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网菏泽3月27日讯 当年坚守四行仓库的“八百壮士”中,其中一位来自我省曹县的张青轩资料较为详细。27日,记者赶赴曹县采访,找到一位名叫张庆轩的老人。老人一个月前已辞世,经历与张青轩颇为相符。
27日13时许,记者依据资料中表述的张青轩通讯地址“曹县东南十五里攻楼集北门二里张家”来到曹县,在县委宣传部工作人员和县公安局民警热心帮助下,辗转找到了资料中的“攻楼集”。据介绍,当地以前有个龚楼乡,乡政府驻地叫龚楼集,乡镇合并后并入苏集镇,龚楼集现称龚楼村,位于曹县东南约15公里。
在龚楼村北大约2里的曾田庄村,记者通过当地派出所民警,费尽周折,找到了村民张庆轩的家,但老人已于今年2月19日去世,留有4子1女。
记者从张庆轩之子张友合提供的身份证上看到,张庆轩生于1917年8月18日,与资料中“来自曹县,生于1915年左右”基本吻合。张庆轩还有两个弟弟,其中一位早已过世,与资料中所载也一致。张庆轩的儿子和村里的村民告诉记者,大家只知道老人以前当过兵打过仗,但他从没和人说过具体参加过什么战斗。
张友合告诉记者,其母亲仍健在,这几天一直在女儿家住着。随后,记者立即赶往曹县苏集镇崔庄村,找到了张庆轩的妻子。这位85岁的老人告诉记者,其老伴生前只说他当过兵、打过仗,受过很多苦,没有说过当兵打仗的详细情况,她只知道老伴腿部受过枪伤,自称由于腿伤才从部队回家。她说,老伴身材魁梧,身高175厘米以上,结婚时张庆轩已三十出头,自己才刚过20岁,因为家穷才嫁给了张庆轩。
张友合与其母亲都没有父亲留下的当年与战争有关的实物,只知道他没读过书,识不了几个字,十多岁时在河南被国民党部队抓走当壮丁,在外十多年才回家。他们回忆,张庆轩爱吃大米,讨厌吃面条,脾气怪,还有点暴躁,爱抽烟,平常话语不多,身体一直很硬朗。
(黄体军 高登福 张继业)
|