍广告和影视作品。日前,记者在京城找到人称“中国跑酷第一人”的杜易泽,听他讲跑酷和他的跑酷公司。
A小时候 专看武打片练动作
杜易泽,山东菏泽人,现在是北京电影学院表演系学生。找到他时,他正在北京师范大学一座体操馆里带着自己俱乐部的学员练习跑酷。在垫子上翻筋斗,在鞍马上翻筋斗,上吊环,乍一看以为是体操队的,不过动作和体操大不相同——在墙上蹬4脚加一个后空翻、双脚并拢跳鞍马。大汗淋漓的学员们,大多赤膊上阵,显然劲头十足,过了午饭时间,谁都没有停下吃饭的意思。
“我小时候很顽皮,爱看成龙、李连杰的电影,梦想要像他们一样,后来,就模仿他们的动作。”杜易泽笑着说,当时在念小学,每天下课后,就自己找个地方练。
8岁时,杜易泽会了后空翻。后来,他就专门在电视上找武打片看,学动作。“很多动作我看一遍基本就能学会,人家用特技,我可以直接做。”之后,开始从桥上往下跳,“跳到水里不会受伤,练了那么久,从来没受过大伤,最多是一些小的磕磕碰碰。”
杜易泽瞒着家人练习各种动作,不过有一天还是被父母发现了,看着儿子,他们都哭了。
尽管如此,杜易泽却没罢手。在学校里,男生都喜欢跟着他练,“小学时爬墙,初中时爬管子,高中时跳楼,到了大学就练飞檐走壁。”说起这些,杜易泽有些得意。
B考北影 应试短片中秀跑酷
高中读了一年,杜易泽跑到北京,找北京电影学院,他想辍学直接上北影。然而,北影的老师告诉他,上北影,必须要参加高三毕业的文化考试,也就是高考。于是,杜易泽重新回到学校学习。
考电影学院,还得有作品。2005年准备考北影了,他想拍部短片,题材哪里找?北影的学生拿着法国跑酷的录像问他:“这样你行吗?”杜易泽看后,自信地说:“没问题。”
就这样,以杜易泽为主角的4分40秒短片《如此上课》出炉了,这部短片后来被网友戏称为“中国最牛的上课”。片中,老师对经常迟到的学生发下狠话,如果第二天上课再迟到,考试直接算不及格。第二天,主人公杜易泽还是睡过了头,起床后,他拿出绝活——飞奔、爬墙、跳楼。在10楼时,他贴着楼边,保持平衡,快速行走。到了6楼后,他又直接跳到间隔四五米的对面大楼的4楼,一个鲤鱼打挺就坐了起来……最后,就在老师点到他名字时,他从隔壁阳台上跃进了教室的窗户。
杜易泽说,短片中没有用任何特技效果,全都自己上阵,而且没有任何保护措施,“很惊险,还好只是脚扭伤了,有点肿。”近5分钟的短片,只拍了近20分钟。
C网聚友 志同道合创俱乐部
杜易泽知道了跑酷,考进北影表演系后,他真正开始玩跑酷了。
“创新了不少动作,也加入了中国元素。”杜易泽说。后来,视频《如此上课》在网上火了,不少人通过视频中留着的QQ号找到了杜易泽,希望能一起玩。逐渐地,他们成立了自己的俱乐部,最早一起玩跑酷的10个人成了教练。消息一传出,引来一大群慕名而来的跑酷爱好者,“最疯狂的时候,一天有800个QQ号码加我为好友。”杜易泽说。
“差不多一个月就能学会基本动作。先在室内练习,从最基础的动作开始,我们会做足保护措施,有垫子,教练在旁边保护。”等练得差不多了,就移师室外。他们去过很多地方,故宫、东直门、西直门、王府井教堂、国家大剧院都留下了他们的足迹,不过去得最多的还是校园、公园。
跑酷有个口号:城市就是训练场,穿越身心障碍。“和体操的区别之一就是练习场地,体操在室内,在垫子上,而跑酷就是要到室外,去城市的各个地方,‘超越障碍物’。”杜易泽说,体操比较规矩,动作规范,但跑酷比较自由,玩的时候也就是在练习。
练跑酷,还强调勇气!“每个人都有恐惧心理,但事实往往是,越紧张,身子越放不开,越容易受伤。”杜易泽说。
杜易泽的跑酷俱乐部里已经有200多个学员,每周训练3次,每个月交500元学费,这是租室内场地训练的成本费用。
学员的安全如何保障?杜易泽说,一般学员都会自己购买保险,但进入俱乐部前,双方签好协议,如果受伤,一切后果都由自己负责。
D险休学 推广理想忙于表演
现在,杜易泽是个有争议的“中国跑酷第一人”,他热衷于跑酷的商业运作,成立了北京跑酷文化传播责任有限公司,自己担任总经理,他要推广跑酷。
面对大量社会活动、媒体采访和常规训练,杜易泽有点力不从心,不少课不得不请假。“学校规定一个月请假次数不能超过2次,我请假太多,学校曾经要求我休学。”
渐渐地,跑酷开始流行起来,知道杜易泽玩跑酷的人越来越多,找他拍广告、参加演出的人也多起来。为此,他特地挑选俱乐部骨干成员组成了一个跑酷表演团,宝马、阿迪达斯、新百伦(New Balance)、李宁的宣传活动上,都请杜易泽和他的团队去表演。他们还上了一回央视春节歌舞晚会,12个人表演了一档3分钟的节目《生命挑战》。
杜易泽和韩国明星Rain一起拍了广告,接下来还有4部电影和1部电视剧在等着他。“《酷跑小子》是专门讲跑酷的,最近就要开拍了。”杜易泽笑了,他说,现在,学校对他的行为也渐渐理解了,也有老师希望他抓住机会,可以通过跑酷走上从影之路。
E怀梦想 中国能办跑酷大赛
采访快结束时,已是下午2时许,跑酷俱乐部的成员们似乎还没有结束练习的意思。杜易泽说,早上起来到现在没吃过东西,“经常这样,因为对跑酷太痴迷了。”
俱乐部里有很多像他一样的人,从安徽来京的李小伟边打工边学跑酷,“就是喜欢这种运动,在老家就喜欢爬墙。”来到北京后,他本想一门心思学跑酷,但生活费必须靠打工来赚。在李小伟眼里,跑酷摆在第一位,为了安排跑酷的训练时间,他常和同事调班。
俱乐部里还有不少大学生,国家检察官学院的严永生也是个跑酷痴迷者,练了1年多后,已是俱乐部的元老级人物。“没想到这些只能在电视里看到的动作自己也会做,跑酷就是挑战自我,练胆量,让我变得更自信。”满头大汗的严永生说。
杜易泽说,现在全国各地都渐渐兴起跑酷,尽管都是小规模,有些训练还不是很正规,但这是好事,说明大家开始关注这项运动了。他有个梦想,今年能在中国办个跑酷比赛。有些俱乐部的学员来自全国各地,还有很多老外,统计了一下,有15个国家。杜易泽说,光各俱乐部成员一起比一比,就能撑起一个比赛。
F众人忧 安全问题如何保障
跑酷族们在城市里“飞檐走壁”,欣赏的人多,为他们担心操心的人也不少。
忧虑一:家人是否知道?
跑酷族们的回答大多数是“知道”,不过也有人承认是瞒着家里偷偷来练的。
“以前父母确实担心,知道后偷偷抹泪,看我越练越好,多次被媒体报道,又以企业家身份参加过央视二套的节目,渐渐也就敢看我表演的跑酷了。”杜易泽说。
忧虑二:练跑酷会受伤吗?
跑酷族们的运气似乎都不错,他们承认,练跑酷以来,基本没受过大伤,不过小伤倒是不少,“手扭伤、脚崴了、胳膊撞到了,这些都不可避免,养伤的时间也有长有短。”
专家介绍,跑酷这个新鲜运动危险性大,因为无保护措施,国外就有不少从事这项时髦运动的人因意外事故受伤的先例,因此要提醒没受过专门训练的人不要盲目模仿。
忧虑三:会影响公共场所秩序吗?
跑酷是室外运动,跑酷族们在室外常要爬墙、蹬墙、翻筋斗,这些看似惊险刺激的动作却令保安非常头疼,“引来众人围观还不算,他们还要爬墙,我们还以为是小偷来了。”
忧虑四:比赛能办得起来吗?
不少人疑虑,跑酷要比赛,场地该选哪里?如果在室内,就和体操没啥区别;如果在室外,如何找到合适却不会影响他人的场地?安全又如何保障?万一有人受伤如何处理?
还有些跑酷爱好者认为,目前跑酷没有规定动作,每个跑酷者擅长的也不一样,没法用统一的标准来衡量。
【跑酷】
“跑酷”一词来自法文的“parcour”,有“超越障碍训练场”的意思,诞生于上世纪80年代的法国。跑酷运动把整个城市当作一个大训练场,一切围墙、屋顶都成为可以攀爬、穿越的对象,特别是废弃的房屋。
跑酷是一项街头疾走极限运动,不过这项运动的热衷者倒更愿意把它看成是一种青年亚文化所倡导的生活方式。它帮助你只用本身的力量穿越任何障碍物,或到达一个目的地。2006年,跑酷进入了中国,喜欢跑酷的人越来越多。
跑酷常见的7种基本动作是:落地即起、侧滚、翻墙、蹬壁跳远、猫跳跃、猩猩跳、走栏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